解悟禪法(暫定名)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lkjh
文章: 649
註冊時間: 2005-06-24, 08:00

文章 lkjh » 2011-03-24, 07:49

賢友有看過禪相嗎?何形何色?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1-03-24, 12:59

如實告訴法友,我看過禪相。不過,我所說的禪相可能和你所理解的有別--你看我在做一件開宗立派的事情,很多的名詞概念要重新認識(解釋)。

我所說的禪相就是在禪修當中出現的,吸引行者註意力的,明顯不同於日常生活的一種特別的心理現象。在這個過程中,我體現過,並且是重復地體現過,持久地體現過這樣的事:全身心的明確的了了分明的清楚的(光明的)境界(相)。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11-03-30, 12:23

yunshui 寫:
freshman 寫:……,念住於身和受並沒有心念住的內容。

那末,如何是解悟禪法當中的心念住呢?

我是這樣看的:當你念住於身、念住於受的時刻,心就在那裏(身和受上面)。
法友的意思有點不好理解。‘念住於身和受並沒有心念住的內容’和 ‘當你念住於身、念住於受的時刻,心就在那裏(身和受上面)’。這兩句話有點矛盾。

我個人的觀念:心念住在修習任何念處時都在進行著,這和法友在後面表達的內容類似。

《相應部54相應13經[阿難經第一]》
......
阿難!若比丘學‘覺心入息’……乃至……心歡喜……心入定……學‘心解脫之入息’,學‘心解脫之出息’,阿難!其時,比丘於心觀心,以熱誠、正知、正念,對世間之貪憂調伏而住。何以故耶?

阿難!我對忘念、不正知者,不說入出息念定之修習。阿難!故其時,比丘於心觀心,以熱誠、正知、正念,對世間之貪憂調伏而住。

......
這兩句話沒有矛盾。修習身、受念處,當隨觀身、受時,這時就是正知身、受,心雖然就在那裏(身和受上面),但是這時並不隨觀、正知心,因此這時沒有心念處的內容。而當你隨觀、正知“心就在那裏”時,這時就延伸到心念處了。

《相應部》54. 13經說的修習方法,已從呼吸念延伸到心念處了。呼吸念的最基礎修習,就是僅僅專注地覺知呼吸;隨著止力、觀力的增強,才漸漸延伸到身念處的其它內容、受念處、心念處,……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1-05-24, 20:17

freshman 寫:有人說,我把“患”看得太簡單了。他們主張,一定是先觀到五蘊的剎那剎那的生滅才能看到那種逼迫性的苦。

很顯然,五蘊的集和滅是一對,味和患是一對。那末,我要反問他們:是否必須要觀到五蘊的剎那剎那的生滅才能看到五蘊的味呢?

不必吧?所以我主張:不必觀到五蘊的剎那剎那的生滅才能看到苦。到墓園裏看一看死人,想一想自己今後逃不過這個下場,就是看到了苦,就可以發起要“離苦”的決心。
一直想爲自己的見解找原始經典的根據,今天在另外一個論壇看到有人找到了一篇:


【南傳中部】第13經 苦蘊大經

諸比丘!雲何是色味?曰:于此,若有王族女、婆羅門女也,其齡或是十五、或是十六,不高亦不矮、不瘦亦不胖、不黑亦不白者,其女于此時應爲最美妙端麗也。諸比丘!緣美妙端麗而生喜樂,此是色味也。
   諸比丘!雲何色患?曰:于此,彼女,見其齡後,或是八十、或是九十、或至百,年老如椽之彎曲,成爲佝樓、持杖、抖行、年衰病弱、齒落、頭白、發稀、皮膚皺紋、行走不穩、肢體生斑者,汝等如何思之耶?彼女之美妙端麗複存耶?以此想患顯現也。諸比丘!此是色患也。諸比丘!更又若見彼女患病、苦悶、重疾、臥于糞尿、依他始起、依他始能臥床者。汝等如何思之耶?彼女之美妙端麗複存!應想患之顯現也。諸比丘!此是色患也。諸比丘!又更彼女之死屍被棄于墓地,或經一日、或二日、或三日,若見其膨脹而成青黑膿爛者,骨分解汝等如何思之,彼女之美妙端麗複存耶?應想患之顯現也。諸比丘!此是色患也。諸比丘!又更彼女之死屍被棄于墓地,若見其或爲馬、兀鷹、鹫、狗、野牛、種種蟲類之所啄啖者,汝等如何思之?彼女之美妙端麗複存耶?應想患之顯現也。諸比丘!此是色患也。諸比丘!又更若見其女之死屍被棄于墓地,骸骨連鎖,尚有血肉,以筋相連;又,血汙肉落,以筋相連;又,血肉皆無,唯筋相連;又,骨節散解,散亂諸方;手骨、足骨、腔骨、腿骨、腰骨、脊骨、頭骸骨等,各在異處者,汝等如何思之耶?彼女之美妙端麗複存耶?應想患之顯現也。諸比丘!此是色患也。諸比丘!又更若見其女之死屍被棄于墓地,其骨白而似螺色,經年堆積,因腐蝕而成碎末,汝等如何思之,彼女之美妙端麗複存耶?應想患之顯現也。諸比丘!此是色患也。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11-06-01, 12:41

freshman 寫:如實告訴法友,我看過禪相。不過,我所說的禪相可能和你所理解的有別--你看我在做一件開宗立派的事情,很多的名詞概念要重新認識(解釋)。

我所說的禪相就是在禪修當中出現的,吸引行者註意力的,明顯不同於日常生活的一種特別的心理現象。在這個過程中,我體現過,並且是重復地體現過,持久地體現過這樣的事:全身心的明確的了了分明的清楚的(光明的)境界(相)。
這個體驗和解釋,並不是什麽新發明吧。 :roll:

在阿迦索尊者、馬哈希尊者、帕奧禅師的教導和修習實例中,都有提到“光明相”。

頭像
BBCALL
文章: 28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BBCALL » 2011-06-02, 20:43

提供幾點看法

1.重復地體現某種禪相,並不是入定,除非能確認為尋伺喜樂一性境

2.「清楚的」形容詞則只能表示,定力越來越好

3.許多人把看到「光明」便誤解為成就了,其實是不一定的,這還得看所緣的對象為何?才能判斷。依修行的所緣,成就時,可看到其所緣處,如其所緣與光明無關,其看到的也與其無關,不然的話,必為幻也

4.不必觀到五蘊的剎那剎那的生滅便能看到苦之說,雖然不錯,但這是勝解作意,如能觀到五蘊的剎那剎那的生滅,才是真實作意,如實知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1-06-21, 16:57

freshman 寫:如實告訴法友,我看過禪相。不過,我所說的禪相可能和你所理解的有別--你看我在做一件開宗立派的事情,很多的名詞概念要重新認識(解釋)。

我所說的禪相就是在禪修當中出現的,吸引行者註意力的,明顯不同於日常生活的一種特別的心理現象。在這個過程中,我體現過,並且是重復地體現過,持久地體現過這樣的事:全身心的明確的了了分明的清楚的(光明的)境界(相)。
請註意我的表述,並且盡可能地認真體會:我所謂的“禪相”不是看到了“光”,這裏的光明用來比喻清楚明白五蘊身心。這正是我和他們解釋不同的地方,因為就我所理解,他們說的“光明相”是看到了光----也許我錯解了他們。

我所提的這個“禪相”在解悟禪法當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以後有機會公開談到解悟禪法的初禪的話,一定是要從這個“禪相”的獲得為起點。

所以,BBCALL法友所提的關於入定(我理解他想說的是入初禪)和我上面所提的並無矛盾(因為我並沒有說得了“禪相”就是=初禪)。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1-06-22, 20:21

就正如表示一個人不明白事理時,我們說:他“愚昧”,當中的“昧”可以解做:暗,不明:幽~。~旦(清晨還未明亮時)。

而當我們說一個人明白事理就會說他----心裏像有明鏡似的----心裏亮堂。

我所描述的禪相,說到“光明”時,就是這個意思----心裏亮堂。我以前在討論“三果”和“初禪”的時候,用過一個“亮燈”的比喻。

沿用這個比喻,在解悟禪法的第一步,是要先把呼吸點亮(小範圍的,在鼻子周圍的),第二步就是要把全身點亮。

只有這樣,才能進入解悟禪法當中的初禪。為何這樣說?我再打兩個比喻:

1)物體的質量越大,慣性越大,也越穩定----同樣的外力(比喻對於禪修的擾動)可以影響慣性小的卻很難影響慣性大的。

全身點亮的慣性大。

2)這個全身,可以大到全部的身心,包括六根門。所以,任何的擾動都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擾動,而有可能成為了慣性的一部分。

頭像
BBCALL
文章: 28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BBCALL » 2011-06-25, 13:33

請註意我的表述,並且盡可能地認真體會:我所謂的“禪相”不是看到了“光”,這裏的光明用來比喻清楚明白五蘊身心。這正是我和他們解釋不同的地方,因為就我所理解,他們說的“光明相”是看到了光----也許我錯解了他們。
感謝說明,因為這裡會很容易造成誤解,尤其是許多人希望在禪定中會忽然見到一片光。

頭像
BBCALL
文章: 28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BBCALL » 2011-06-25, 13:54

沿用這個比喻,在解悟禪法的第一步,是要先把呼吸點亮(小範圍的,在鼻子周圍的),第二步就是要把全身點亮。
請說明一下「全身」?這裡是指身體的全身還是指出入息?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