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悟禪法(暫定名)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aacdsee
文章: 177
註冊時間: 2008-06-08, 08:00

文章 aacdsee » 2011-03-20, 12:18

您的心得分享,與在下研讀經典後的想法不謀而合。
在下有一些自己修習的疑難,請教解悟賢友。

請問轉凡成聖的關鍵要點是什麼呢?
可以描述是如何{見一法斷一法}嗎?
請問{見緣起}是怎樣的一個情形呢?
禪定是證果的要件嗎?
禪定是如何的產生智慧?
證果的時地會清清楚楚的對嗎?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1-03-20, 17:28

法友的一些問題不太好回答。

首先,禪定的含義是指什末?我的理解可能和很多人的不同。

我計劃在解悟禪法當中的第三步來寫這個,這也將是我計劃寫的最後一步。

另外,請問{見緣起}是怎樣的一個情形呢?

我的體會和別人{見緣起}很可能不一樣,不能當作標準,也沒有辦法驗證。能驗證的可能只有“道”。所以我把自己所見的“道”是怎樣的寫出來。

但是,我還是盡可能的說一下:

如釋重負的喜悅,持續很長時間,無法準確地告訴別人(知道別人不會輕易了解),有所得,很好用,時時會去重溫(recall),每次重溫的時候,都有如釋重負的喜悅,但是,喜悅的時間慢慢變短。想要重溫就可以重溫,隨心所欲。言不盡意。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1-03-20, 18:06

如何是“知一法,修一法,知一法,斷一法,知一法,證一法”呢?

其實,前面所引的【南傳相應部】第46經 大篇.覺支相應 說的比較清楚了,要我來說,絕對不會說的這樣好。

這個“知”,應該就是“如實知”,也就是“正念正知”的知。要有定才行(否則,就像上面的經典所比喻的,面盆當中的水混濁,會看不清自己的面相,只有水清了,才能看清)。

我的體會是,在定中,觀心(心念處),辨識諸法(有內容),形成連續,自動的習慣(擇法覺支)。去除惡法(斷一法),培養善法(修一法),再形成連續,自動的習慣(精進覺支),惡法漸漸減少,善法越來越多,內心喜悅慢慢集合。。。。。

在這樣做時,定心容易失去,水容易變混,要停止,讓水變清,再重復(這可能就是轉轉深的意思?)

一步步,一點一點,漸次斷除(證一法?)。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1-03-20, 18:25

freshman 寫:有所得,很好用,時時會去重溫(recall),每次重溫的時候,都有如釋重負的喜悅,但是,喜悅的時間慢慢變短。想要重溫就可以重溫,隨心所欲。言不盡意。
這個時時重溫是指重溫自己所見的法,這個法,非常好用,每重溫一次,帶來一次的利益。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1-03-20, 19:00

見法的關鍵要點是什麼呢?

這個每人不盡相同吧,我個人覺得,我是個很客觀的人,思辨能力強,不容易被感情、幻覺所影響。自學能力強,註意細節,曾經在全國物理競賽中獲過獎(實驗部分一等獎)。讀書不求太細,掌握大意即可。以上兩點,看似矛盾,其實不能。我說的“註意細節”指日常生活,不求太細指讀書。

練過氣功,了解宗教,哲學,體驗過形形色色的宗教體驗,追求一勞永逸的解脫,追求超越現實生活的東西。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1-03-23, 19:42

在其它的論壇和別人辯論時匯集了不少好東西,現在記載在下面,也算是為這個禪法收集些理論根據。

很多人搞不清楚五蘊和五取蘊的關系。這也難怪,經典中也經常將五取蘊省略成五蘊,但是我們要知道,這裏指的其實是五取蘊。

北傳的阿含,既然這裏不相信,我可以只提相應部:

二七 友等!如是聖弟子,雖已斷五下分結,未斷隨伴五取蘊之我慢、我欲、我隨眠。彼於後時,於五取蘊觀生滅而住。[謂:]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

所以,只要是看到南傳當中說,觀色等的生滅,你們就要參考上面的經典,要知道不是色的生滅,而是色取蘊的生滅。而色取蘊為何會生滅呢?是因為如實正知了對於色的愛喜(集)。有愛喜就有色取蘊,沒有愛喜就沒有色取蘊。而色是一直都在的。(註意,這個一直都在,當然是不斷變異的“在”,是客觀的,無論我們是否喜愛的)

並且,上面說了,於五取蘊觀生滅而住。也就是觀[謂:]集,滅。

再仔細看[五] 第五 三昧

三 何為如實了知耶?[謂]色集與滅,受集與滅,想集與滅,行集與滅,識集與滅是。

四 諸比丘!以何為色集耶?以何為受集耶?以何為想集耶?以何為行集耶?以何為識集耶?

五 諸比丘!於此處歡喜、歡呼、耽著而住。

何為歡喜、歡呼、耽著而住耶?

六 歡喜、歡呼、耽著於色而住。依歡喜、歡呼、耽著,而彼生喜。

這裏明明就是說,對於色生喜愛,是色集,要我們對於這個東西如實了知。

那裏提到了色的剎那生?大家一定要客觀,不要被權威,成見所蒙蔽啊。

還是上面的經典:

一二 諸比丘!何為色之滅耶!……乃至……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是為識之滅。
諸比丘!於此處(色)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而住。何為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而住耶?
一三 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於而住。依(色)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色而住,彼於色滅,

色並沒有滅,否則怎末於此(色)處?是色喜滅!

這裏的色是形容,修飾“喜”的,是喜滅,不是色滅。

看看英文Thanissaro Bhikkhu的翻譯就更清楚了:

"And what is the disappearance of form? ...feeling? ...perception? ...fabrications? What is the disappearance of consciousness?

"There is the case where one doesn't enjoy, welcome, or remain fastened. And what does one not enjoy or welcome, to what does one not remain fastened? One doesn't enjoy, welcome, or remain fastened to form. As one doesn't enjoy, welcome, or remain fastened to form, any delight in form ceases.


是delight ceases, in form 是修飾 delight的,form 並沒有消失,form 一直在!!!

再往下看,會更清楚,

From the cessation of delight comes the cessation of clinging.

這個delight就是“愛”,愛滅而取滅。

這末清楚明白的意思,都會被歪曲,可以看到權威和成見是多末的難以超越。

可以說,南北傳的經典都指出了:

色集就是對於色的貪愛,色滅就是對於色的貪愛滅。

頭像
aacdsee
文章: 177
註冊時間: 2008-06-08, 08:00

文章 aacdsee » 2011-03-23, 21:03

freshman 寫:在其它的論壇和別人辯論時匯集了不少好東西,現在記載在下面,也算是為這個禪法收集些理論根據。

很多人搞不清楚五蘊和五取蘊的關系。這也難怪,經典中也經常將五取蘊省略成五蘊,但是我們要知道,這裏指的其實是五取蘊。

北傳的阿含,既然這裏不相信,我可以只提相應部:

二七 友等!如是聖弟子,雖已斷五下分結,未斷隨伴五取蘊之我慢、我欲、我隨眠。彼於後時,於五取蘊觀生滅而住。[謂:]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

所以,只要是看到南傳當中說,觀色等的生滅,你們就要參考上面的經典,要知道不是色的生滅,而是色取蘊的生滅。而色取蘊為何會生滅呢?是因為如實正知了對於色的愛喜(集)。有愛喜就有色取蘊,沒有愛喜就沒有色取蘊。而色是一直都在的。(註意,這個一直都在,當然是不斷變異的“在”,是客觀的,無論我們是否喜愛的)

並且,上面說了,於五取蘊觀生滅而住。也就是觀[謂:]集,滅。

再仔細看[五] 第五 三昧

三 何為如實了知耶?[謂]色集與滅,受集與滅,想集與滅,行集與滅,識集與滅是。

四 諸比丘!以何為色集耶?以何為受集耶?以何為想集耶?以何為行集耶?以何為識集耶?

五 諸比丘!於此處歡喜、歡呼、耽著而住。

何為歡喜、歡呼、耽著而住耶?

六 歡喜、歡呼、耽著於色而住。依歡喜、歡呼、耽著,而彼生喜。

這裏明明就是說,對於色生喜愛,是色集,要我們對於這個東西如實了知。

那裏提到了色的剎那生?大家一定要客觀,不要被權威,成見所蒙蔽啊。

還是上面的經典:

一二 諸比丘!何為色之滅耶!……乃至……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是為識之滅。
諸比丘!於此處(色)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而住。何為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而住耶?
一三 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於而住。依(色)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色而住,彼於色滅,

色並沒有滅,否則怎末於此(色)處?是色喜滅!

這裏的色是形容,修飾“喜”的,是喜滅,不是色滅。

看看英文Thanissaro Bhikkhu的翻譯就更清楚了:

"And what is the disappearance of form? ...feeling? ...perception? ...fabrications? What is the disappearance of consciousness?

"There is the case where one doesn't enjoy, welcome, or remain fastened. And what does one not enjoy or welcome, to what does one not remain fastened? One doesn't enjoy, welcome, or remain fastened to form. As one doesn't enjoy, welcome, or remain fastened to form, any delight in form ceases.


是delight ceases, in form 是修飾 delight的,form 並沒有消失,form 一直在!!!

再往下看,會更清楚,

From the cessation of delight comes the cessation of clinging.

這個delight就是“愛”,愛滅而取滅。

這末清楚明白的意思,都會被歪曲,可以看到權威和成見是多末的難以超越。

可以說,南北傳的經典都指出了:

色集就是對於色的貪愛,色滅就是對於色的貪愛滅。
很有道理。
不過那要怎麼理解緣起各支的滅盡呢?
名色滅要解釋成對名色的喜貪滅嗎?
色是一直都在,要如何滅老死支呢?
只想到用佛使尊者的解釋,生和老死都是我見的生和老死,而不是一般的出生和死亡。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1-03-23, 23:14

to:佛隨念法友,

謝謝你的回復。如何理解緣起?我以前在論壇說過。的確,我對於此有一個自己的理解。但是,我現在一般不願意做太多,太難的思辨和理論整理工作。以後如果有機會慢慢再說吧。
------

前面已經說了五蘊的集,滅。現在接著說五蘊的味.患:

【雜阿含經】第42經

雲何色味如實知。謂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實知。雲何色患如實知。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實知。

[五七] 第五 七處

一一 緣色而生樂與喜,為色之味。有色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為色之過患。

SN 22.57
PTS: S iii 61
CDB i 897
Sattatthana Sutta: Seven Bases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The fact that pleasure & happiness arises in dependence on form: that is the allure of form. The fact that form is inconstant, stressful, subject to change: that is the drawback of form.

這樣的句子在南北傳經典當中,是非常多的。大家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每當說到色之過患就會有這樣的句子:

色(等)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實知。

所以,解悟認為,觀無常、苦,主要是觀五蘊的患。如果五蘊沒有過患,我們沒有必要修行,沒有必要出離。

問題來了,觀五蘊的患,必須要觀到五蘊的剎那剎那生滅嗎?我認為不需要、不必要。

當然,我也同意,如果有人觀到了五蘊的剎那剎那生滅,確實可以對於五蘊的患會有深刻的了解。

但是,我認為,沒有必要把時間浪費在這上面。大部分人只要了解到我們的身體終究是要敗壞的(千古以來,人必有死),所有一切美人欲樂也有變老變醜變臭的一天。。。這就可以了。這就可以讓我們生起出離,了脫痛苦的意願。

這也就是為何,佛法當中有“不凈觀”、觀墓園、死隨念等等的原因。這都不需要觀剎那剎哪。但是,明顯的,可以讓我們了解到五蘊的患,可以生起出離的意願。

這是欲如意足的部分內容----要有解脫的意願,要有出離的意願。
而觀五蘊的集和滅,則是如何解脫、如何出離的內容,也是心念處的主要內容----我們只有知道了生死的原因,我們才能解決生死;我們只有知道了我們的心有哪些結,我們才能解開這些結;這也就是經典當中說:知一法,斷一法。

所以,心念住,是要念住心,並且知道“心”的內容(欲貪、色貪、無色貪等),再去除之。而不是只要觀無常、苦、無我的所謂共相。

這樣一來,在解悟禪法當中,清楚地將什末是“欲如意足”的部分,什末是“心念住”的內容,什末是“七覺支”的部分內容分清楚了。

而簡單的觀生滅,是沒有這些清楚分別的。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1-03-24, 00:44

有人說,我把“患”看得太簡單了。他們主張,一定是先觀到五蘊的剎那剎那的生滅才能看到那種逼迫性的苦。

很顯然,五蘊的集和滅是一對,味和患是一對。那末,我要反問他們:是否必須要觀到五蘊的剎那剎那的生滅才能看到五蘊的味呢?

不必吧?所以我主張:不必觀到五蘊的剎那剎那的生滅才能看到苦。到墓園裏看一看死人,想一想自己今後逃不過這個下場,就是看到了苦,就可以發起要“離苦”的決心。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1-03-24, 06:49

這部分的人(主張觀生滅的人)當中,最喜歡引用的幾句話來自《大般涅槃經》: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我本人最喜歡引用的卻是在這之後的這幾句:

生死之中極為可畏。汝等宜應勤行精進。
速求離此生死火坑。此是如來最後教言。

為何佛說生死之中極為可畏。而不說生滅之中極為可畏?
為何佛又說:速求離此生死火坑。而不說速求離此生滅火坑?

還有,十二緣起當中,生滅則死滅,是要滅“死”。

還有,阿羅漢的宣言是:生死已盡,而不是生滅已盡?

可以說明,生死是五蘊的大患,生滅是五蘊的小患。因為生死就是最大的生滅。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