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雜阿含經經文:初果聖者只要證得初禪就至少是不還果!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4-06-09, 22:16

說的更明白一些,初果聖者證了初禪,絕大多數不可能會馬上死,對吧?

從他證初禪到他死,可能要幾年幾十年,對吧?在這期間,他不可能一直呆在初禪,總有退還禪定的時候,這個時候,他是初果還是三果?

這不很明顯嘛?

頭像
xukonghua
文章: 44
註冊時間: 2010-12-09, 08:00
來自: 山東省

文章 xukonghua » 2014-06-11, 07:33

freshman 寫:對比增支部3集95經和雜396經,明顯看到,增支部3集95經特意說到:

如果在那時聖弟子死了,則沒有那個聖弟子被結縛而會回這個世間的結。

在雜396裏,沒有這個。這就非常不同了。從字面意思來看,我個人理解:

如果在那時聖弟子沒死,情況會如何呢?還是有這樣的結存在,是吧?其實,沒有死的狀況更多見,更具有代表性。

“在那時聖弟子死了”的情況只是特例。不知道我這樣說,你覺得合理嗎?
法友的意思是說:只有那個圣弟子在初禪之中死去才會斷五下分結,那法友可曾見過在南北傳部派經律中看到過有圣弟子在初禪之中死掉的案例?
“阿難!以我為汝等所說之法與律,於我滅后,當為汝等之大師。我昔為諸比丘。制戒波羅提木叉。及余所說種種妙法。此即便是汝等大師。如我在世。無有異也。”——《阿含經》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4-06-11, 17:07

我上面沒有這樣的意思:只有那個聖弟子在初禪之中死去才會斷五下分結。

從尊重佛經的角度說,增支部3集95經也沒有說那樣的聖弟子在初禪之中死去後就斷了五下分結。

理解成,在那樣的情況下,五下分結沒有發生作用的機會比較好。

即便你如此誤會我的原意,我還是可以回應你上面的一個疑問:可曾見過在南北傳部派經律中看到過有聖弟子在初禪之中死掉的案例?

佛經記載,佛和舍利弗都是在四禪般涅磐,從世俗的角度來看,就是在四禪當中死掉的。

不知道對你可有啟發?

頭像
xukonghua
文章: 44
註冊時間: 2010-12-09, 08:00
來自: 山東省

文章 xukonghua » 2014-06-11, 18:18

freshman 寫:我上面沒有這樣的意思:只有那個聖弟子在初禪之中死去才會斷五下分結。

從尊重佛經的角度說,增支部3集95經也沒有說那樣的聖弟子在初禪之中死去後就斷了五下分結。

理解成,在那樣的情況下,五下分結沒有發生作用的機會比較好。

即便你如此誤會我的原意,我還是可以回應你上面的一個疑問:可曾見過在南北傳部派經律中看到過有聖弟子在初禪之中死掉的案例?

佛經記載,佛和舍利弗都是在四禪般涅磐,從世俗的角度來看,就是在四禪當中死掉的。

不知道對你可有啟發?
多謝賢友!
這個問題末學覺得再討論下去也沒有結果,目前知道經文中大概有這麼一個說法,通過證初果,然後再努力證初禪,看是否可以證三果來驗證吧!
“阿難!以我為汝等所說之法與律,於我滅后,當為汝等之大師。我昔為諸比丘。制戒波羅提木叉。及余所說種種妙法。此即便是汝等大師。如我在世。無有異也。”——《阿含經》

頭像
Avuso
文章: 40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Avuso » 2014-06-21, 13:07

falconidae 寫:承接上篇

....
末學的上一篇, 並無貶損禪修之意
要瞭解的是, 在佛陀證道之後, 傳法之初
回苦行林找當時其他的五位同伴
其中兩位在聞道後, 數日間解脫(印象中應該是舍利弗跟目犍連,有錯請務必指正)
乃至佛陀肉身行將毀敗, 一位120歲的外道(末學已遺忘其名)攔路聞法.聞法後旋歸涅槃

....!
巴利律藏與經藏記載:
A&&āta-Konda&&a (阿若憍陳如)
Bhaddiya (跋堤)
Vappa (跋波)
Mahānāma (摩訶男)
Assaji (阿說示)[3]

~~~~~其中絕對沒有舍利弗 / 目犍連 啦 !
~~~~~世尊般涅槃前 , 最後來求法解惑的那位120歲的梵志名叫須跋陀羅...

頭像
Peter68
文章: 14
註冊時間: 2014-03-21, 08:00

文章 Peter68 » 2014-06-29, 18:14

初果聖者殳要證得初禅就至少是不还果。
个人認为得初禅者,只是伏住貪嗔,並不是断盡貪嗔,与断盡贪嗔三果相差甚遠,初禅者还在缘起支中,之六入,触,受中转,而初果二果三果行者,已了知名色(名法,色法)不一不異,也即是受想行识(我見),不执取(貪填痴)色法(我所)(三界),也即是缘起支中名色合一,中间沒有执取(不生),刹那生起同时滅去之间没有时间,只有前後次序,故是缘起十二支中,与四聖諦第三转知苦已滅由名色,识(現本来面目),行(身口意)者而活在當下。

頭像
viedo
文章: 3
註冊時間: 2012-02-05, 08:00

文章 viedo » 2014-10-17, 09:58

初禪 + 初果 = 三果
叫超越證 (大多是指外道 先修 有漏之六行觀,入四禪 ,再斷見惑)

初果+初禪 ,初禪+初果
如還無法證三果?? 覺得不太可能 , 大多能證三果或 三果向,
因為已經斷見惑 ,有能力在初禪之中 斷五下分結

下面 出世靜慮 = 出世初禪的意思



===============================
超越證

就超越證而論,諸說不同。俱舍論僅有從凡夫直證第二果者與從凡夫直證第三果者二種,是曰超前二果。唯識論更許超中二果,一旦證初果後,超中間之二果三果,直證第四果也。


超越證 (丁福保: 佛學大辭典)

 聲聞乘有四果,從初果順次證阿羅漢果,謂之次第證,超越此前果而證後果,謂之超越證。就超越證而論,諸說不同。俱舍論僅有從凡夫直證第二果者與從凡夫直證第三果者二種,是曰超前二果。唯識論更許超中二果,一旦證初果後,超中間之二果三果,直證第四果也。天台一家更許超前三果。因立四種:一、本斷超,本在凡夫外道以有漏之六行觀斷欲界思惑之六品者,入見道於第十六心斷見惑已時,超預流果一來果之二(所謂超前二果),直證第三不還果者。二、小超,聖弟子於見道之第十六心證預流果了,更修無漏道,斷三界之思惑,或一時斷欲界之九品者,超第二果而證第三不還果,或一時斷下八地(除有頂地)之惑者,超中間第二果第三果直為阿羅漢向,若一時斷盡上九地之惑者,直證阿羅漢果。三、大超,如佛在世之凡夫外道聞佛善來比丘之言,直證阿羅漢果者,是名超前三果。四、大大超,小乘菩薩,於三十四心斷一切之煩惱而成佛果者,是唯台家之義立也。



什麼叫“超越證”?

“先凡夫位,斷六品貪,名倍離欲”,在沒有見道之前,凡夫的位,他已經把欲界的修的六品煩惱​​用世間的道把它斷掉了,這個叫“倍離欲”;九品中間斷了六品,只餘下三品了,叫“倍離欲”。斷了的已經六,餘下的三,一倍。
“今入見道,至道類智,超越預流,直證第二,名超越證”,那麼他已經斷了六品了,再用觀四諦、十六行觀見道,見道之後,第十六剎那,進入修道的時候,他不是預流果了,他已經斷過六品了,所以說馬上就證到一來果,這個叫“超越證”,超過預流了,把預流果這個超過去了,所以說叫“超越證”。
這樣子證的,“直證第二”,見了道之後馬上就證二果的,叫“超越證”。
(節選敏公上師《俱舍論頌疏講記-分別根品第二》總第二十七講)



思惟五事能入世出世靜慮無色分別 《瑜伽七十二卷十六頁》

問:是五事中,思惟幾事,能入世間初靜慮定?
答:思惟欲界所繫及初靜慮所繫相名分別。如是思惟下地所繫及第二靜慮地所繫相名分別,能入世間第二靜慮。如是所餘靜慮無色,如其所應,當知亦爾。

問:是五事中,思惟幾事,能入出世初靜慮定?
答:即思惟欲界所繫及初靜慮地所繫相名分別真如。如是乃至無所有處,如其所應,當知亦爾。非想非非想處,本性法爾唯是世間。問:非想非非想處所繫相,當言是相耶?答:當言無想相;亦名微細相。

頭像
viedo
文章: 3
註冊時間: 2012-02-05, 08:00

文章 viedo » 2014-10-24, 07:35

初果 + 世間初禪 ≠ 初果以上 ~ 三果以上
初果 + 出世初禪 = 初果以上 ~ 三果以上

覺得 初果 如已經有了 未到地定 , 初禪 的定境 , 想斷思惑
也是 理可頓悟 事須漸修, 有的人思惑斷的快 ,有的人斷的慢



=============================
論曰。依止有八種。何等為八。謂四靜慮及四無色。復有二種。何等為二。謂初靜慮有二種。世及出世。乃至無所有處有二種。世及出世。非想非非想處唯是世間。

世間初靜慮者。謂或緣離欲界欲增上教法。或緣離彼增上教授為境界。已由世間道作意觀察熾然修習等故而得轉依。然不深入所知義故。
不能永害隨眠。自地煩惱之所依處。是退還法。自地三摩地心及心法之所依止。如世間初靜慮。如是乃至世間非想非非想處。各緣離下地欲增上教法。廣說如前。

出世間初靜慮者。謂先以如是行如是狀如是相。作意入初靜慮。今不以如是行如是狀如是相作意。然或於色受想行識所攝諸法。思惟如病如癰如箭。障礙無常苦空無我。或復思惟苦是苦集是集滅是滅道是道。或復思惟真如法性實際。如是於諸法中。思惟如病乃至實際。已於如是法心生厭怖。生厭怖已。於不死界攝心而住。或於真如法性實際攝心而住。此處無分別智。及彼相應心及心法。及彼所依止轉依。由深入所知義故。則能永害隨眠。非一切煩惱之所依處。不退轉法。如是名為出世間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應當廣說。於諸靜慮及與無色。復有四種應知。一雜染。二潔白。三建立。四清淨。雜染者謂於上靜慮起深愛味見慢及疑。愛味者。謂有十種。一俱生作意愛味。二分別所起作意愛味。三自地作意愛味。四異地作意愛味。五過去愛味。六未來愛味。七現在愛味。八下愛味。九中愛味。十上愛味。
( 顯揚聖教論卷第二 , 無著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