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的解釋?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0-06-15, 19:38

lkjh 寫:
freshman 寫:不十分理解法友的意思,慧根是可變動的附隨心所,即使可以和色界五善心一起出現,也不能改變我根據<阿毗達摩>所導出的上面的結論:

色界五善心當中是不可能有貪、嗔、癡的.

是嗎?
法友真有仔細看?

有時善心沒有無癡心所或慧根,所以可說<阿毗達摩>主張它們是有時有癡,有時無癡

<阿毗達摩>將出世間心獨立出來的作法也可視為<阿毗達摩>主張有時善心是有癡,有時無癡
另一個問題是:

即使如法友所言:<阿毗達摩>主張有時善心是有癡,有時無癡。

可以引申出:有時善心是有貪,有時無貪嗎?

頭像
lkjh
文章: 649
註冊時間: 2005-06-24, 08:00

文章 lkjh » 2010-06-15, 21:33

freshman 寫:按照法友的理解,“善心”沒有無癡心所或慧根時,可以和貪、嗔等“不善心所”相應。
我有這樣講嗎?善心有可能跟嗔心相應嗎?講清楚阿

色界有色貪很正常是你說的 你還問我?

網上討論應該節奏快些 不要吞吞吐吐的賣關子 痴痴的造善是阿比達摩之常論

頭像
lkjh
文章: 649
註冊時間: 2005-06-24, 08:00

文章 lkjh » 2010-06-15, 22:16

我覺得阿比達摩若把痴心所的適用範圍擴大會好一點

否則看來就像自語矛盾或是明知而不言..

反正這些對初段修者無用 講太多也沒意思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0-06-15, 22:25

我不研究<阿毗達摩>,“色界有色貪很正常”是我研究雜阿含的了解。

我現在讀<阿毗達摩>是在和別人討論問題時發現<阿毗達摩>的很多說法有問題。我順便想解決這些問題。

和你討論,也是希望能讓你和你同樣的法友能夠認識到<阿毗達摩>的問題,少走彎路。

我從新把句子改一下:

按照法友的理解,“善心”沒有無癡或慧根心所時,可以和貪“不善心所”相應嗎?

請法友正面回答,不要吞吞吐吐。或顧左右而言他。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0-06-15, 22:54

我上面的問題,希望所有崇尚<阿毗達摩>的朋友依據<阿毗達摩>來回答.

如果色界善心不可以和貪“不善心所”相應,那末,你們將和<雜阿含>中的某些經典相違背.
如果可以,那末你們將和你們所崇尚的<阿毗達摩>的描述相違背.

我在此討論的目的就是要向你們表達上面的消息.你們可以不喜歡我的發言,但是,上面的問題不會因此而不存在.

頭像
lkjh
文章: 649
註冊時間: 2005-06-24, 08:00

文章 lkjh » 2010-06-16, 05:27

freshman 寫:按照法友的理解,“善心”沒有無癡心所或慧根時,可以和貪、嗔等“不善心所”相應。
你從上一頁的問題就沒解決了,所以我實在不能再回答你,你可以問別人

你為何這一頁要從新把句子改一下?因為你發現你講錯話了,我根本沒講上面這句話,但是你不肯認錯,不認錯也就算了,還作成陷阱硬把人往裡推

其實絕大多數法友看的阿毗達摩大概也都是沒多少, 你若是發現什麼問題大家應該也樂意了解,有需要搞到像你講的這樣嗎?這像佛教徒嗎?不善不善不善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0-06-16, 13:27

lkjh 寫:
freshman 寫:按照法友的理解,“善心”沒有無癡心所或慧根時,可以和貪、嗔等“不善心所”相應。
我有這樣講嗎?善心有可能跟嗔心相應嗎?講清楚阿

色界有色貪很正常是你說的 你還問我?

網上討論應該節奏快些 不要吞吞吐吐的賣關子 痴痴的造善是阿比達摩之常論
法友教訓的對。我太急於要指出<阿毗達摩>當中的某個錯誤,而忽視了法友要我澄清這個問題的要求。

是的,你沒有說過:
“善心”沒有無癡心所或慧根時,可以和貪、嗔等“不善心所”相應。

這是我自己所樹立的論敵。

再補充一下:

你也沒有說過:
“善心”沒有無癡心所或慧根時,可以和貪“不善心所”相應。

這也是我自己所樹立的論敵。

如果,我還有什末錯誤,請法友和大家指出。謝謝!

頭像
lkjh
文章: 649
註冊時間: 2005-06-24, 08:00

文章 lkjh » 2010-06-16, 19:42

freshman 寫:
法友教訓的對...
後學不敢 後學祝福法友早些明了這些問題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0-09-06, 16:00

freshman 寫:
freshman 寫:論書當中,有些東西是我不能接受的,就比如說:這個唯作--只有造作但不受報。因為作的是不善不惡業。就算是不善不惡業,也應該有不善不惡報呀。

這對於我來說,就好象是要我接受一個這樣的概念:方的圓--它是方(造作),但是是圓(不受報)。

關於46經的「於色為作,於受想行識為作。」。這明顯說的是凡夫。阿羅漢不見五蘊是我,唯見涅磐,何談於色為作(造作有為)。佛不會對阿羅漢講這些,就象佛不對阿羅漢講“放逸卅不放逸”一樣。

再參考57經的「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是我,若見我者,是名為『行』 。這也說的是凡夫。

經中有說到阿羅漢的行是怎樣的嗎?只有論書才說吧?
有時間的法友來學習一下中部第五十七經吧 :

狗行者經

世尊乃說曰:“芬那!此等之四(種)業,依予之通智已自作證而宣教使人知之,四者為何?芬那!有業黑而黑報也,芬那!有業白而白報也;芬那!有業黑白而黑白報也。芬那!有業非黑非白而非黑非白報,此業導至業盡者也。

芬那!雲何為業黑而黑報耶?芬那!在此有一人,以有恚而造作身行,有恚而造作口行,有恚而造作意行。彼因有恚造作身行、有恚造作口行、有恚造作意行,則往生有恚界。彼往生有恚界者,觸有恚之觸。彼觸有恚之觸,感受一向痛苦有恚受;如地獄諸有情。實如是,芬那!由生類所作業有生類之往生,隨作其業以其業往生之。諸觸觸此往生者。芬那!予如是說:“諸有情為業嗣續者也。”芬那!此謂之:業黑而黑報也。

芬那!雲何為業白而白報耶?芬那!在此有一人、無恚而造作身行,無恚而造作口行,無恚而造作意行。彼無恚而造身行、無恚而造作口行、無恚而造作意行,則往生無恚界。彼往生無恚界者,觸無恚之觸。彼觸無恚之觸者,感受一向樂無恚受;如諸偏凈天。實如是,芬那!由生類所作業有生類之往生,隨作其業以其業往生之。諸觸觸此往生者。芬那!予如是說:“諸有情為業之嗣續者也。”芬那!此謂:業白而白報也。

芬那!雲何為業黑白而黑白報耶?芬那!在此有一人,亦有恚亦無恚而造作身行,亦有恚亦無恚而造作口行,亦有恚亦無恚而造作意行,彼亦有恚亦無恚而造作身行、亦有恚亦無恚而造作口行、亦有恚亦無恚而造作意行,則往生亦有恚亦無恚界。彼往生亦有恚亦無恚界者,觸亦有恚亦無恚之觸。彼觸亦有恚亦無恚之觸者,感受混合苦樂之亦有恚亦無恚受。如生於人間,或諸天或諸墮惡處者。芬那!實如是,由生類所作業有生類之往生,隨作其業以其業往生之,諸觸觸此往生者。芬那!予如是說:“有情為業之嗣續者也。”芬那!此謂業黑白而黑白報也。

芬那曰雲何為業非黑非白而非黑非白報?而其業導至業盡者耶?芬那!為彼舍業黑黑報之彼思,為彼舍業白白報之彼思,為彼舍業黑白黑白報之彼思,芬那!此謂之業非黑非白而非黑非白報,其業導至業盡也。

芬那! 此等四種之業,乃依予自通智已作證,而宣教使人知之。

從這裏可以看出:沒有提到第五種業(或者說行----身,口,意行)阿羅漢的行,或者說唯作心?

論書於此,確實是畫蛇添足了。
關於第四種業----非黑非白而非黑非白報,其業導至業盡也。

有些人說,這是阿羅漢的業。我不同意他們的觀點。

我認為,這是有學聖者,在行聖八正道時,所作的業,因為-----其業導至業盡也。

這個理解,可以和(七八五)經相互印證:------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無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再有,這個理解,說明了;阿羅漢已經業盡了(因為沒有第五種業),這又和《南傳彌蘭王問經》當中的“所有發生於世尊身體之病都非因業而生,而是出自其余六種因由之一。”相互印證了。




“(七八五)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
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
者。何等為正見。謂正見有二種。有正見。是
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見。是聖.出世
間。無漏.無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
見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若彼見有施.有說。
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世
間正見。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何等為正
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
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
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
盡苦。轉向苦邊。”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0-09-08, 01:40

freshman 寫:
freshman 寫: 有時間的法友來學習一下中部第五十七經吧 :

狗行者經

世尊乃說曰:“芬那!此等之四(種)業,依予之通智已自作證而宣教使人知之,四者為何?芬那!有業黑而黑報也,芬那!有業白而白報也;芬那!有業黑白而黑白報也。芬那!有業非黑非白而非黑非白報,此業導至業盡者也。
.............
論書於此,確實是畫蛇添足了。
關於第四種業----非黑非白而非黑非白報,其業導至業盡也。

有些人說,這是阿羅漢的業。我不同意他們的觀點。

我認為,這是有學聖者,在行聖八正道時,所作的業,因為-----其業導至業盡也。

這個理解,可以和(七八五)經相互印證:------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無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再有,這個理解,說明了;阿羅漢已經業盡了(因為沒有第五種業),這又和《南傳彌蘭王問經》當中的“所有發生於世尊身體之病都非因業而生,而是出自其余六種因由之一。”相互印證了。
換句話說,"業"這個東西,已經不適合來談論"阿羅漢"了.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