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會再墮入惡道?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qwer
文章: 173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文章 qwer » 2004-11-23, 20:37

請教一個重要的問題 有人知道答案嗎?

- - 在十六階智中

修至哪一階時就永遠都不會再墮入惡道了呢

是不是第二階智緣起智 即度疑清淨的小須陀洹果呢

頭像
qwer
文章: 173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文章 qwer » 2004-11-23, 20:51

身念處禪觀修法一書中寫到:
在七清凈當中,此智(第二階智)稱為度疑清凈。在此智以後,修行者覺得自在了,因為他死後一定能往生善趣,能體證到此智的人稱為「小須陀洹果」。

難道這是說雖一定生善道 還是有可能再落惡道嗎

迎福村 初果一書中也寫到:
二、中段行者—具有「無漏智」,如果穩住於這種智慧,能斷見斷一切煩惱。他們已經超越凡夫「入於正性」,超昇離(異)生,不再墮入三惡道了,但是還沒證得初果。不過,此生他們必將迅速證得初果,不會因為死亡而受到障礙,他們屬於不退轉的向須陀洹。

這無漏智又算是屬於十六階智的第幾階智呢

希望知道的法友指教一下吧 多謝

頭像
qwer
文章: 173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文章 qwer » 2004-11-23, 21:22

清淨道論中也說到得入息者(聖果)、得建立者:
由此(如實之)智而具觀者,於佛教中名為得入息者(聖果)、得建立者(聖道)、決定至者及小須陀洹。※19-002※
是故為欲越度疑惑的比丘,
應該常念與把握一切名色之緣。

為善人所喜悅而造的清淨道論,在論慧的修習中,完成了第十九品,定名為度疑清淨的解釋。


雖然不知是什麼意思..

頭像
qwer
文章: 173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文章 qwer » 2004-11-23, 23:04

佛光大辭典
四善根位
(二)頂位(梵 mrdhna),又作頂法,於動搖不安定之善根(動善根)中,生最上善根之絕頂位,乃不進則退之境界;於此修四諦、十六行相。修至此位,即使退墮地獄,亦不至於斷善根。 (三)忍位(梵 knti),又作忍法,為確認四諦之理,善根已定,不再動搖(不動善根)之位,不再墮落惡趣。(四)世第一法位(梵 laukikgra-dharma),又作世第一法,為有漏世間法中能生最上善根之位,此位與上忍位相同,觀修欲界苦諦下之一行相,於次一剎那入見道位而成為聖者。

經末學研判 頂位應屬第十三階智前 因未完全達到出世間

忍位是第十四智-道智
與世第一只差一點點的階位 完全是出世間的皆位
就是不落惡道位了 亦即是所謂中段行者-無漏智之穩定位

法友同見解可表贊同 不同可補充.

頭像
qwer
文章: 173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文章 qwer » 2004-11-23, 23:20

我先來補充

《身念處禪觀修法》阿姜念著第三篇成果

佛法中有三個層次的智慧(見圖3-1)

第一和第二階智:知遍知

第三和第四階智:審察遍知

第五和第十四階智:斷遍知


不落惡道究竟是因斷了煩惱 故須達斷遍知之第十四階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4-11-24, 11:54

qwer 寫:請教一個重要的問題 有人知道答案嗎?

- - 在十六階智中

修至哪一階時就永遠都不會再墮入惡道了呢
根據佛陀的開示,斷了身見、戒禁取、疑這三結者,即不會再墮惡道;否則,無論你有多大的智,也難保不墮惡道。

qwer 寫:是不是第二階智緣起智 即度疑清淨的小須陀洹果呢
我不曾在佛陀的教導裡看過『小須洹陀果』的說法,它該是論師發明的東西吧?

頭像
qwer
文章: 173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文章 qwer » 2004-11-24, 14:08

小須洹陀果的說法只是像形容詞的東西

也談不上發明 經文義深 以白話來形容可說是還不錯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seasky » 2004-11-27, 23:34

Mahanama 寫:根據佛陀的開示,斷了身見、戒禁取、疑這三結者,即不會再墮惡道;否則,無論你有多大的智,也難保不墮惡道。
雜阿含第61經:

「若於此法,以智慧思維、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維、觀察、分別、忍,是名隨法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未達初果者怎麼辦呢?
向初果的隨信行者及隨法行者只要能夠遵守佛說的五戒,便能漸漸遠離惡道。以智慧思維、觀察、分別、忍,穩住不放逸、不退失,當個人的一切行為言談都能做到今後永不再犯五戒的那一刻開始,便與惡道絕緣了。

頭像
qwer
文章: 173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文章 qwer » 2004-11-28, 10:54

有漏智階段的戒定慧是無常的 仍會落惡道

生起並穩住無漏智才會永不落惡道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39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4-12-01, 02:07

seasky 寫:雜阿含第61經:

「若於此法,以智慧思維、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維、觀察、分別、忍,是名隨法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未達初果者怎麼辦呢?
向初果的隨信行者及隨法行者只要能夠遵守佛說的五戒,便能漸漸遠離惡道。以智慧思維、觀察、分別、忍,穩住不放逸、不退失,當個人的一切行為言談都能做到今後永不再犯五戒的那一刻開始,便與惡道絕緣了。
那個漢譯也許有點問題?不然就是兩個部派傳承有觀念上的落差。巴利英譯的意思是說:「隨信行者與隨法行者,死前必得初果。」他們是屬於今生必證初果的人。

一般初果向者,如果未達隨信行者與隨法行者的程度,平日修行、佈施持戒,總是會比一般人多點正念,相對的,也會多點保障,今生不容易墮於惡道。麻煩的是:就算今生不墮惡道,但來生忘失佛法,不聞佛法的時候,一樣非常危險。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