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蘊=六識?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chuang
文章: 11
註冊時間: 2009-07-30, 08:00

文章 chuang » 2009-08-03, 23:26

你會這樣想代表你對「識」、「觸」的認知有問題,三事和合這件事稱它為觸,這三事缺少任何一樣就沒有任何意義,簡單說就是根本沒有發生任何事,自然也沒有所謂的觸。

再仔細說,缺少眼根,你看不到。缺少色塵,你沒東西看。缺少識,你根本沒有覺知色塵。只有三個條件俱足,你才真正覺知色塵,稱之為觸。
幾天沒上網,文章剛剛才看到,謝謝!
新咖的人也許思惟.認知是有問題,但只要不是故意鑽牛角尖,
大大們應該會體諒吧!


請問版大,"觸"是否就是"接觸"的意思,?
如果方便用分解過程來形容[三事和合這件事稱它為觸],
我的認知是;根與境接觸的時候,才有識的作用,
好比電視劇常有男人的眼睛剎那間會對著一位美女注視
而發呆,事後經友人搖動男人的身體後,他才突然清醒,

1.請問男人最初的眼睛[看到]美女時,算不算是一種[觸]?
2.男人當下[識]的作用與[發呆]是一是二?
3.這種情節之下,最初先有[識]才引出[發呆]狀態,
請問;發呆時,眼睛看著美女(根對境)[識]的作用還存在嗎?
未知所謂[三個條件]與[觸]的關係又如何?

我真的想知道,
如果大大認為我沒有基礎學,不回答也無妨,
將來還是有機會,到時我再學也不慢!

頭像
chuang
文章: 11
註冊時間: 2009-07-30, 08:00

文章 chuang » 2009-08-04, 01:01

1.有一位年輕人騎著腳踏車到處逛,
嘴中喃喃自語好像在唱歌,眼睛看似
東張西望,但有朋友跟他打招呼,他又沒反應,
這當中應該還是有[識]的作用,但不是現識,是潛意識
為什麼?因為它只是用慣性(習氣)在騎車,
眼前觸的作用並不完整,所以沒留意,
沒有留意,自然無法領受有人在和他打招呼.
而他留意的(接觸的)是淺潛識的東西,---快樂.逍遙中!

由此來形容觸是根.境.識這三事和合
的[因].因為沒有觸這個因,就算眼睛好像對境,
而眼前因為少了[觸],所以無法完成當下的[根.境.識]
這三事的和合(無法留意有朋友跟他打招呼)!

2.當他的朋友再一次的大聲叫他後,
他終於回神過來而停下車,
因為它的耳根這次有[接觸]到[叫聲]
而回頭過來[認識]到友人,這當中完成當下
[根.境.識]這三事的和合,都是因為聽到(接觸)的結果.
由此來形容,根.境.識這三事所以能和合,是因為觸所得的[果].

我這樣思惟是否囉嗦一些些,
我主要不懂[潛意識.現識.與觸的三角關係]
要如何說分明,這在打坐時,好像會碰到!

頭像
emilyku
文章: 90
註冊時間: 2008-08-04, 08:00

文章 emilyku » 2009-08-04, 09:34

chuang 寫:...我這樣思惟是否囉嗦一些些,
我主要不懂[潛意識.現識.與觸的三角關係]
要如何說分明,這在打坐時,好像會碰到!
這些都是打坐時人人都會碰到的〈應該是隨時都會碰到〉,
但是卻不是人人都會覺知道到的... :)

個人也喜歡觀察如此的六根對六境生六識的現況,故分享一些我覺察到的經驗:

1.為了生存或處理當前重要狀況等因素,意識有選擇性的注意能力,
所以意識會試圖覺知、注意、放大某些訊息而忽略其他訊息。

2.當選擇注意某一刺激時,試圖忽略另一刺激時還會有某種程度的干擾效果,
例如:就像若用藍色寫綠色,卻要念那個顏色,速度會變慢。

3..六根、六境、六識也都有其侷限,
例如:你形容的朋友的呼叫聲對她的耳根耳識來說不夠強烈引起她的注意。
(故可知緣生者必受因緣條件所限制。)

繼續觀察,很有趣的!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7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9-08-04, 10:03

chuang 寫:我真的想知道,
如果大大認為我沒有基礎學,不回答也無妨,
將來還是有機會,到時我再學也不慢!
先前已經回答你根、塵、識、觸的基本解釋了,主題中我也有提出經文,你不想看也無妨,不過不要說別人沒回答,這樣"誤解"一個替你解釋經文的人不太好吧。 :wink:

你如果真的很想知道,我建議你先去把一些法名詞意義弄清楚。因為很多佛法名詞雖然都有通俗的意義,但是在佛法裡往往有它特殊的解釋,望文生意是很危險的。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34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9-08-04, 10:27

[quote="chuang"]
1.請問男人最初的眼睛[看到]美女時,算不算是一種[觸]?


除非是失明,否則只要看到了景像,那都表示「根、觸、塵」-->「識」的過程正在發生,那重點不在於當事人看到了什麼?也跟當事人有沒有注意看並沒有什麼關係。

2.男人當下[識]的作用與[發呆]是一是二?

上面已經回答了問題,因為你舉的是「眼識」相關的問題,當事人的「意識」則處於某種「紛亂」的狀態,一般人常稱為「發呆」,其實是因為當事人的「意識」十分紛亂。

3.這種情節之下,最初先有[識]才引出[發呆]狀態,
請問;發呆時,眼睛看著美女(根對境)[識]的作用還存在嗎?
未知所謂[三個條件]與[觸]的關係又如何?


第一個是「眼識」的問題,第二個是「意識」的問題,如上解。

我主要不懂[潛意識.現識.與觸的三角關係]
要如何說分明,這在打坐時,好像會碰到!


原始佛法沒有「潛意識」的觀念,「緣根、觸、塵生識」的說法,已經解釋所有這方面的問題,由於一般人不善觀察,對於自己觀察不到的「微細意識」就說成是「潛意識」。

打坐如果是「閉上眼睛」就沒有「眼識」的問題,我猜你說的應該是自己打坐時「意識昏亂」處於某種被稱為「發呆」中的狀態,其實那是一種缺乏專注與覺知的狀態,古語大概會被說成「缺乏正念與正知」。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09-08-04, 13:55

peacecila 寫: 那都表示「根、觸、塵」-->「識」的過程正在發生,
.........................
「緣根、觸、塵生識」的說法,已經解釋所有這方面的問題
「根、觸、塵」-->「識」及「緣根、觸、塵生識」與經說不同喔!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09-08-04, 14:26

Dogbert 寫:沒錯,只是不要誤會它又多生出一個東西叫觸,而是三事和合這件事稱它為觸。
那麼「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雜68)及「三事和合生苦觸,苦觸因緣生苦受」(雜460)要怎麼解釋呢?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7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9-08-04, 17:28

upasaka 寫:那麼「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雜68)及「三事和合生苦觸,苦觸因緣生苦受」(雜460)要怎麼解釋呢?
我的看法是這樣,雜阿含經68說「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雜阿含經460等於是把68經這句話做更詳細解釋。

苦觸可以說它是不可愛之觸,因為有不可愛的外境,因而導致苦受,其他類推。這只是解釋「種種界」時用來方便裡解的分類,真正讓人貪愛或是嗔恨的還是受(緣受生愛)。畢竟三事和合裡的識只是單純的識知、覺知,無所謂樂、苦、不苦不樂的問題。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34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9-08-04, 18:00

upasaka 寫: 「根、觸、塵」-->「識」及「緣根、觸、塵生識」與經說不同喔!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緣眼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如是。緣耳.鼻.舌.身.意。緣意及法生意識。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如是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雜阿含68經)

此處是個人先前記錯了,謝謝師兄指正,應如上經說才是正確。經說的意思應該是「緣眼根、色塵生眼識」這整個狀況都俱足了,才可以說是接「觸」生起了。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34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9-08-04, 18:32

此處要注意一下,經文對於「觸」的生起有特別的強調與解釋,以前常常看到其它非經文資料的解釋是說「眼根接觸色塵而生眼識」才一直都記成「緣根、觸、塵生識」,但經文強調的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生觸」,那這樣的強調有什麼差異呢?主要是因為條件上的成立就是必須先有「眼識」的生起,才會知道剛才有「眼觸」發生了,所以「眼識在前,眼觸在後」,這樣的定義比較符合實際狀況的描述。

可是,緣起法又有說:「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雜阿含二九三經)這裏的說法則常被「三世緣起」論者拿來當做解說的依據。雜阿含六八經一類的解釋則常是「剎那緣起」的依據。為什麼會有兩種不同的說法而產生兩派不同的論述,目前個人只能依現實經驗而取六八經的說法當做實際生活經驗的觀察依據,不強作解人。盼若對此兩者不同說法有深入研究又善於演說法義的善知識,施與法佈施,惠澤諸法友。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