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與空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leighanne
文章: 29
註冊時間: 2004-10-06, 08:00
來自: Taoyuan, Taiwan

如自性非空,是實有,如何緣起?

文章 leighanne » 2004-11-12, 09:36

seasky 寫: 緣起 -- 性空,僅是論師的見解,不是佛法的正見。
較精確的觀察是:
緣起性 -- 因緣生滅
緣起性 -- 無常
緣起性 -- 無我
(詳見後文分析)
如自性非空,是實有,談何緣起?
如自性不空,是實有,即是有我。


取自『阿含經與人間佛教』─宏印法師 講述

經云: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緣起即性空,性空即緣起;空性即真諦。阿含經云:緣起是俗諦,是五蘊、十二處的有為法,有為法必是生滅法、生滅法必是染污、有漏,但有為法的生滅可導入不生不滅的無為法,故有云:「色即是空」。

頭像
Upavana
文章: 307
註冊時間: 2004-09-21, 08:00

文章 Upavana » 2004-11-12, 16:25

Leighanne(小白) 寫:故有云:「色即是空」。
色絕不是空,所謂的空是不對這個色下定義,在沒有定義的情況下,色變得沒有意義,轉過來就不會對你有所影響,可是那個色在事實上依然是存在的,這是就實際來說。
如果將一個存在的事實,一個色的物質當作是沒有的,視為幻滅的不存在,那叫欺騙自己,騙自己說那是沒有的,就好比國王的新衣。
不給色定義,不讓五陰燃燒運作,才可能有止息;把色當作不存在,五陰依然在「當作」上燃燒,永遠無法止息。

頭像
leighanne
文章: 29
註冊時間: 2004-10-06, 08:00
來自: Taoyuan, Taiwan

五陰也包括「色」

文章 leighanne » 2004-11-13, 04:29

Upavana 寫:色絕不是空,所謂的空是不對這個色下定義,在沒有定義的情況下,色變得沒有意義,轉過來就不會對你有所影響,可是那個色在事實上依然是存在的,這是就實際來說。
如果將一個存在的事實,一個色的物質當作是沒有的,視為幻滅的不存在,那叫欺騙自己,騙自己說那是沒有的,就好比國王的新衣。
不給色定義,不讓五陰燃燒運作,才可能有止息;把色當作不存在,五陰依然在「當作」上燃燒,永遠無法止息。
不是「真空」的空,色空是指「自性空」(緣起生滅法,非我所能控制),因為緣「識」才有「名色」。

因為「識」,所以會使修行時看到、感覺到的一切都和真的一樣,在靜坐
時如果感覺心在旋轉,那是真的嗎?心真的會自己移位嗎?

『不讓五陰燃燒運作,才可能有止息』──五陰也包括「色」,色受想行
識。如果你認同「識」,認為「識」是實有、不空的,那麼你就會認
同「色」,認為「色」是實有、不空的,那麼你就會完全相信你所看到、
和聽到的一切.......當你靜坐時發現一塊不知從何而來的木板拼命地在鋸你
的腿,加上麻、痠、痛的感覺非常強烈:──請問,你如何還能不為所動
地繼續坐下去呢?

除非你一生不修行,否則你無法避免地會忍受、看到一些你無法了解的
「真實」,認為「色」是實有者對修行者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可能被嚇
瘋、或者著迷入魔,最常見的是因無法忍受疼痛而放棄,因為你不能看到
「識」的空性,不了解你見到、所感覺的「色」是「識」的延續,也是業
的延續。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Re: 五陰也包括「色」

文章 seasky » 2004-11-13, 10:40

leighanne 寫:不是「真空」的空,色空是指「自性空」(緣起生滅法,非我所能控制),因為緣「識」才有「名色」。
色空是指「自性空」,是種不精確的觀點,採用論師慣用的專有名詞,解說上勉強圓融過去,但容易將法義的實踐導入玄理論證的空談,偏離緣起正法,終究是不妥的!

「色空」,「自性空」,觀點不精確,較精確的觀察解說是:
「色因緣生滅」、「色因緣生滅無常」、「色因緣生滅無常苦」、「色因緣生滅無常苦無我」

或是更精簡的說:
「色緣起」、「色生滅」、「色無常」、「色苦」、「色無我」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Re: 如自性非空,是實有,如何緣起?

文章 seasky » 2004-11-13, 11:49

leighanne 寫:取自『阿含經與人間佛教』─宏印法師 講述

經云: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緣起即性空,性空即緣起;空性即真諦。阿含經云:緣起是俗諦,是五蘊、十二處的有為法,有為法必是生滅法、生滅法必是染污、有漏,但有為法的生滅可導入不生不滅的無為法,故有云:「色即是空」。
佛陀曾於「葛拉瑪經」開示:「不可因為傳說,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經典, 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合乎傳統,就信以真。不可因為合乎邏輯,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轟動一時流傳廣遠,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權威人士所說,就信以為真。縱使的老師如來所說,也不可馬上信以為真。沒有經過自己理智的詳細抉擇,推敲,即相信的,叫迷信。唯有經過自己理智思索,認為合理才相信的,叫做正信。」

宏印法師的說法是正見嗎?
我們現在可以運用「緣起、四諦、無我」三大核心法義,逐一檢視:

1.《經云: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
符合緣起法。正見!

2.《緣起即性空,性空即緣起;空性即真諦。》
緣起 -- 無我,阿含經中無 "緣起性空" 之說法。非正見!

3.《阿含經云:緣起是俗諦,》
阿含經無此說,俗諦是論師發明的。非正見!

4.《是五蘊、十二處的有為法,有為法必是生滅法、》
緣起法(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是宇宙人生一切萬有的真理,涵蓋有情的生命界及無生命的物質界。有為法(有情的貪瞋癡生滅無常)、無為法(有情的貪瞋癡完全止息的涅槃),一切法 (生滅法或不生不滅法) 都在緣起法當中。正見!

5.《生滅法必是染污、有漏,》
推論不周延,石頭沒生命,有生滅卻不會有漏(有煩惱)。非正見!

6.《但有為法的生滅可導入不生不滅的無為法,》
符合緣起。正見!

7.《故有云:「色即是空」。》
偏離精確的緣起觀點。嚴格說非正見!

總計:正見 3 處,非正見 4 處。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Re: 如自性非空,是實有,如何緣起?

文章 seasky » 2004-11-13, 12:15

leighanne 寫:如自性非空,是實有,談何緣起?
如自性不空,是實有,即是有我。
自性空不空,實有不實有 --- 已進入玄理論證的範疇,脫離緣起正法的實踐,無有是處。

緣起 -- 無我,何來 "自性"?更何況論及 "自性空不空"?

明白緣起 -- 無我的道理,並按照四聖諦的修行目的、次第、方法於日常生活中去實踐,即可去我執,離愛貪,滅盡苦,自覺涅槃。

頭像
Upavana
文章: 307
註冊時間: 2004-09-21, 08:00

文章 Upavana » 2004-11-13, 14:45

Leighanne(小白) 寫:不是「真空」的空,色空是指「自性空」(緣起生滅法,非我所能控制),因為緣「識」才有「名色」。

因為「識」,所以會使修行時看到、感覺到的一切都和真的一樣,在靜坐
時如果感覺心在旋轉,那是真的嗎?心真的會自己移位嗎?

『不讓五陰燃燒運作,才可能有止息』──五陰也包括「色」,色受想行
識。如果你認同「識」,認為「識」是實有、不空的,那麼你就會認
同「色」,認為「色」是實有、不空的,那麼你就會完全相信你所看到、
和聽到的一切.......當你靜坐時發現一塊不知從何而來的木板拼命地在鋸你
的腿,加上麻、痠、痛的感覺非常強烈:──請問,你如何還能不為所動
地繼續坐下去呢?

除非你一生不修行,否則你無法避免地會忍受、看到一些你無法了解的
「真實」,認為「色」是實有者對修行者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可能被嚇
瘋、或者著迷入魔,最常見的是因無法忍受疼痛而放棄,因為你不能看到
「識」的空性,不了解你見到、所感覺的「色」是「識」的延續,也是業
的延續。

如果將色空牽到「自性」上,那是更糟糕的觀念,事實上「自性」是硬加出來的「身見」。緣識有名色的色,是物質上的色,五陰的色也是物質的色,其實色指的就是物質,更仔細的說,是感受得到的物質,在這上面勉強冠上一個自性,不但意義籠統不清,身見更是逃不掉的影子。色即是空的空是無法牽連到真正第一義空的空上。

靜坐時感覺心在旋轉,雖然不是真的心在旋轉,但卻真的是你五陰的感受,就算確定是產生自識,也還是在五陰之中。

五陰是一個流程,識是聚集而成的,同時也是存在的事實,色也是一樣,佛陀的止息,講的是實際的事實,不是一種玄談上的形上學。

所謂的修行,並不是指禪修或者靜坐,所謂的禪定或者禪那或瑜珈,在止息生滅的學習上,都僅僅是一個工具而已,在練習禪定的能力中,不管遇到任何情形,都只是完成禪定這項工具的過程,在這項工具有所成果之後,才可以正式的拿來觀察,結合在法義當中使用,也才能夠確實的洞察到真實的情形。
目前有許多所謂的修行,都將禪定當做了所謂解脫的主軸,將法義中的一些情形,當作是禪定的過程,這是基本上的錯誤,所謂的走火入魔或者是禪病,也幾乎都是由此而起。
一般的靜坐、禪那和瑜珈,都是安全的、撫平情緒的、健康取向的,屬於一種能力的開發,在正確的學習與建議之下,只會對身體更有幫助,像腿的酸麻痛,或者看到一些禪像,一般都會採取漸進式的,以及呼吸的調節上,來正確健康的解決這些問題,達到這項能力的開發。
許多現在的禪修者,卻是用錯誤的方法來開發這項能力,原因就是他們誤將佛陀的法義帶到禪定的開發中,且誤以為安全的瑜珈是較低階的修行,卻沒有發現是混合了兩件不同的東西在一起,如此發生問題雖然不能說是理所當然的,可卻也應該是預料中的狀況吧。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seasky » 2004-11-13, 15:18

Upavana 寫:如果將色空牽到「自性」上,那是更糟糕的觀念,事實上「自性」是硬加出來的「身見」。緣識有名色的色,是物質上的色,五陰的色也是物質的色,其實色指的就是物質,更仔細的說,是感受得到的物質,在這上面勉強冠上一個自性,不但意義籠統不清,身見更是逃不掉的影子。色即是空的空是無法牽連到真正第一義空的空上。
聽聞第一義空:
若是見到空,則還未見法。
若是見到無我,則是真正見法。(觀察到 "無我" 這個目標時,才能精準地針對我見我慢我執去調伏,不然仍是停留在空的身見裡。)
世尊講的「第一義空」,正是講「無我」,不是在講空喔 ... ^___^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seasky » 2004-11-13, 15:59

當我們運用世尊講的根本法義「緣起、四諦、無我」去檢驗三藏十二部時,講 "空理" 的大乘般若系列經典(包括 "心經")將全數陣亡!

不過,還有一個補救措施:說法者以「緣起、四諦、無我」法義加以正確詮釋般若經典,像 "心經" 這樣的經典尚可起死回生。

頭像
qwer
文章: 173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文章 qwer » 2004-11-13, 16:33

增一阿含
卷30 (一○)
佛告尼健子。我之所說。色者無常。無常即是苦。苦者即是無我。無我者即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痛.想.行.識及五盛陰皆悉無常。無常即是苦。苦者無我。無我者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我之教誡其義如是
-----------------------------------------
卷27(一○)
是時。尊者阿難乞食已。還詣祇樹給孤獨園。往至僧迦摩所。在一面坐。語僧迦摩曰。已知如真法乎

僧迦摩報曰。我已覺知如真法也

阿難報曰。云何覺知如真法乎

僧迦摩報曰。色者無常。此無常義即是苦。苦者即無我。無我者即是空也。痛.想.行.識皆悉無常。此無常義即是苦。苦即無我。無我者即是空也。

(卷24) [6]
沙彌白佛言。色者無常。無常者即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即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亦復無我。如是智者所覺知。痛.想.行.識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無我。無我者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此智者所覺知。此盛陰無常.苦.空.無我.非有。多諸苦惱。不可療治。恒臭處。不可久保。悉觀無有我。今日觀察此法。便為見如來已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沙彌。即聽汝為大沙門

爾時。彼沙彌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