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阿迦曼尊者所 開示的「解脫心」的問題?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mirror3345
文章: 33
註冊時間: 2008-12-19, 08:00

關於阿迦曼尊者所 開示的「解脫心」的問題?

文章 mirror3345 » 2008-12-19, 19:58

阿迦曼 開示的「解脫心」里講到: 「緣無明住地而生行,‥‥取‥‥有‥‥生。」 我們每個人生為人類都有他的生處,也就是我們都有父母做為我們的生處。那麼為什麼佛陀解說因緣法只從無明開始?無明從何而來,他並沒有說,無明就像我們一樣,一定有它的父母,我們從上面知道「住地」是它的父母,「住地」是指最初的心意。當最初的心意浸染了愚癡,就有持續的因素:無明的因緣。一旦有了「無明」,它就成了「行」—心理形成的因緣,伴隨著對它們的執著,這就長養了「有」和「生」的狀態。也就是這些事情將必繼續生起並持續地相互增長,它們被稱為緣起,因為它們互相支持強化。

另外,「解脫心」也講到: 那些志在熄滅三界的人們,應該在他們的心裡如是熄滅它們,惟有如此,他們才能從心裡銷毀臆測的活動,只剩下涅槃,這是最初的心,最初的法,它認識「不死」。

問題是這里,他所指的最初的心意是指什麼?你們認為是否是五蘊之一,還是五蘊之外的東西,像大乘所講的第八識,或者是如來藏的意思??而且他所說的涅槃,就是指最初的心,即是好像說明般涅槃後所有滅盡了最後都保留一樣東西,就是最初的心,好像是常住不變的那樣;不過我在巴利經理解,所謂的心只不過是五蘊所組成而已,只要舍離它們,脫離對他們的慾望,就斷除了新的緣起,導致最終的滅盡,「涅槃」,好像沒說到會保留最初的心,因此我對阿迦曼的開示極其懷疑他的証果是否真實的,
我亦非常想了解「解脫心」是否阿迦曼本人親身說的開示,還是譯者對於阿迦曼所開示過的「解脫心」譯時加插了自已的意見,還是是否譯錯了??

頭像
rostov
文章: 349
註冊時間: 2005-01-10, 08:00

文章 rostov » 2008-12-19, 21:34

這種說法佛陀破斥。簡單的說,不合乎因緣法。那個本心無因生嗎?

離五蘊外,更無其他。如果有人說有,那他必定講不清楚不知所云,增加愚癡。

當初因為修行人對修行方式次第錯解,以為直接觀察"無常"可修正解脫,又因"發智論"影響,將生命之始以"識"為開端,將"識"由因緣生的事實中獨立出來,搞成"識"好像可以獨立存在的外道思想。經過時空演變,"本心""初心""第八識"一個一個冒出來,結果沒人講的清楚,弄得彼此對立,爭端不斷。
六根追六境,生死由此轉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Re: 關於阿迦曼尊者所 開示的「解脫心」的問題?

文章 freshman » 2008-12-20, 05:50

mirror3345 寫:阿迦曼 開示的「解脫心」里講到: 「緣無明住地而生行,‥‥取‥‥有‥‥生。」 我們每個人生為人類都有他的生處,也就是我們都有父母做為我們的生處。那麼為什麼佛陀解說因緣法只從無明開始?無明從何而來,他並沒有說,無明就像我們一樣,一定有它的父母,我們從上面知道「住地」是它的父母,「住地」是指最初的心意。當最初的心意浸染了愚癡,就有持續的因素:無明的因緣。一旦有了「無明」,它就成了「行」—心理形成的因緣,伴隨著對它們的執著,這就長養了「有」和「生」的狀態。也就是這些事情將必繼續生起並持續地相互增長,它們被稱為緣起,因為它們互相支持強化。

另外,「解脫心」也講到: 那些志在熄滅三界的人們,應該在他們的心裡如是熄滅它們,惟有如此,他們才能從心裡銷毀臆測的活動,只剩下涅槃,這是最初的心,最初的法,它認識「不死」。

問題是這里,他所指的最初的心意是指什麼?你們認為是否是五蘊之一,還是五蘊之外的東西,像大乘所講的第八識,或者是如來藏的意思??而且他所說的涅槃,就是指最初的心,即是好像說明般涅槃後所有滅盡了最後都保留一樣東西,就是最初的心,好像是常住不變的那樣;不過我在巴利經理解,所謂的心只不過是五蘊所組成而已,只要舍離它們,脫離對他們的慾望,就斷除了新的緣起,導致最終的滅盡,「涅槃」,好像沒說到會保留最初的心,因此我對阿迦曼的開示極其懷疑他的証果是否真實的,
我亦非常想了解「解脫心」是否阿迦曼本人親身說的開示,還是譯者對於阿迦曼所開示過的「解脫心」譯時加插了自已的意見,還是是否譯錯了??
按照妳所引用的文字來看,阿迦曼那樣說法是不對的。佛經當中的“緣起”不是象他那樣理解的。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壹點看法,不能代表“我們”怎樣認為。大家都在學習,也沒有形成壹致的定見。

阿迦曼的情況比較復雜,有可能是他弟子轉述的問題,我就不嘮刀了。從妳的發言來看,妳對於盤涅磐的理解也不壹定就對。

般涅槃後還保留壹洋東西固然不對;所有都滅盡了,什麽都沒有剩下也不是對於般涅槃的正解。經中好像也沒有說:所謂的心只不過是五蘊所組成而已等等。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8-12-20, 06:34

我想,有兩個可能:
1、尊者阿迦曼的知見有問題。
2、翻譯和轉述上的問題。 :lol: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12-20, 08:18

阿迦曼的這本書,我沒有讀過。但是,他的派系中出了Thanissaro Bhikkhu這壹位傑出人才,這本身就能說明很多東西。這也是我說他的問題較復雜的壹個重要原因。

頭像
mirror3345
文章: 33
註冊時間: 2008-12-19, 08:00

看看

文章 mirror3345 » 2008-12-20, 09:13

公元1929年左右
尊者阿迦曼在清邁為大眾演說「漸進的修行系列」
英譯:佚名
中譯:曾銀湖(台灣)名為「解脫心」
http://www.infs.tw/02_books/b_mindfulness/b04.htm是這個網站,大家可以看看,


我自已都認為根本不存在最初的心意,「解脫心」里講到竟然無明都有父母的,例如: 「緣無明住地而生行,‥‥取‥‥有‥‥生。」 我們每個人生為人類都有他的生處,也就是我們都有父母做為我們的生處。那麼為什麼佛陀解說因緣法只從無明開始?無明從何而來,他並沒有說,無明就像我們一樣,一定有它的父母,我們從上面知道「住地」是它的父母,「住地」是指最初的心意。當最初的心意浸染了愚癡,就有持續的因素:無明的因緣。一旦有了「無明」,它就成了「行」—心理形成的因緣,伴隨著對它們的執著,這就長養了「有」和「生」的狀態。也就是這些事情將必繼續生起並持續地相互增長,它們被稱為緣起,因為它們互相支持強化。

另外其中也引出巴利經增支部的說法,「比丘,這心意本來是光明而清淨的,但是因為經過墮落,而煩惱遮蔽,它才不見光輝。」
留意「這心意」的說法,不知道是否就是尊者阿迦曼所講到的最初的心意,或者所謂的涅槃?

頭像
rostov
文章: 349
註冊時間: 2005-01-10, 08:00

文章 rostov » 2008-12-20, 13:39

十二因緣,末學的認知,是從六入處而起。
眼緣色(根緣境)時,因無明,而生有我的概念,由此概念引發識,眼色眼識三事和合生眼觸,觸引發受想行,識進而攀緣色受想行(名色)而住,又因對苦無知而生貪愛,緣此貪愛加深執著以及對"我我所"概念的強化,進而引發下一生,從而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聚。
六根追六境,生死由此轉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頭像
hpur
文章: 94
註冊時間: 2006-12-10, 08:00

文章 hpur » 2008-12-20, 22:42

個人以為:住地和南傳阿含經中住家,住處很像。
個人猜的: 父母不是指父母字義而是指如眼色生眼識等因緣義。

頭像
mirror3345
文章: 33
註冊時間: 2008-12-19, 08:00

回復解悟的問題!

文章 mirror3345 » 2008-12-20, 23:14

那你認為心是獨立於五蘊而存在的嗎?即離五蘊有個「心」存在?其實我認為心可以解作識,而識是始終都不離五蘊,都是無常的,涅槃就是指遠離對五蘊的貪愛而結束對五蘊廷續,造成新的緣起的無法生起,導致完全寂滅,不會再有後有,因此不明白你「解悟」你所理解的「心」是怎麼一回事?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Re: 回復解悟的問題!

文章 freshman » 2008-12-21, 02:05

mirror3345 寫:那你認為心是獨立於五蘊而存在的嗎?即離五蘊有個「心」存在?其實我認為心可以解作識,而識是始終都不離五蘊,都是無常的,涅槃就是指遠離對五蘊的貪愛而結束對五蘊廷續,造成新的緣起的無法生起,導致完全寂滅,不會再有後有,因此不明白你「解悟」你所理解的「心」是怎麼一回事?
妳這個問題沒有問到點上。“心”是什麽?論書上已經有各種答案可以參考。但是,我想妳真正想問的是:涅盤時是什麽樣的?

老實說,這個問題如果我能夠回答而妳又能夠理解的話,那麽我們就都是初果了。

佛是這樣回答的:如來不在五蘊之中,也不在五蘊之外。

真正實用的回答是這樣的:親近善士、聽聞佛法、內正思維、法次法向。這樣子去做,有壹天,妳自己會明白答案。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