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徹見無常,又如何真的由徹見無常降低對五蘊的執取?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08-12-04, 19:39

在雜阿含41經有解釋色受想行識的[集.滅.味.患.離](萊特賀爾師兄曾在雜阿含專區有開題,但是還沒講到味.患.離,希望他能繼續講..)

頭像
emilyku
文章: 90
註冊時間: 2008-08-04, 08:00

文章 emilyku » 2008-12-04, 19:51

rostov 寫:善哉,法友感謝您。

組合之元素,在組合的當下即為壞滅,皆為壞滅。
故為滅法。
眼見色,當下的眼色皆已壞滅,因緣合和新眼色亦因相互影響而立即壞滅。整個五蘊交互作用的一切,都是在壞滅。
整個世界的實際現象,就是壞滅。

理解此,朝向滅盡前進。

再次感謝法友。
如您所說,佛陀並不強調觀察器世間的無常,我們若能觀察到五蘊因緣生的無常、壞滅才是重點,才是我們能知苦、滅苦的契機。

耳聞聲,我們聽到的是已經發生的單音(完成式)而又被我們覺知到(亦是緊接著完成),那都在前一、二剎那間完成與滅去,當有不同的單音持續發生,串成聲音,也會讓我們誤以為有聲音暫時停住,如果又對聽到的聲音產生受、想、思,就更讓我們不願注意與關心其實那些聲音、聽到與覺知其實皆已滅去;這些都可在禪修期間被我們親身觀察到。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想到以前受到的痛苦,我們也會誤以為它依然存在,其實只是代表又被我們回憶起來,以前受的苦,現在是絕對無法去滅除的,因為那都已經發生完成了(滅去),想通這一點能讓人放下很多曾發生的事情,會有滅熾燃的感覺生起。

頭像
kkqqwa56
文章: 2
註冊時間: 2008-12-19, 08:00

文章 kkqqwa56 » 2008-12-19, 20:47

连你都是无常的!你体悟什么呢!你的五蕴无常,你也是别人眼里的五蕴.本来就是流动的!怎么灭??????说无常 是让你体证无我.不要站在<我>的立场去看无常!你和无常不是对立的!你们是一体的!流动的 衡常的!无所住而生其心!

頭像
kkqqwa56
文章: 2
註冊時間: 2008-12-19, 08:00

文章 kkqqwa56 » 2008-12-19, 21:00

佛法的核心是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行 包括 心行 身行 意行。这个法 是世界万物。涅盘是指心的解脱。世间是指有为的世界观,出世间是指无为的世界观。每个人的世间都不一样,解脱者的世间观是一样,但是,不是指有个实在的一样的世间。我们自己也是这个世间别人眼里的一个色,我们自己也是生灭变化的,不是真实存在的。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互换,我们自己这个色身无时无刻不在和这个法界互换,举个例子:我们这个法界是由一棵树 树上有叶子 1斤土 土里的某些营养成分组成,法界这个图叫甲,树叫A叶子叫B,土叫C,营养叫D。甲是由ABCD组成。ABCD在甲里互换没有永恒存在的ABCD只有A1………………An B1…………………Bn C1……………Cn
D1………………Dn。在甲里有永恒不变的A B C D吗?确定的说是有A B C D吗?永恒不变的不就是法界甲吗!!!道理是一样的在法界里也没有我们自己!!!名称只是为了区别而安立的,其实没有区别,其实谁也没在苦海里,造成苦海的原因就在于你自己,是你自己构筑的苦海。

頭像
rostov
文章: 349
註冊時間: 2005-01-10, 08:00

文章 rostov » 2008-12-19, 21:25

標準分別說部的分析法。

這一切很真實喔。如果都獨立切開了,這才是想像!
因為分割開的東西,和實際的交互作用下的運作是不同的!

比如說,胃。當胃在活體中,其實是不可和活體分割的,因為活體的每一部份都和胃正在交互影響中。若將胃分割出來,那因緣已經改變,所觀察的胃就不是實際正在運作的胃了。
如此分別析之的結果,會將自己帶入幻想中不自知!
六根追六境,生死由此轉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08-12-22, 07:25

leeyc2 寫: Whatever is subject to origination is all subject to cessation.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 ... .than.html

這是阿若憍陳如聽佛講解[四聖諦]而見法之後所說的,]..
請問這句話和[苦滅聖諦]有怎樣的關係?而走入八正道[苦滅道跡聖諦]的關鍵在哪? 謝謝!

頭像
rostov
文章: 349
註冊時間: 2005-01-10, 08:00

文章 rostov » 2008-12-23, 10:28

leeyc2 寫:
leeyc2 寫: Whatever is subject to origination is all subject to cessation.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 ... .than.html

這是阿若憍陳如聽佛講解[四聖諦]而見法之後所說的,]..
請問這句話和[苦滅聖諦]有怎樣的關係?而走入八正道[苦滅道跡聖諦]的關鍵在哪? 謝謝!
法友,所有生起之物終全止息。
您問道:請問這句話和[苦滅聖諦]有怎樣的關係?而走入八正道[苦滅道跡聖諦]的關鍵在哪?

您可能要先了解十二因緣法會更清楚。

五根緣五境生五識,三者聚足稱觸,引發受、想、行(名、法),意根(色)緣受、想、行(名、法)生意識,意、法、意識,三者聚足稱觸,又引發接續的受、想、行,如此根境(色)識(識)相觸生受想行(受想行),為五蘊因緣生。

因緣所生之物,在生起時,就開始破壞生起該物的因緣。舉例,吐盡氣為造成吸氣的因,造成吸氣時,吸氣本身就逐漸破壞造成吸氣的因。吸飽氣後為吐氣的因,而吐氣時,吐氣本身就逐漸破壞造成吐氣的因。

理解此,則知五蘊不可能恆常,因為現象出現的本身,就在破壞造成此現象的因。所以全部都是破壞的過程,佛陀因而稱敗壞法,不可得,是苦非樂。想得到終究失望,因為得到本身,就已經開始破壞造成得到的因。五蘊一直依因緣變化,敗壞苦,所以此終無不變之我可得可控制。

如果上述不了解就稱”無明”,無明就會以為有樂可得,有我可得,誤以為五蘊六根為我或我的(行)。由此,根境相遇(觸)生識,以及根境識所生之受(受),而開始貪著(愛)識和受,因而不斷加強自我意識(取、行),識和受要產生,必須一直使六根追逐六境(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緣四取陰 識住),這個過程就是稱作”有”,有”有”這個現象就是”生”的意思,有生,就有一堆生命中所苦惱的事情(失業、吵架、生病感冒、無聊、人際關係、失去所愛物和死亡)。

若由因緣法了解”所有生起之物終全止息敗壞”,進而知五蘊非常、非樂、非我,則不再驅使六根追逐六境,六根不追逐六境則無六識,無根境識相觸則無受想行,無受想行則無東西可供執著為我,因此識不緣名色,名色不緣識,識則不住,則無”有”的循環過程,無”有”的循環過程則無”生”的現象(未來六入不生),無”生”的現象所有一切苦消滅,稱[苦滅聖諦]。

這跟八正道的關係為,由觀因緣法正知五蘊非常、非樂、非我,無明滅得出世間正見(正見)。生活中遭遇種種事件時,由出世間正見引發正思維(正思維),想想該如何說話(正語),處理事件,抉擇行為(正業),能趨向苦的滅盡,因而生活待人處世生活工作求取活命(正命)都是以趨向苦的滅盡為準則,繼續以此正見正思維努力,努力練習(正精進)四念處(正念)和七覺支(正定)加深對五蘊和苦、苦因的洞見,通達苦的滅盡。

法友,一起加油。
六根追六境,生死由此轉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10-02-06, 17:31

potato 寫: 參見《雜阿含》206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勤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是如實知、顯現。於何如實知、顯現?於眼如實知、顯現。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如實知、顯現。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此諸法無常、有為。亦如是如實知、顯現。”
法友說的好,我再貼一下經文:

A.雜阿含207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毘舍離耆婆拘摩羅藥師菴羅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無量三摩提,精勤繫念。所以者何?修無量三摩提,精勤繫念已則如實顯現。於何如實顯現?於眼如實顯現,如是廣說,乃至此諸法無常,有為,此如實顯現」。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雜阿含65經和雜阿含206經很類似:
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
。所以者何?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云何如實觀察?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此是)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

B1.菩提尊者SN35:99(節錄)

Bhikkhus,develop concentratation.A bhikkhu who is concentrated understands things as they really are........He understands as it really is:'The eye is impermanent...Forms are impermanent

B2 譚尼沙羅尊者SN35:99(節錄)

Develop concentration, monks. A concentrated monk discerns things as they actually are present. And what does he discern as it actually is present?
"He discerns, as it actually is present, that 'The eye is inconstant'... 'Forms are inconstant'.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canon/sa ... 5-099.html

C.巴利文(懂巴利文的法友可以說明一下嗎?謝謝):

Samādhiṃ, bhikkhave, bhāvetha. Samā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ābhūtaṃ pajānāti

從經文可以知道:
1.佛陀鼓勵修定.

2 得定的比丘,能夠如實觀察.如實知?色.聲等等[無常]

註>>依照雜阿含429經SN56:1諦相應第一經,比丘得定後,能如實知?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雜阿含429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無量三摩提,專心正念。所以者何?修無量三摩提,專心正念已,如是如實顯現。云何如實顯現?謂此苦聖諦如實顯現,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顯現」。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頭像
fatsiba
文章: 57
註冊時間: 2010-04-03, 08:00

Re: 要如何徹見無常,又如何真的由徹見無常降低對五蘊的質取?

文章 fatsiba » 2010-04-28, 21:11

rostov 寫:自省發現,對無常 只是知識上不斷再理解,禪修時,也會被知識上理解的無常所影響。 但發現,這些對離欲減除五蘊沒有實際作用。所以開此問。

因為不能真正洞見佛陀所體會的"無常",所以不能真正體證"苦",由於對苦沒有決定性的體認,根本難以離欲。
  云何「離欲」?

  例如貪吃者,知若吃食桌上食物並不會有益健康,而心中卻一直想吃,最後決定不再吃,這就是離欲!

  如此正見,須於四威儀中恒常生起,就能時常離欲。這個功夫用到某一個程度,就能養成淨習。於是,之後就很生能生起貪欲。這就如同癮君子,並不是生下就有此癮,乃經後天時常抽煙而養成此惡習。同樣的,時常離欲,日久功夫也能養成離欲的淨習!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令心柔軟善法義,令口安祥善法言,令身篤實善法行。部落格:http://fatsiba.blogspot.com

頭像
yusheng
文章: 92
註冊時間: 2013-11-11, 08:00

文章 yusheng » 2013-11-28, 23:27

?妗岆竭疑腔恀枙
拸都祥岆拻堄腔垀彖价饒汜鏢
拸都岆靡伎腔笝蔚秏汃
夤 岆?砑 岆?佷講恀枙珨靡伎岆瘁箝衄?
奧冪埽眳佷砑 扂蠅茼砑善靡伎笝蔚秏汃
眕森拸都佷講 秏賤拸隴祫俇?洠鏢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