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原始佛教的種種疑惑?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husam
文章: 191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聯繫:

文章 husam » 2008-05-15, 07:49

rostov 寫:lioust88 寫到:原始佛教無須提及靈魂的有或無的問題,因為與修行無關,尤其是死後,無法印證的玄妙之說,與修行無關,更無法親證.
真是抱歉,沒有靈魂是我提出來的,和修行無關
徒增大家的爭論,真是慚愧了.
當然跟修行有關了,無輪迴主體的概念有助於解除前世的各種過往。佛陀如此說,至少對我個人而言,不會執著前世的我是誰,今生即認為自己就是誰,前世做了什麼事,今生的我就該這麼做。

舉個例子,若有人能看見前世今生,若是個男生,結果看見某個朋友(男的)是前世的情人,自己前世是女的。如果沒有輪迴主體,就能減少不舒服,或防止認為今生還是應該談一場斷臂山.......

無輪迴主體不代表斷滅見,如果有輪迴主體,就是邪見,如果認為斷滅,也是邪見。

很多事情本來就不能說是完全偏向那邊。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05-15, 08:10

smith 寫:請說,如果你知道!
說得好聽些,我會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得不好聽呢?就是:讀經不容易,不是每個人都讀得懂的。尤其是在經文有錯漏的地方就更是如此了。在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參考古德的論或者幹脆就靠我輩自己的體會來盡量合理地解讀了。

在我看來,《中阿含/嗏帝經》就是一部略有錯謬的經。理由有:

1)從整篇經文的宗旨來看,它是要反對嗏帝比丘的邪見:「我知世尊說如是法:今此識,往生不更異。」 。

2)從整篇經文的絕大部分篇幅來看,它是通過對於十二緣起的詳細解釋來突出解釋:今識,並不獨立:橫向看,在眼----是眼識;在耳----是耳識;等等;豎向看,它是在十二緣起中的第三項(無明--行--識)。

立足於以上兩點,你再參考馬哈西尊者的《內觀基礎》和佛使比丘的《生活中的緣起》兩本書來看,十二緣起,講的就是當下的霎那霎那的緣起,而不是人在輪回過程中的三世的緣起。關於這點,論壇早有豐富的討論,你可以搜索一下,不再浪費時間了。

總之一句話,“今此識”三個字講的就是當下的霎那霎那生滅的識,不要牽涉到死後,投胎等等。不思過去,不思未來,立足當下。

所以說,在我看來,《中阿含/嗏帝經》的最後一句就是:「汝等頗如是說:我等恭敬沙門、敬重沙門,沙門瞿曇是我尊師耶?」「不也!世尊。」

後面的:
「復次,三事合會,入於母胎:父母聚集一處、母滿精堪耐、香(生)陰已至。此三事合會,入於母胎,母胎或持(時)九月、十月更(便)生。」「彼於後時,諸根轉大,根轉成就。」「彼眼見色,樂著好色,憎惡惡色,」「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樂著好法,憎惡惡法,不立身念,少心,心解脫、慧解脫不知如真,所生惡不善法不滅盡無餘,不敗壞無餘。彼如是隨憎、不憎所受覺(受),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彼樂彼覺,求、著、受彼覺已,若樂覺者是為受(取)彼,緣受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愁慼、啼哭、憂苦、懊惱,如是,此淳大苦陰生。比丘!非為具足愛所繫相續,如嗏帝比丘雞和哆子耶?」
  「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號佛、眾祐,彼眼見色,於好色而不樂著,於惡色而不憎惡,」「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不著好法,不惡惡法,立身念,無量心,心解脫、慧解脫知如真,所生惡不善法滅盡無餘,敗壞無餘。彼如是滅憎、不憎所受覺(受),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彼不樂彼覺,不求、不著、不受(取)彼覺(受)已,若樂覺者彼便滅,樂滅則受(取)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愁慼、啼哭、憂苦、懊惱可得滅,如是,此淳大苦陰滅。比丘!非為具足愛盡解脫耶?」
  比丘答曰:「如是!世尊,具足愛盡解脫也。」
  是故,此經稱「愛盡解脫」。

這就是在傳誦的過程中被(有身見者)過度地解釋了,也可以說是狗尾續貂。在談十二緣起的三世緣起了。

望你仔細讀我提供的資料,不要急於反駁,時間關系,我不再回你的貼了。

頭像
rostov
文章: 349
註冊時間: 2005-01-10, 08:00

文章 rostov » 2008-05-15, 08:40

有十八界: 內六身: 眼耳鼻舌身意
外六身: 色聲香味觸法
內外六身相緣生六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這些識由六根緣六塵所生,既有所緣即為無常.
其中意識不受時空限制,隨時攀緣心所有法.

的確,死亡之時眼耳鼻舌身對色生香味觸的所緣會受時空限制而暫滅.但心意識因意識食和識食未斷,會繼續依心所有法的習氣(欲愛色愛無色愛),而產生新生命的推動力(欲有色有無色有),進而結合有緣的下一個可能的生命合合體.

反道要請教,這大大所認為的主體,是常還是無常?能獨立存在嗎?

無明幻想之際,將許多過去所認為是"自己"的生命體的經歷給串在一起,所謂無盡的過去生,就是一堆無名幻想的囤積.
六根追六境,生死由此轉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頭像
smith
文章: 31
註冊時間: 2007-12-29, 08:00

文章 smith » 2008-05-15, 10:14

freshman 寫:
smith 寫:請說,如果你知道!
說得好聽些,我會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得不好聽呢?就是:讀經不容易,不是每個人都讀得懂的。尤其是在經文有錯漏的地方就更是如此了。在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參考古德的論或者幹脆就靠我輩自己的體會來盡量合理地解讀了。

在我看來,《中阿含/嗏帝經》就是一部略有錯謬的經。理由有:

1)從整篇經文的宗旨來看,它是要反對嗏帝比丘的邪見:「我知世尊說如是法:今此識,往生不更異。」 。

2)從整篇經文的絕大部分篇幅來看,它是通過對於十二緣起的詳細解釋來突出解釋:今識,並不獨立:橫向看,在眼----是眼識;在耳----是耳識;等等;豎向看,它是在十二緣起中的第三項(無明--行--識)。

立足於以上兩點,你再參考馬哈西尊者的《內觀基礎》和佛使比丘的《生活中的緣起》兩本書來看,十二緣起,講的就是當下的霎那霎那的緣起,而不是人在輪回過程中的三世的緣起。關於這點,論壇早有豐富的討論,你可以搜索一下,不再浪費時間了。

總之一句話,“今此識”三個字講的就是當下的霎那霎那生滅的識,不要牽涉到死後,投胎等等。不思過去,不思未來,立足當下。

所以說,在我看來,《中阿含/嗏帝經》的最後一句就是:「汝等頗如是說:我等恭敬沙門、敬重沙門,沙門瞿曇是我尊師耶?」「不也!世尊。」

後面的:
「復次,三事合會,入於母胎:父母聚集一處、母滿精堪耐、香(生)陰已至。此三事合會,入於母胎,母胎或持(時)九月、十月更(便)生。」「彼於後時,諸根轉大,根轉成就。」「彼眼見色,樂著好色,憎惡惡色,」「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樂著好法,憎惡惡法,不立身念,少心,心解脫、慧解脫不知如真,所生惡不善法不滅盡無餘,不敗壞無餘。彼如是隨憎、不憎所受覺(受),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彼樂彼覺,求、著、受彼覺已,若樂覺者是為受(取)彼,緣受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愁慼、啼哭、憂苦、懊惱,如是,此淳大苦陰生。比丘!非為具足愛所繫相續,如嗏帝比丘雞和哆子耶?」
  「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號佛、眾祐,彼眼見色,於好色而不樂著,於惡色而不憎惡,」「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不著好法,不惡惡法,立身念,無量心,心解脫、慧解脫知如真,所生惡不善法滅盡無餘,敗壞無餘。彼如是滅憎、不憎所受覺(受),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彼不樂彼覺,不求、不著、不受(取)彼覺(受)已,若樂覺者彼便滅,樂滅則受(取)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愁慼、啼哭、憂苦、懊惱可得滅,如是,此淳大苦陰滅。比丘!非為具足愛盡解脫耶?」
  比丘答曰:「如是!世尊,具足愛盡解脫也。」
  是故,此經稱「愛盡解脫」。

這就是在傳誦的過程中被(有身見者)過度地解釋了,也可以說是狗尾續貂。在談十二緣起的三世緣起了。

望你仔細讀我提供的資料,不要急於反駁,時間關系,我不再回你的貼了。
如果《中阿含/嗏帝經》是一部略有錯謬的經,請教以下的經是否有錯謬?

《增一阿含經》卷十二【三寶品】:「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因緣 識來受胎,云何為三,於是,母有欲意,父母共集一處與共止宿,然 若無外識應來報,便不成胎,」

《中阿含經》卷二十四【中阿含因品】:「阿難,若識不入母胎 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無也。阿難,若識入胎即出者,名色會 精耶?答曰:不會。」

《雜阿含經》卷二十五:「世尊告四大天王:即此巴連弗邑國中, 當有大商主,名曰須陀那,中陰眾生來入母胎。」

《長阿含經》卷十二【自歡喜經】:「識入胎,入胎者,一謂亂 入胎.亂住.亂出。二者不亂入.亂住.亂出。三者不亂入.不亂住 而亂出。四者不亂入.不亂住.不亂出。彼不亂入.不亂住.不亂出 者,入胎之上,此法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 門無能與如來等者。」

未學亦非食古不化之人,只要兄能提出經文或令人信服的修証經驗。

頭像
smith
文章: 31
註冊時間: 2007-12-29, 08:00

文章 smith » 2008-05-15, 10:27

rostov 寫:有十八界: 內六身: 眼耳鼻舌身意
外六身: 色聲香味觸法
內外六身相緣生六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這些識由六根緣六塵所生,既有所緣即為無常.
其中意識不受時空限制,隨時攀緣心所有法.

的確,死亡之時眼耳鼻舌身對色生香味觸的所緣會受時空限制而暫滅.但心意識因意識食和識食未斷,會繼續依心所有法的習氣(欲愛色愛無色愛),而產生新生命的推動力(欲有色有無色有),進而結合有緣的下一個可能的生命合合體.

反道要請教,這大大所認為的主體,是常還是無常?能獨立存在嗎?

無明幻想之際,將許多過去所認為是"自己"的生命體的經歷給串在一起,所謂無盡的過去生,就是一堆無名幻想的囤積.
請看末學回應希拉兄的帖

發表於: 星期三 五月 14, 2008 4:09 am

多謝希拉兄的指教。
這問題問得有點詞不達意。
不錯,人在輪迴中一切事物都在緣起法下起作用
確實沒有「主體」的存在!


問題出於"此世終了,如何從此世轉生到下一世"
此世終了,五蘊皆滅,有如燈滅。請問如何轉世?

兄所闡述的臨終境界並不符合經文。
如有根據請貼上經文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8-05-15, 10:38

hichin 寫:大德們:
本版人氣降低了,得提一些震撼性的問題,其實有無"輪迴主體",也是會影響要不要修行的問題,如果"無輪迴主體",那就是沒下一世了,即使有下一世,那也不是我,管他的,死道友又不是死貧道
我也沒資產可以累積到下一世了,我這輩子欠的債也不用還了
所以不用管他了,壞事可以做啦,解放了,殺人吧...只要逃過這一世就好了
反正一世就沒了,盡情享受吧,多爽,能騙盡量騙吧
能貪盡量貪吧
自殺也沒關係了,燒了就"形神具滅"了
那誰要修行了,何苦做賤自己,
誰要做好人了,
我實在不相信佛會做此言論
那祂造的業可大了,
阿彌陀佛
不敢想像
第一、你什麼時候看到佛陀說只有此世,沒有他世,沒有善惡果報?

第二、你什麼時候看到佛陀說有個主體在生生世世輪迴轉世?

第三、你不是說弊宿經有提到有靈魂轉世的說法嗎?貼出來讓大家瞧瞧吧,有就拿出來,沒有就說沒有,實話實說應該不會很難吧?繼續等你喔。

頭像
rostov
文章: 349
註冊時間: 2005-01-10, 08:00

文章 rostov » 2008-05-15, 11:19

雜326經中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中的一段對話:

 尊者舍利弗復問:「尊者摩訶拘絺羅!先言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 *他作無因作,然彼名色緣識生,而今復言名色緣識,此義云何?」
  尊者摩訶拘絺羅答言:「今當說譬,如智者因譬得解。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竪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竪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

其實此世他世的意識也是不同的,只是所作所為的結果影響到了其他生命.
五蘊皆滅,有如燈滅,但在滅去前延燒出去的燈和熄滅的燈是完全不同的燈火,只能說前燈的行為(延燒),引發了下一燈的引燃.
而不是說有火(識)飛過去了.
六根追六境,生死由此轉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頭像
hichin
文章: 136
註冊時間: 2008-04-22, 08:00

文章 hichin » 2008-05-15, 11:46

Dogbert 寫:
hichin 寫:大德們:
本版人氣降低了,得提一些震撼性的問題,其實有無"輪迴主體",也是會影響要不要修行的問題,如果"無輪迴主體",那就是沒下一世了,即使有下一世,那也不是我,管他的,死道友又不是死貧道
我也沒資產可以累積到下一世了,我這輩子欠的債也不用還了
所以不用管他了,壞事可以做啦,解放了,殺人吧...只要逃過這一世就好了
反正一世就沒了,盡情享受吧,多爽,能騙盡量騙吧
能貪盡量貪吧
自殺也沒關係了,燒了就"形神具滅"了
那誰要修行了,何苦做賤自己,
誰要做好人了,
我實在不相信佛會做此言論
那祂造的業可大了,
阿彌陀佛
不敢想像
第一、你什麼時候看到佛陀說只有此世,沒有他世,沒有善惡果報?

第二、你什麼時候看到佛陀說有個主體在生生世世輪迴轉世?

第三、你不是說弊宿經有提到有靈魂轉世的說法嗎?貼出來讓大家瞧瞧吧,有就拿出來,沒有就說沒有,實話實說應該不會很難吧?繼續等你喔。
======================
大德:
寢否,飯否,在此向您問安...
今日兩大護法,好像少了一位護法,在此先請安了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8-05-15, 11:57

老實說,一個在討論區說話不負責任的人跟我問安,我還真的不太習慣,你要不要把你上面的三個問題交代清楚先呢?繼續等你喔。

頭像
hichin
文章: 136
註冊時間: 2008-04-22, 08:00

文章 hichin » 2008-05-15, 22:43

大德們:
我再導出一個概念,
最原始的「計算器,應該是「手指頭」
然後出現「算盤」
又有「計算機」
然後有「電腦」
8位元電腦,16,32,64位元.....
最後網路出現
往後又有機器人,..直到無法想像
那算盤是「計算器」
電腦就不是「計算器」了嗎,
只是進化了而已,更好用了,更有效率了
可是本質沒變吧,基本上還是「計算器」,
是使用的人變了,
有人用來造福人群,
有人卻使用它來為自己謀利,於是犯罪,色情通通來了,
被害人就抱怨了,說了發明電腦的人真是邪惡,
所以他們決定改回「手指頭+腳指頭」,
我想一定會有人反駁,這個觀念跟「佛法」有何關聯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