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
drinktea
- 文章: 44
- 註冊時間: 2009-01-22, 08:00
文章
由 drinktea » 2009-01-22, 12:50
Dogbert 寫:無明滅則行滅,然後呢?苦滅聖諦的解說我想大家都有看過吧?無明都沒了,還斷什麼貪嗔?還需要七次人天轉生才證四果?
一開始是拿不出經典根據,現在是經文拿一半出來,後面當作沒看到嗎?引經據典引一半不如不引。
就如同上述那位的比喻,難道樹的根被砍了,樹就馬上枯死了嗎?
此外,可再引雜阿含經文補足回應:「汝言我慢。何所見我。色是我耶。我異色耶。受.想.行.識是我耶。我異識耶。差摩比丘白言。非色是我。非我異色。非受.想.行.識是我。非我異識。能於五受陰我慢.我欲.我使。未斷.未知.未離.未吐。譬如優缽羅.缽曇摩.拘牟頭.分陀利華香。為即根香耶。為香異根耶。為莖葉鬚精.麤香耶。為香異精.麤耶。為等說不。諸上座答言。不也。差摩比丘。非優缽羅.缽曇摩.拘牟頭.分陀利根即是香.非香異根。亦非莖葉鬚精.麤是香。亦非香異精.麤也。差摩比丘復問。彼何等香。上座答言。是華香。差摩比丘復言。我亦如是。非色即我。我不離色。非受.想.行識即我。我不離識。然我於五受陰見非我.非我所。而於我慢.我欲.我使。未斷.未知.未離.未吐。諸上座聽我說譬。凡智者。因譬類得解。譬如乳母衣。付浣衣者。以種種灰湯。浣濯塵
垢。猶有餘氣。要以種種雜香。薰令消滅。如是。
多聞聖弟子離於五受陰。正觀非我.非我所。能於五受陰我慢.我欲.我使。未斷.未知.未離.未吐。然後於
五受陰增進思惟。觀察生滅。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滅。於五受陰如是觀生滅已。我慢.我欲.我使。一切悉除。是名真實正觀。」
這段引文應說個相當明確,相信應該不用多作解釋。
-
Dogbert
- 文章: 2782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由 Dogbert » 2009-01-22, 13:01
drinktea 寫:這段引文應說個相當明確,相信應該不用多作解釋。
經典明確說初果斷三結,什麼時候連無明結都斷了?要解釋的是這個,拿一堆無關的經文來搪塞以什麼用?
-
drinktea
- 文章: 44
- 註冊時間: 2009-01-22, 08:00
文章
由 drinktea » 2009-01-22, 13:03
Dogbert 寫:drinktea 寫:這段引文應說個相當明確,相信應該不用多作解釋。
經典明確說初果斷三結,什麼時候連無明結都斷了?要解釋的是這個,拿一堆無關的經文來搪塞以什麼用?
怎麼會無關,我引的是相應的經文,從無明滅則行滅,若初果不斷無明,身見如何斷除,看看別人回什麼再發難也不遲。
-
Dogbert
- 文章: 2782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由 Dogbert » 2009-01-22, 13:17
drinktea 寫:若你不認同,那就麻煩你告訴我,身見如何斷除?
經典明確說初果斷三結,你如果說初果要斷無明結,那麼就表示你認為經典中凡是說初果斷三結的經文都是錯誤的,那麼提出錯誤的理由是你的責任,而不是要我來解釋身見結怎麼斷。
初果斷三結的經文很多,應該不用我提出來了吧?要說經典錯誤我個人沒有意見,不過總是要拿出點理由,你拿得出來嗎?
-
drinktea
- 文章: 44
- 註冊時間: 2009-01-22, 08:00
文章
由 drinktea » 2009-01-22, 13:23
Dogbert 寫:drinktea 寫:若你不認同,那就麻煩你告訴我,身見如何斷除?
經典明確說初果斷三結,你如果說初果要斷無明結,那麼就表示你認為經典中凡是說初果斷三結的經文都是錯誤的,那麼提出錯誤的理由是你的責任,而不是要我來解釋身見結怎麼斷。
初果斷三結的經文很多,應該不用我提出來了吧?要說經典錯誤我個人沒有意見,不過總是要拿出點理由,你拿得出來嗎?
你到挺會延伸我的話的,我並沒有這麼說,我的觀點是,無明斷則三結斷,這是相應的,而我提出的經文正是要證明此觀點,我提出了我的觀點與立場,那麼換你回答我的問題了,若你無法回答,我也不會計較。
-
drinktea
- 文章: 44
- 註冊時間: 2009-01-22, 08:00
文章
由 drinktea » 2009-01-22, 13:28
忘了補充,相應於無明斷除之後,可是仍有餘慢未除,這是我另一部分的觀點,所以引出了後面的經文,無明是最先斷除的,但斷除之後,不代表煩惱就完全沒了,還必須進修,這在上述的經文稱為我慢等,所以在道次上初果斷三結、二果薄貪嗔等等。
而我所提出的問題與道次有相當大的關係,這同時影響了我們將討論的結果,所以我必須問,若無明不是先斷,那麼身見是如何斷除的,希望你能夠回答。
-
rostov
- 文章: 349
- 註冊時間: 2005-01-10, 08:00
文章
由 rostov » 2009-01-22, 13:29
雜阿含二五六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
時尊者拘絺羅,晡時從禪起,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問訊,種種相娛悅已,卻坐一面。
時尊者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為我說不」?
舍利弗言:「隨仁所問,知者當說」。
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所謂無明,云何是無明?誰有此無明」?
舍利弗答言:「無明者謂不知,不知者是無明」?
「何所不如」?
「謂色無常,色無常如實不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不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不知。受、想、行,識(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實不知;如(受、想、行)識磨滅法,(受、想、行)識磨滅法如實不知;(受、想、行)識生滅法,(受、想、行)識生滅法如實不如。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不知,不見,無無間等,愚,闇,不明,是名無明。成就此者,名有無明」。
又問舍利弗:「所謂明者,云何為明?誰有此明」?
舍利弗言:「摩訶拘絺羅!所謂明者是知,知者是名為明」。
又問:「何所知」?
「謂色無常,色無常如實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知。受、想、行、識(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實知;(受、想、行)識磨滅法,(受、想、行)識磨滅法如實知;(受、想、行)識生滅法,(受、想、行)識生滅法如實知。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知,見,明,覺,慧,無間等,是名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
是二正士,各聞所說,展轉隨喜,從座而起,各還本處。
再比對差摩比丘經>>
多聞聖弟子離於五受陰。正觀非我.非我所。能於五受陰我慢.我欲.我使。未斷.未知.未離.未吐。然後於五受陰增進思惟。觀察生滅。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滅。於五受陰如是觀生滅已。我慢.我欲.我使。一切悉除。是名真實正觀
差摩比丘說此法時。彼諸上座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差摩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法喜利故。身病悉除
<<
得法眼淨初果聖弟子,已經正觀五受陰非我.非我所,於此五受陰如實知,是明、明人。
六根追六境,生死由此轉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
Dogbert
- 文章: 2782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由 Dogbert » 2009-01-22, 13:43
drinktea 寫:你到挺會延伸我的話的,我並沒有這麼說,我的觀點是,無明斷則三結斷,這是相應的,而我提出的經文正是要證明此觀點,我提出了我的觀點與立場,那麼換你回答我的問題了,若你無法回答,我也不會計較。
三結斷則證初果,你說無明結要先斷則三結斷,那意思就是初果要斷三結加無明結,我延伸了什麼?你的說法若是正確,那就是初果斷三結的經文是錯的,那到底錯在哪裡?
你什麼時候才要明白說出來,經典說初果斷三結而不是四結是錯在哪裡?這是我第幾次問同樣問題了?

-
drinktea
- 文章: 44
- 註冊時間: 2009-01-22, 08:00
文章
由 drinktea » 2009-01-22, 13:48
Dogbert 寫:drinktea 寫:你到挺會延伸我的話的,我並沒有這麼說,我的觀點是,無明斷則三結斷,這是相應的,而我提出的經文正是要證明此觀點,我提出了我的觀點與立場,那麼換你回答我的問題了,若你無法回答,我也不會計較。
三結斷則證初果,你說無明結要先斷則三結斷,那意思就是初果要斷三結加無明結,我延伸了什麼?你的說法若是正確,那就是初果斷三結的經文是錯的,那到底錯在哪裡?
你什麼時候才要明白說出來,經典說初果斷三結而不是四結是錯在哪裡?這是我第幾次問同樣問題了?

我並沒有說初果斷三結是錯的,而是我更進一步提出,三結斷是因為無明斷的緣故,上文所引的於五蘊見我是名行﹝身見﹞,又以緣起說說明無明滅則行滅,很明確,無明的斷除與三結是相應的,我說的很清楚,但你直接的就認為我的說法成立就表示這些經文錯,這不是刻意延伸嗎?
我說的如此明確,你到底要我重複幾次呢?至於我所提出的問題,你有否能力回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