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一面說經典錯,然後又一面說你沒說經典有錯,那你知道你自己在說什麼嗎?

版主!其實阿,有不少話語,吾根本未說、也無隱含之意,而是您解讀吾文以後,以您之話硬套到吾身來(如同您前一帖所說),只是,吾一直不想隨之而轉而抗辯,來浪費時間!「Dogbert」版主云:
雖然你說你沒有說四預流支是錯的,但是有四預流支才有預流果(初果),經典上就是這麼說的。你說證初果不需要四預流支的法隨法行,那這兩種說法至少會有一種是錯的,你認為你對,那不就等於經典是錯的?
那你一面說經典錯,然後又一面說你沒說經典有錯,那你知道你自己在說什麼嗎?
既然你不肯拿出經典依據,那只好我來做了。wonderful 寫:初果乃屬「知見」層面之成就(也就是:初果是正見階段的成就),於「聞、思」成就時,即能成辦!若您覺得:初果須「八支聖道」俱足,那亦無妨!
freshman 寫: 除開我前面的帖子外,據個人初淺的觀察,體証緣起 = 斷無明 = 證入初果.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
從雜阿含256經來說,如實知五受陰無常,苦,無我叫"明",最多只能算破"我見":比丘!知、見眼是無常者,得舍棄邪見。知、見色是無常者,得舍棄邪見----《六處相應》
然後可能升起正見,證初果:
若起明為前相。生諸善法。時。慚愧隨生。慚愧生已。能生正見。正見生已。起正誌.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七四九)(七五○)
也可能暫時不能升起正見,證初果(斷戒禁取和疑).
freshman 寫:其次,什麼是如實了知「緣起」的標準?
我認為就是看他有沒有悟出一套能夠經得起原始經典檢驗的禪法?或者是徹底地知道一個禪法如何的符合原始經典也行。同時,這個禪法要能夠展開三十七道品,還要能夠說明四禪那及神通。
而不是能不能寫出大篇的文章談人生觀,世界觀,緣起觀。
答案不是很清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