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四波羅夷,餘者是雜碎戒?
由於是從戒律的持守討論到「戒禁取」,再由「戒禁取」談到「四不壞淨」。這前後有因緣關係,為了保持主題的完整性,所以不另作「切割」。談戒律最後也很難不談到這兩個問題,但原則上,還是請法友們「盡量地」侷限在這個範圍內。若法友們有深入探討的興致,也可以自行另開新主題。反正,佛教徒談論佛法是談不膩的,若遇上學力深厚的教友,得益非淺,也是一件好事情。lkjh 寫: 誠懇的討論不需太快下結論,希望法友們的討論能愉快的進行.
p.s:建議版主從前幾頁開始分割主題,另開一四不壞淨的主題
另外,有別於以前的做法,若主題討論過長,也不另作切割續談2,以免切割後,日後要查閱資料時還要分開閱覽。不過,會先問問站長是否主題過長會造成系統問題。若主題討論過長超過某個頁數以上會形成系統問題,日後還是會進行切割。
此外,也請麻煩法友們,盡量勿以簡體字開題,開題的文字也不宜過長,前者形成繁、簡體閱讀問題,後者明顯會產生系統問題。
雜阿含1044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在拘薩羅人間遊行,至鞞紐多羅聚落北身恕林中住。鞞紐多羅聚落婆羅門長者聞世尊住聚落北身恕林中。聞已,共相招引,往詣身恕林。至世尊所,面相慰勞已,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告婆羅門長者:“我當為說自通之法,諦聽!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謂聖弟子作如是學 —— 我作是念:若有欲殺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如上說:我若不喜人盜於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盜他!是故持不盜戒,不樂於盜。如上說: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婦!是故受持不他淫戒。如上說:我尚不喜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語戒。如上說:我尚不喜他人離我親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離他親友!是故不行兩舌。我尚不喜人加粗言,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起罵辱!是故於他不行惡口。如上說:我尚不喜人作綺語,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作綺語!是故於他不行綺飾。如上說,如是七種,名為聖戒。“又復於‘佛不壞淨’成就,於‘法’、‘僧不壞淨’成就,是名聖弟子‘四不壞淨’成就。自現前觀察,能自記說:我地獄盡,畜生、餓鬼盡,一切惡趣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
時,鞞紐聚落婆羅門長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而去。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在拘薩羅人間遊行,至鞞紐多羅聚落北身恕林中住。鞞紐多羅聚落婆羅門長者聞世尊住聚落北身恕林中。聞已,共相招引,往詣身恕林。至世尊所,面相慰勞已,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告婆羅門長者:“我當為說自通之法,諦聽!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謂聖弟子作如是學 —— 我作是念:若有欲殺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如上說:我若不喜人盜於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盜他!是故持不盜戒,不樂於盜。如上說: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婦!是故受持不他淫戒。如上說:我尚不喜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語戒。如上說:我尚不喜他人離我親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離他親友!是故不行兩舌。我尚不喜人加粗言,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起罵辱!是故於他不行惡口。如上說:我尚不喜人作綺語,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作綺語!是故於他不行綺飾。如上說,如是七種,名為聖戒。“又復於‘佛不壞淨’成就,於‘法’、‘僧不壞淨’成就,是名聖弟子‘四不壞淨’成就。自現前觀察,能自記說:我地獄盡,畜生、餓鬼盡,一切惡趣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
時,鞞紐聚落婆羅門長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而去。
freshman 寫: (二○三)長爪梵志。於諸法中。得法眼淨。如上所說。既得信心。即白佛言。唯願世尊。聽我出家。爾時如來即聽出家。既出家已。懃修精進。得阿羅漢道
(三四四)如是聖弟子於我法.律具足正見。直見成就。於佛不壞淨成就。來入正道。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佛告釋摩男:『斷除三結:身見、戒取及疑網等;斷三結已,成須陀洹,更不復受三塗之身,於無上道,生決定信。人天七返,盡諸苦際,入於涅槃,是名優婆塞得須陀洹(別譯雜阿含一五三經)
此“信”非彼“信”也。讀經不能只看字面。Mahanama 寫:兩經互相參照,長爪梵志是於無上道生決定信(註:入於法流,趣向涅槃),而不是對佛法僧戒有了不動搖的信仰。
一個是見法後的“自信”(證淨、不壞淨、決定信)。另一個是“他信”(相信、信仰、有條件的信)。
古人搞不清,我輩要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