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AlbertH
文章: 6
註冊時間: 2024-02-26, 09:26

Re: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文章 AlbertH » 2024-03-18, 16:44

依律,
T1421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25】
有諸比丘短小,欲於架上取衣、舉衣不及。佛言:「聽繫念在前,立繩床髀上取之。」

印度當時有繩床,以木框架,上面編繩可坐可臥,但因為品質不一,常有繩斷床翻之事,所以佛說比丘站在繩床上時,要站在床腳上,『繫念在前』來拿架子上的衣服或是放衣服。

因此『繫念在前』就是要引導心念,放置在你的前方。利用你的五官,眼睛注意前方、耳朵聽一下附近是不是有人來了,要加強保持平衡,不可過度伸展,要是快跌下來了就要張開雙臂、腿稍蹲來降低重心;耳朵要是聽到旁邊有聲音就要小心是不是有人來了會撞到你,身體也要先蹲低一點,以免別人撞到了後自己摔下來。所以『繫念在前』的結論也就很明顯了,不會是集中口鼻或是我曾說的繫念在面上,而是利用各種可利用的感知官能,想辦法引導到前方去,並做一些『檢查調整』,看看是不是有些外在因素會影響去達到目標的。

至於閉上眼睛時的繫念在前,諸位可能就要再想想如何落實引導意念到前方去的方法。

以上與法友們分享。

AlbertH 寫:
2024-02-27, 14:05
針對『繫念面前』、『入出息』後學提供一點意見供參考,
透過莊春江居士的網站,查詢『面前』二字的用法,如果要表示在一個人的面前(例如在世尊面前頂禮,在世尊面前聽法等等),用的字是santike, 例如 世尊santike, 舍利佛santike.
例如: 雜阿含第57經 1)…世尊的面前長久[前]聽聞
100th 佛所,面前問訊,相慰勞已
110th 世尊的面前告知姓名後,在一旁坐下
所以, 如果把繫念面前的中的『面前』,解釋成禪座者面前的位置(舉例我們一般知道的面前,也就幾公尺內,不會太遠),那巴利文似乎表示成 禪坐者 santike 這樣就更為精確,但後學沒有查到這樣的用法(或許只是查詢技術差,查不到)
I. 在前=前方
我在四部漢譯阿含經中查『繫念在前』,這四個字出現的次數遠高於『繫念面前』,前方通常都配上『端身正坐』四字,或者是『結跏趺座』,如果發生的時點是在夜晚,世尊有可能還以衣物覆頭。因此,很明顯是把念就放在『前面』。至於是多前面,前面是一個空間概念,一般語意就是以人的眼睛『視線』方向當方向,例如地面上有朵小花,我蹲下來看向小花,可以說『我的前面有朵小花』。如果是打坐的時候,閉上眼睛,視線方向可能就不明顯,那前面應該就是人的前面一個的範圍,可以近也可以遠。由於遠近查無精確定義,本人不知道如何『具體』的操作把念繫在這個『沒什麼東西』的前方,但猜測不太是像四無量心修習方法中,把慈心拓展到前方無限遠的這種前方。

參考討論區『日月』法友的習法心得,其中有說明『根律儀』(『善守六根』)和『繫念面前』的關係,或許這『繫念在前』所只的前方就是臉部(眼睛、耳、鼻、口、皮膚)這些感知器官的前方,注意這些根門,不要被『前方』外界的環境給干擾了。曾老師說過『繫念面前』是為了擴展覺觀的範圍到『一切身』(全身),這部份和南傳尊者阿姜李在『念住呼吸』(坦尼沙羅尊者英譯)一書中提到要想辦法擴大『覺知的範圍』,不要只是在『一小部份』覺知的概念相同,這部份可能要請曾老師或受過曾老師教授過的法友指導。畢竟這和實証有關,個人修行不到位,不敢亂說。

II. 在前=面上
FB上Bhante Sabai Ha提過把注意力放在面上(就臉上), 以避免一些禪修的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plugins/post.p ... &width=500"

III. 其它的看法如朱倍賢教授的『頭到胸腹前面』的空間,這些資料,曾老師都已經完整的收錄在討論區中了。

又,有關於入出息的方法,看過論壇中諸法友的經驗及曾老師一些『引導』型的文章,我自己找過一些呼吸訓練方面的資料,大多數支持『吸短呼長』,然後網路上某訓練方法建議是用『吸吸吸吐吐吐吐吐吐』來操作(每個字同等時間長度),因此吸和吐的時間比是1:2。又因為人體最大肺活量是固定的,所以如果『吸吸吸』要等於『吐吐吐吐吐吐』的總空氣量,吐氣時的空氣流量一定是較為『緩慢』『輕柔』『單位時間的氣流量小』的。個人實驗的結果是想要控制吐氣的時長比較難,有時吐吐吐還沒到第4個吐,氣就被出完了,省下那兩個吐,只能止息,這樣子的結果是不太舒服,操做久了,臉會麻麻的。因此先別管吸氣,好好的練吐氣的控制,然後吐氣比較輕鬆了,再把吸氣配上去,似乎是個比較簡單的操作方法。
再來這個吸吐的時長比也只是網路上看來的,請諸法友再行分享,或請曾老師再行指導。
依下方科學性期刊的資料,一般的成年男子一分鐘呼吸12次,每次交換氣體500毫升,入息時,氧含量是21%,出息時,氧含量尚有16%, 二氧化碳只有5%。然後人體會開始覺得身體不舒服時,二氧化碳是接近20%, 這意謂著,如果固定入息的長度,而延長出息時間變兩倍,是很安全的,但前提是吸入時就要有足夠深度,不是隨便吸。所以吸氣也是要訓練的。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672270/

頭像
VPHC
文章: 146
註冊時間: 2012-10-26, 08:00

Re: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文章 VPHC » 2024-03-21, 13:24

天地良心 寫:
2024-03-01, 10:40
佛經只教 "專注於呼吸", 從沒教人在呼吸耍花招, 譬如長呼吸 短呼吸... 諸如此類
把佛教禪修搞成和練氣功沒兩樣, 這無異於旁門左道
以前我練氣功,也是這樣搞呼吸

佛經教人專注於呼吸,目的是為了訓練「專注力」
有些人對於數出入息 一直做不好, 就無需勉強去數出入息
若有自己的方法能提升「專注力」,也可以拿來用

對於「繫念在前, 繫念面前」我有另一種看法。
以打坐來說,一般人剛坐下時, 閉目視線都能清析聚焦地盯住眼前
但沒多久 此閉目視線開始變模糊 閃爍,沒辦法繼續清析聚焦地盯住眼前

所以我認為「繫念在前」應該是在指:打坐時, 閉目視線清楚聚焦地盯住眼前

這對一般人來說,幾乎是做不到的。(我在網路上確實聽過有人說「這是不可能辦到的」)
那是因為 這需要長時間練習,並非一蹴可及。
我自己也練了很多年。現在打坐時閉目視線已能清楚聚焦地盯住眼前。我認為,這才是佛經所說的「繫念在前.繫念一處」。
對我來說, 光一個「繫念在前」就要練很多年

「繫念在前」到底「前」是在哪個位置?
這很難說,應該自己實際去注意剛坐下時的狀態。
剛坐下時,閉目視線通常都能輕易聚焦在眼前。就是要根據這個最初狀態 去捕抓出這個「眼前」的位置
欣賞您的努力不懈。不過「繫念在前」這個概念曾有人用語義學和經藏文脈的路徑探索過其原意,以上不論哪個結論,都與視線無關。

AlbertH
文章: 6
註冊時間: 2024-02-26, 09:26

Re: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文章 AlbertH » 2024-03-27, 11:16

Source
https://www.facebook.com/drlionlin/post ... 6746005209

以下是林兩傳醫師說的。可以給一切身行息做個註解。

"還有就是有關呼吸的部份,呼吸是一門大學問,一點都不比上面所說的動功容易。這裡所說的呼吸,也不是一般我們日常生活使用的自然呼吸
當年我練呼吸的時候,是藉胸式呼吸牽動全身表層的筋膜系統,不同部位肋骨吸氣時就牽動身體不同的部位,這樣子的牽動,包含了兩件事,第一是身體鬆到足以看清楚肋骨跟身體其他部位的微細連動,第二是要能夠控制吸氣時每一根肋骨的動態,需要每一根肋骨有不同的動態,才能牽引不同地方不同深度的筋膜。
所以我在教學生練功的時候,通常告訴他們不可以配合呼吸,因為沒有經過訓練的呼吸,吸氣時肋骨無分別的一起動,這時會干擾身體中軸正在進行的彎仰或旋轉的動作,也就是身體內部的動態會被整排忽然撐起的肋骨鎖住。
至於腹式呼吸,橫膈在動的時候,骨盆腔底部的筋膜系統,是必須跟橫膈呼應一起動的,肛門會跟著升降,腿腳的筋膜也會一起牽動,真正夠鬆,湧泉是會跟著共振的。能夠感受到這些,才有辦法真正藉呼吸調整身體內部深層的筋膜。"

小神
文章: 3
註冊時間: 2024-03-29, 16:21

Re: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文章 小神 » 2024-03-29, 16:36

AlbertH 寫:
2024-03-18, 16:44
因此『繫念在前』就是要引導心念,放置在你的前方。利用你的五官,眼睛注意前方、耳朵聽一下附近是不是有人來了,要加強保持平衡,不可過度伸展,要是快跌下來了就要張開雙臂、腿稍蹲來降低重心;耳朵要是聽到旁邊有聲音就要小心是不是有人來了會撞到你,身體也要先蹲低一點,以免別人撞到了後自己摔下來。所以『繫念在前』的結論也就很明顯了,不會是集中口鼻或是我曾說的繫念在面上,而是利用各種可利用的感知官能,想辦法引導到前方去,並做一些『檢查調整』,看看是不是有些外在因素會影響去達到目標的。

至於閉上眼睛時的繫念在前,諸位可能就要再想想如何落實引導意念到前方去的方法。

以上與法友們分享。
持不同看法,莫怪
如果以內家心法法來看
並不是引導心念在前方
根據systema總部認證的江申老師所說
是邀請對方上你的腳踏車(我覺得是「意識圈」)
旁邊有甚麼動靜都知道,不是「小心」自己會受傷
而是放鬆應對狀態閃躲甚至用結構偏移都可以
注意力一放在小心,全身就緊張了,而且還看不到緊張已經生起
然後我是從systema武術回頭看自己修習的隆波帕默法脈
發現一般人認為的自己在「覺知」,還是太粗了
拜網路之賜,很多華人講的很玄妙的事情
可以從老外那邊獲得很多

AlbertH
文章: 6
註冊時間: 2024-02-26, 09:26

Re: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文章 AlbertH » 2024-04-02, 17:50

小神 寫:
2024-03-29, 16:36
持不同看法,莫怪
如果以內家心法法來看
並不是引導心念在前方
根據systema總部認證的江申老師所說
是邀請對方上你的腳踏車(我覺得是「意識圈」)
旁邊有甚麼動靜都知道,不是「小心」自己會受傷
而是放鬆應對狀態閃躲甚至用結構偏移都可以
注意力一放在小心,全身就緊張了,而且還看不到緊張已經生起
然後我是從systema武術回頭看自己修習的隆波帕默法脈
發現一般人認為的自己在「覺知」,還是太粗了
拜網路之賜,很多華人講的很玄妙的事情
可以從老外那邊獲得很多
隆波帕默教會我很多寶貴的東西,非常的感謝他。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