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與焰摩迦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12-08-15, 07:56

括弧內文字建議法友去看巴利或英文經文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goofy
文章: 102
註冊時間: 2012-04-01, 08:00

文章 goofy » 2012-08-15, 11:13

大德‧惜口如金!「生已盡」不想說,那就只說「不受後有」好嗎?

巴利文用英文打字,有點失真!「不受後有」 水野弘元教授 解成「不再到此﹝輪迴﹞狀態」,請教大德‧ 此句‧您能不能再解釋更詳細點?

頭像
goofy
文章: 102
註冊時間: 2012-04-01, 08:00

文章 goofy » 2012-08-16, 09:12

●前文提到有關「三界」的論點,請參閱 水野弘元教授所著「佛教教理研究」。

●摘要如下:

.........不只是緣起說,在原始經典所說的用語中,有許多意謂「現實之心的狀態」。前述之「無為」、「涅槃」等語即是如此,此外再舉其它的例子,如:「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或者「世間」、「出世間」,以及「四禪」、「四無色」,【這些並非意指如部派阿毘達磨所說的,地方性、空間性存在的客觀世界,而皆表示作為心理狀態的主觀性立場】。

在「部派阿毘達磨」中,將「世間」(loka)分為「空間性存在的國土世間」(器世間),以及「以心情為中心的有情世間」;但是,在「原始佛教」所說的「世間」一詞皆意指「有情世間」。【欲界等三界皆非客觀性、空間性的存在,而是心理狀態的三種區分】。【所謂「色界四禪」或「四無色」,也是禪定的狀態,而不是指得到禪定果報的四禪天等地域性的世界之意】。【尤其所謂「無色界」或「出世間」,完全不被視為客觀性的空間存在】,這些詞皆是描述「主觀性的心情世界」。...........

頭像
goofy
文章: 102
註冊時間: 2012-04-01, 08:00

文章 goofy » 2012-08-16, 09:44

上述論點,是 水野弘元教授所說,個人的經驗是:贊同!

有些事,可能要親自體會,方知真偽!

萊特賀爾大德,是大師門下高徒,對本篇討論文,應有特殊見解才是!

『阿羅漢』於現世:

─到底是「現法涅槃」呢?

─ 還是「有餘涅槃」呢?

頭像
wuih
文章: 27
註冊時間: 2010-04-01, 08:00

文章 wuih » 2012-08-16, 10:09

我認為經為第一重要依止,論只可作為參考。同意水野教授所說,欲界、色界、無色界與世間、出世間非實指客觀存在之世界。

頭像
shane
文章: 261
註冊時間: 2012-02-08, 08:00

文章 shane » 2012-08-16, 19:07

wuih 寫:我認為經為第一重要依止,論只可作為參考。同意水野教授所說,欲界、色界、無色界與世間、出世間非實指客觀存在之世界。
我想 學佛人 還是別自己腦補.....
佛陀明白說有 [鬼 天人] 何必自己無法證明就說那是
一種比喻 一種境界...


另外[ 論] 根本不是依不依止的問題
論根本就是個 [化學元素表] + [物理公式] 定義大自然的規格書

而且佛陀根本不贊成依止經~~
佛陀贊成 依止 [法] 也就是自然現象的規則 <~~ 重點!!!!!!

那請問上面的朋友們 依止[經]是對的嗎?
有無違背佛陀在卡拉馬經說的呢?
佛陀明白說 連他自己說的話都先不能完全盡信!! 直到自己證明為止!!!

=============================================
勿盡信傳說、傳統所教;
勿盡信代代世襲之傳宗法嗣;
勿盡信流言吹噓、宣傳佈道;
勿盡信臆測玄談、形而上之理論;
勿盡信於經書聖典;
勿盡信基於演譯邏輯之理論;
勿盡信基於推理邏輯或譬喻之理論;勿盡信受你個人偏好影響之深思熟慮;
勿盡信講者之權威名望;
勿盡信你心目中以為,這宗教師是我歸依的師傅。

但當你們能自知自覺:此法不善,此是違法背理的,此法是智者所訶斥的,此法若依著去做、即能引來傷害與痛苦的。如是,你們應捨棄他!

======================================

光是以上的理由 我就足以相信 佛陀不贊成依止[經]
尤其經過數千年口頭流傳後~~

盲目依止的下場就是 敲木魚念阿彌陀佛到老死~~~
中國人已經表演2千年了 還要繼續嗎?

我認為 現代的科學家都比 [盲信不求證的佛教徒] 更接近真理~~~

頭像
wuih
文章: 27
註冊時間: 2010-04-01, 08:00

文章 wuih » 2012-08-16, 19:26

(論根本就是個[化學元素表] ​​[物理公式] 定義大自然的規格書)這段兄實證了麼?至少我是沒有,所以就沒法盡信它了。
我說的經為第一重要依止,是相對於論而言。沒有實修經驗的人如何去依止法呢,佛說依止法那是對已聞正法、起修正法的弟子所說。還未接觸過正法之人,怎麼知道依止的是不是正法?

頭像
shane
文章: 261
註冊時間: 2012-02-08, 08:00

文章 shane » 2012-08-17, 00:39

wuih 寫:(論根本就是個[化學元素表] ​​[物理公式] 定義大自然的規格書)這段兄實證了麼?至少我是沒有,所以就沒法盡信它了。
我說的經為第一重要依止,是相對於論而言。沒有實修經驗的人如何去依止法呢,佛說依止法那是對已聞正法、起修正法的弟子所說。還未接觸過正法之人,怎麼知道依止的是不是正法?
我想再聲明一次...
經 = 歷史人物的傳記 聲明 主張, 對特定人 群體的對話~~
論 = 傳記後面的生字附表~~~

這兩者功能性完全不同~~ 無法比較~~~
有人會 把國語字典 跟 傳記類的書 做比較嗎?

舉些例子 而且是現代人大家都知道無法反駁的例子 :
我們現在能拿出來嘴砲的共識也只能用科學~~

科學實證 :
當可見光子撞進眼睛 , 經由感光細胞然後被識知影像

聲源振動引起空氣產生疏密波,經由發生物體的運動 透過空氣中震盪傳入耳 槌骨 砧骨 鐙骨 經內耳的環能作用將聲波的機械能
轉變為聽覺神經上的神經衝動
聲波是由於四周的空氣壓力有節奏的變化而產生,當物件在震動時,四周的空氣也會被影響.當物件越近,空氣的粒子會被壓縮;當物件越遠,空氣的粒子會被拉開.


氣位 味道 身體 觸覺 都有詳細的描述
這些90%都跟阿毗達摩說的無二致~~ 只差 [識]的部分 也就是心法的部分
現今科學沒解開~~也沒科學家敢自己腦補 只能[推論]

光是比對兩者的相同性 跟證據
我就能判定 阿毗描述的[法] 有90%的可信性
經書也有描述 但沒有阿毗的細緻~~~
例如 : 阿毗描述的 眼耳鼻舌身~~淨色~ 色聲香味觸~~ 就很詳細~~

=================================

阿毗提到的色法 有一種分類方式是分成
1時節生色 2食素生色 3心生色 4業生色
目前的科學 只有提到 1+2
而阿毗描述的1根2 也跟目前的科學80%一樣
例如 食生色 跟 三磷酸腺苷 的強相關描述~~~

時節生色 :
@阿毗對於地水火風的定義 跟 基礎力學也有許多相似處
硬性 流動 溫度 動力等

@另外所有色法的描述 跟 海森堡的諾貝爾得獎測不準定律 也是強相似

@阿毗對於空間的定義是 色聚的界線
這也跟科學的定義一樣 空間是 物體與物體之間的距離~~

@阿毗對於 色的聚集性 相續性 老性 無常性 也跟科學描述完全一樣

在這裡強調一下 ~~ 當時沒有 電子顯微鏡
當時不可能知道 分子 原子 量子尺度的描述~~
更不可能知道量子力學的真實情況
量子力學對於物質的描述 跟古典力學 許多地方是矛盾的~~
至今無解 但阿毗完全可以把這兩者描述的非常清楚~~~
尤其24緣

若阿毗不是佛陀親說 那也是一個偉大的智者~~

現今科學許多的描述都是經過實證
也都可驗證性~~ 這就沒辦法反駁了吧~~
=======================

另外在天文上的兩者的論點也有多處類似~~
當時可沒有 天文望遠鏡 跟衛星....也沒有GOOGLE MAP
阿毗對於 五蘊 6根 6識 12緣起 禪定 等等各種名詞 狀態的定義
都很詳細 也幾乎沒有違背經書裡的描述~~~

這些我都比對很多次了
不能說100%完美 但至少80%以上是非常準確的~~ 很具有釐清的功能


還有很多案例 我懶的舉例了 時間晚了
最後在聲明一次
經 = 傳記
論 = 字典

兩種功能不同的描述是很難比較的~~~
顯然多數人喜歡看傳記
但傳記有的麻煩的地方
就是每個人看都有自己的解讀~~
在這個論壇大家都看了很多經 但仍然有許多辯論!!

所以我想經書的重要性在這邊可能效果不好~~
[論] 在這邊 就顯得需要多多關注~~~
不然討論會沒有結果

雖然多數人 反對 [論]的真實性
但我想這滿令人遺憾的 我經過許多 比對
我個人的 認知跟 體驗 ...[論]的真實性我給90分
[經]反而沒這麼高 80分~~~
因為裡面有些奇怪的故事 例如本生經~~
基於實證精神 還有很多地方 待確認 跟保留~~

感恩

頭像
shane
文章: 261
註冊時間: 2012-02-08, 08:00

文章 shane » 2012-08-17, 00:47

不好意思 忘了聲明重要的一點~~

不管如何 阿毗沒有讀取的必要性~~~~

學佛的 核心重點還是佛陀說的
努力 培育 [戒定慧 4念處 滅苦 ]
走向 [涅槃] ~~因為那最有利益~~
最具體的經就是 [大念處經]

不過前提是 真的要知道怎麼做~~~
阿毗達摩 [可以完全都不讀] 就能達到涅槃是沒問題的

但對於我這種需要強烈證據 跟定義的人
阿毗就很重要~~
不然我無法學佛
我不可能因為經書上說
我就去做~~我需要 [證據]

頭像
wuih
文章: 27
註冊時間: 2010-04-01, 08:00

文章 wuih » 2012-08-17, 08:47

個人認為,與其做個研究佛學的科學家,不如化繁為簡,淨其戒、直其見而修,終致心得解脫為上。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