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風界的特性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lxd127
文章: 297
註冊時間: 2006-12-18, 08:00

文章 lxd127 » 2008-08-22, 13:51

解悟法友,安般念與四大分別觀是兩種不同的修法,如果注意呼吸中的冷熱、推動等特相,這就從安般念轉成了四大分別觀,雖也有聯系,但仍然是兩種不同的候選方法。
另外,四大分別觀的修法應不會是無用的,勤加修習應有所成。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08-22, 18:29

要否定自己的所學或者自己所尊敬的老師,毫無疑問地都是很痛苦的。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這也是我們很難進步的原因。

“四大分別觀”絕對不能和“安般念”相提並論,這不是壹個層次的東西。

如果我們堅信:四念處是解脫的唯壹技術的話。“四大分別觀”如果正確修習地的話,也只是停留在“身念處”這個階段,更何況現在所傳的“四大分別觀”是不是真正地在修“身念處”都是壹個大問題。佛陀在《大念處經》(Mahasatipatthana Sutta)裡教導間略法:「比丘觀察此身無論是處於任何姿勢,都只是由諸界組成而已:於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末學之所以說“四大分別觀”是在浪費時間而不是直接說是走錯了路,還是站在善義地,留有余地地立場來提醒大家。

舉壹個間單的例子吧:讀書是從壹年級開始學,六年級畢業。妳不能總在壹年級學,非要把壹年級裏的每壹門功課都學的100分才讀二年級,這就是在浪費時間。比較正確的方法是:先讀壹年級,每門功課大致過的去(比如說60分)就可以了,第二年就要讀二年級了。

頭像
aacdsee
文章: 177
註冊時間: 2008-06-08, 08:00

文章 aacdsee » 2008-09-07, 09:35

freshman 寫:要否定自己的所學或者自己所尊敬的老師,毫無疑問地都是很痛苦的。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這也是我們很難進步的原因。

“四大分別觀”絕對不能和“安般念”相提並論,這不是壹個層次的東西。

如果我們堅信:四念處是解脫的唯壹技術的話。“四大分別觀”如果正確修習地的話,也只是停留在“身念處”這個階段,更何況現在所傳的“四大分別觀”是不是真正地在修“身念處”都是壹個大問題。佛陀在《大念處經》(Mahasatipatthana Sutta)裡教導間略法:「比丘觀察此身無論是處於任何姿勢,都只是由諸界組成而已:於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末學之所以說“四大分別觀”是在浪費時間而不是直接說是走錯了路,還是站在善義地,留有余地地立場來提醒大家。

舉壹個間單的例子吧:讀書是從壹年級開始學,六年級畢業。妳不能總在壹年級學,非要把壹年級裏的每壹門功課都學的100分才讀二年級,這就是在浪費時間。比較正確的方法是:先讀壹年級,每門功課大致過的去(比如說60分)就可以了,第二年就要讀二年級了。
感謝freshman法友的指正
小弟受教了

頭像
jetkeng
文章: 7
註冊時間: 2008-10-02, 08:00
來自: New Jersey.USA
聯繫:

文章 jetkeng » 2008-10-07, 09:01

freshman 寫:
舉壹個間單的例子吧:讀書是從壹年級開始學,六年級畢業。妳不能總在壹年級學,非要把壹年級裏的每壹門功課都學的100分才讀二年級,這就是在浪費時間。比較正確的方法是:先讀壹年級,每門功課大致過的去(比如說60分)就可以了,第二年就要讀二年級了。
請教法友如何界定大致過的去就可以了,60分是過的去的底線?二年級以至三、四------等等是否亦如是過?
如何以正見為首?若不能厘清疑惑即大致過的去即可? 佛說的如實知和正思惟(或慧觀)應不是如此的態度吧!
我大慨知道法友您想表達的意思,但總得這樣的例子有些奇怪。

頭像
jetkeng
文章: 7
註冊時間: 2008-10-02, 08:00
來自: New Jersey.USA
聯繫:

文章 jetkeng » 2008-10-07, 09:11

jetkeng 寫:
freshman 寫:
舉壹個間單的例子吧:讀書是從壹年級開始學,六年級畢業。妳不能總在壹年級學,非要把壹年級裏的每壹門功課都學的100分才讀二年級,這就是在浪費時間。比較正確的方法是:先讀壹年級,每門功課大致過的去(比如說60分)就可以了,第二年就要讀二年級了。
請教法友如何界定大致過的去就可以了,60分是過的去的底線?二年級以至三、四------等等是否亦如是過?
如何以正見為首?若不能厘清疑惑即大致過的去即可? 佛說的如實知和正思惟(或慧觀)應不是如此的態度吧!
我大慨知道法友您想表達的意思,但總得這樣的例子有些奇怪。
抱歉,本想按預覽卻按成送出。
我想說的只是若是和 佛法的教義相契合的修行,就沒有所謂浪費時間,餘者,但看個人。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10-09, 18:16

有些話不說是不透的。有些人不被猛喝,他們是不會清醒的。

什麽是浪費時間?我是這樣看的:

如果有100個學人在學某壹個(身念處)的禪法,學了半年了,結果沒有壹個人能夠證到初禪。那麽這就是在浪費時間。

如果有人證到了初禪,卻不知道應該以此為起點,開始受念處的修習,證到二、三禪,這也是在浪費時間。其它的,就先不說了。 :o

頭像
aacdsee
文章: 177
註冊時間: 2008-06-08, 08:00

文章 aacdsee » 2008-10-11, 10:23

freshman 寫:有些話不說是不透的。有些人不被猛喝,他們是不會清醒的。

什麽是浪費時間?我是這樣看的:

如果有100個學人在學某壹個(身念處)的禪法,學了半年了,結果沒有壹個人能夠證到初禪。那麽這就是在浪費時間。

如果有人證到了初禪,卻不知道應該以此為起點,開始受念處的修習,證到二、三禪,這也是在浪費時間。其它的,就先不說了。 :o
法友您好。

在南傳界分別經中,世尊對尚未成為比丘的尊者弗區沙提,說比丘應不放逸於慧,而分別六界就是不放逸於慧(對照北傳六界分別經)。解說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受念處等包含在這裡,因此解悟法友,界分別觀並非只是身念處)。
在最後,世尊再次對尊者弗區沙提強調汝應受持六界分別。
尊者弗區沙提受持六界分別後,為求成為比丘出門求衣缽,遇暴走之牝牛而奪命。
世尊曰:「諸比丘!善男子弗區沙提是賢者。入受於法、隨法。且為法故,而無煩我。諸比丘!善男子弗區沙提,滅盡五下分結而成化生,於其處般涅槃,由彼世間成為不退法。」

由此可知,依照界分別經等經典,修持界分別觀滅盡五下分結是可行的。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10-11, 20:07

法友所提的經文我沒有仔細研究過,印象中,下面這壹篇經文和妳所舉的有些相似(我隨便在網上找的):

「雖誦千句偈,若無義理者,
不如壹句偈,聞已得寂靜。」
【千品 (第 101 偈)】

  這偈法句是佛陀在給孤獨員時,對達路吉力說的:

  有壹次,許多人坐船出海去玩,很不幸船在大海中觸礁,船底破個洞,海水漏進船裡。海裡的大魚、烏龜等順勢侵入船中,吞噬船難中沈溺的人。唯壹倖存的達路吉力緊抓住壹塊浮木,飄流到彼岸,在蘇巴勒格柏德納村子上岸。此時,達路吉力連遮身的衣物也沒有了,他在叢林裡找些樹葉樹皮圍裹身軀,又檢了壹個骷髏當做缽,進入村子乞食。村子裡的人看見他這副模洋,都認為「阿邏漢」應當就是如此,以為看到阿邏漢會得到幸運,所以非常尊敬他,五體投地禮拜他。

  達路吉力暗地裡想:「倘若我不是穿著樹皮,且捧著骷髏當做缽,必定沒有人會如此禮敬我。」然而,很多人稱呼他「阿邏漢!阿邏漢!」因此,他仿彿也以為自己就是所謂的阿邏漢了。

  有壹天,達路吉力遇見以前的老朋友,老友認出是他,很坦白地告訴他:「妳不要再騙自己了,妳壹點兒也沒有阿邏漢的特質,我看不出來妳有什麼阿邏漢的洋子。」

  聽了朋友的真心話,達路吉力覺得很慚愧,心想:「我真的錯了,我竟以為自己是阿邏漢。」他問朋友說:「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真正的阿邏漢﹖」朋友答道:「有!從這個地方向北走,有壹個舍衛城,城裡住著壹位佛陀,他就是阿邏漢,同時,他也指導修學阿邏漢的法。」

  於是,達路吉力連夜趕往北方,第二天早上即到達舍衛城。由於他迫切地想要看見阿邏漢,要聽聞阿邏漢的法,所以雖然撤夜趕路也絲毫不覺得疲倦。

  他到了舍衛城,即前往寺院。壹走進寺院,看到許多比丘正在飯後經行,就問:「妳們為什麼經行﹖請問佛陀在哪裡﹖」

  比丘們回答說:「我們剛剛吃飽飯,若是立刻坐下來會容易懶散,經行則可以幫助消化,也會感覺舒服。至於妳想拜訪的佛陀,現在正在托缽,還沒回來,妳需要再等壹些時候。」

  有比丘問他:「妳從哪裡來的﹖」

  達路吉力說:「我從蘇巴勒格柏德納來的。」

  比丘說:「哦,妳遠道而來,壹定累了,請過來洗腳、擦油,先休息壹下,等佛陀回來的時候,妳再去拜見他。」

  達路吉力卻說:「師父們,這洋不行,我不能再等,我要趕快去找佛陀。」

  他不洗腳也不休息,就循著佛陀托缽的方向走去。途中他看到佛陀正在托缽,動作緩慢而穩重,如獅子般地莊嚴。達路吉力即上前五體投地禮拜佛陀,並跪著說:「世尊,請告訴我壹個法──從現在到未來,長久對我有益處的法。」

  佛陀對他說:「達路吉力,現在我在托缽的途中,不宜說法。」

  達路吉力說:「師父!在輪迴當中,有些人還沒有拿到食物就死了,我不知道是您會先死還是我先死,所以請您為我說法。」

  佛陀再度推卻說:「我正在托缽,不宜說法!」

  達路吉力第三次懇求的時候,佛陀心想:「這個人已經滿心喜悅想要聞法,我沒有辦法可以制止他了。」於是佛陀就對他說:「既然如此,妳要知道壹件事情,那就是──*[看就看]。」

  聽了佛陀這壹句話,達路吉力頓時領悟,成了慧解脫阿邏漢。達路吉力同時請求佛陀讓他剃度出家。佛陀問他有沒有缽和袈裟,他說還沒有,佛陀便說:「妳去找缽和袈裟帶來。」說完,佛陀就離去了。

  達路吉力去找缽和袈裟,在半路上突然有壹隻牛狂奔過來,把他撞死了。他死了以後,屎體被扔到垃圾堆。佛陀和比丘們用餐後,走出寺院看到達路吉力的屎體被棄置於垃圾堆,佛陀便叫比丘們用壹塊木板把屎體擡到城外燒掉,將骨灰堆起來做壹個小塔。

  回到寺院以後,佛陀將發生的事情告訴比丘們,並且說:「在家居士中,最快成為慧解脫阿邏漢的,就屬達路吉力了。」

這裏要註意的是:經中記載,佛當時說的是:“看就只是看,聽就只是聽 等等”(於六入處滅三毒) ,而不是六界分別觀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讀經不容易,有壹個大原因就是--經過兩千多年的流傳,很多東西搞混了。比如說,妳所說的經和我所舉的經就不壹致。在我看來,兩經都有壹定的問題,學佛基礎不紮實的人,壹時不容易看清楚。我也不詳細說了。只是把末學的結論說壹說:

四界分別觀是有的,但是只是“身念處”的階段。六界分別觀是誤傳,是後人搞混了。
佛對達路吉力說:“看就只是看,聽就只是聽 等等”,使他證三果是有可能的,而使他證四果是不太可能的

以上幾個方面不想和妳討論,供妳慘考。

頭像
aacdsee
文章: 177
註冊時間: 2008-06-08, 08:00

文章 aacdsee » 2008-10-18, 17:54

freshman 寫:法友所提的經文我沒有仔細研究過,印象中,下面這壹篇經文和妳所舉的有些相似(我隨便在網上找的):

「雖誦千句偈,若無義理者,
不如壹句偈,聞已得寂靜。」
【千品 (第 101 偈)】

  這偈法句是佛陀在給孤獨員時,對達路吉力說的:

  有壹次,許多人坐船出海去玩,很不幸船在大海中觸礁,船底破個洞,海水漏進船裡。海裡的大魚、烏龜等順勢侵入船中,吞噬船難中沈溺的人。唯壹倖存的達路吉力緊抓住壹塊浮木,飄流到彼岸,在蘇巴勒格柏德納村子上岸。此時,達路吉力連遮身的衣物也沒有了,他在叢林裡找些樹葉樹皮圍裹身軀,又檢了壹個骷髏當做缽,進入村子乞食。村子裡的人看見他這副模洋,都認為「阿邏漢」應當就是如此,以為看到阿邏漢會得到幸運,所以非常尊敬他,五體投地禮拜他。

  達路吉力暗地裡想:「倘若我不是穿著樹皮,且捧著骷髏當做缽,必定沒有人會如此禮敬我。」然而,很多人稱呼他「阿邏漢!阿邏漢!」因此,他仿彿也以為自己就是所謂的阿邏漢了。

  有壹天,達路吉力遇見以前的老朋友,老友認出是他,很坦白地告訴他:「妳不要再騙自己了,妳壹點兒也沒有阿邏漢的特質,我看不出來妳有什麼阿邏漢的洋子。」

  聽了朋友的真心話,達路吉力覺得很慚愧,心想:「我真的錯了,我竟以為自己是阿邏漢。」他問朋友說:「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真正的阿邏漢﹖」朋友答道:「有!從這個地方向北走,有壹個舍衛城,城裡住著壹位佛陀,他就是阿邏漢,同時,他也指導修學阿邏漢的法。」

  於是,達路吉力連夜趕往北方,第二天早上即到達舍衛城。由於他迫切地想要看見阿邏漢,要聽聞阿邏漢的法,所以雖然撤夜趕路也絲毫不覺得疲倦。

  他到了舍衛城,即前往寺院。壹走進寺院,看到許多比丘正在飯後經行,就問:「妳們為什麼經行﹖請問佛陀在哪裡﹖」

  比丘們回答說:「我們剛剛吃飽飯,若是立刻坐下來會容易懶散,經行則可以幫助消化,也會感覺舒服。至於妳想拜訪的佛陀,現在正在托缽,還沒回來,妳需要再等壹些時候。」

  有比丘問他:「妳從哪裡來的﹖」

  達路吉力說:「我從蘇巴勒格柏德納來的。」

  比丘說:「哦,妳遠道而來,壹定累了,請過來洗腳、擦油,先休息壹下,等佛陀回來的時候,妳再去拜見他。」

  達路吉力卻說:「師父們,這洋不行,我不能再等,我要趕快去找佛陀。」

  他不洗腳也不休息,就循著佛陀托缽的方向走去。途中他看到佛陀正在托缽,動作緩慢而穩重,如獅子般地莊嚴。達路吉力即上前五體投地禮拜佛陀,並跪著說:「世尊,請告訴我壹個法──從現在到未來,長久對我有益處的法。」

  佛陀對他說:「達路吉力,現在我在托缽的途中,不宜說法。」

  達路吉力說:「師父!在輪迴當中,有些人還沒有拿到食物就死了,我不知道是您會先死還是我先死,所以請您為我說法。」

  佛陀再度推卻說:「我正在托缽,不宜說法!」

  達路吉力第三次懇求的時候,佛陀心想:「這個人已經滿心喜悅想要聞法,我沒有辦法可以制止他了。」於是佛陀就對他說:「既然如此,妳要知道壹件事情,那就是──*[看就看]。」

  聽了佛陀這壹句話,達路吉力頓時領悟,成了慧解脫阿邏漢。達路吉力同時請求佛陀讓他剃度出家。佛陀問他有沒有缽和袈裟,他說還沒有,佛陀便說:「妳去找缽和袈裟帶來。」說完,佛陀就離去了。

  達路吉力去找缽和袈裟,在半路上突然有壹隻牛狂奔過來,把他撞死了。他死了以後,屎體被扔到垃圾堆。佛陀和比丘們用餐後,走出寺院看到達路吉力的屎體被棄置於垃圾堆,佛陀便叫比丘們用壹塊木板把屎體擡到城外燒掉,將骨灰堆起來做壹個小塔。

  回到寺院以後,佛陀將發生的事情告訴比丘們,並且說:「在家居士中,最快成為慧解脫阿邏漢的,就屬達路吉力了。」

這裏要註意的是:經中記載,佛當時說的是:“看就只是看,聽就只是聽 等等”(於六入處滅三毒) ,而不是六界分別觀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讀經不容易,有壹個大原因就是--經過兩千多年的流傳,很多東西搞混了。比如說,妳所說的經和我所舉的經就不壹致。在我看來,兩經都有壹定的問題,學佛基礎不紮實的人,壹時不容易看清楚。我也不詳細說了。只是把末學的結論說壹說:

四界分別觀是有的,但是只是“身念處”的階段。六界分別觀是誤傳,是後人搞混了。
佛對達路吉力說:“看就只是看,聽就只是聽 等等”,使他證三果是有可能的,而使他證四果是不太可能的

以上幾個方面不想和妳討論,供妳慘考。

舉一個別的法友都覺得怪怪的例子洋洋得意......
不看看別人提供的經文
就可以說某部佛經是誤傳(而且也沒憑沒據)
而且最後只顧講自己的,卻不願與人討論......


就用您的話,原話奉還。
法友所提的經文我沒有仔細研究過
是誤傳,是後人搞混了。
我也不想和妳討論,供妳參考。:wink:

頭像
dhammacitta
文章: 6
註冊時間: 2008-12-01, 08:00

文章 dhammacitta » 2008-12-01, 21:27

其實若跟一位有修有證的師傅,師傅就會按個人根性來指導。有些人適合修習觀呼吸的止禪,有些人適合修習觀呼吸的四大,有些人適合修習全身的四大,內觀也是觀四大五蘊,當正真進入觀禪時,因為是一個過程,什麼都會知道,不可能只有色法的。我舉例吧:
那是2003年6月的一節禪坐,觀呼吸的觀禪。
這一節坐,只在家看風,一氣不失,看到皮膚那接觸點的伸縮,又在那裡感到有趣,但意識在那個區也有遊玩,至尾尾時段,轉了入定,一直入,全身沉在泡泡中,那感覺很舒服,如身體內外都沉溫泉的感覺。一意識如此,怕執了它,故出來了。

在觀禪中,不可能只有色法吧。用正念觀照,這個正念就屬於名法。正念的念力如大光燈的照,什麼都會知道的,正念也同時觀察心的變化。

入禪定的路有很多轉折點,稍有不慎會自以為是。
但入禪定只是利於更可以敏銳的進行觀禪,二禪以上的定力會較好,但其實有近行定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入禪定。
禪定只是能壓伏煩惱,或者可以好舒服咯。而內觀vipassana,也包括觀呼吸的觀禪及四界分別觀,能滅煩惱。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