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問自答

討論內容無限制,但嚴禁任何辱罵言詞及商業性廣告!
一陣風
文章: 44
註冊時間: 2023-09-22, 20:18

Re: 自問自答

文章 一陣風 » 2023-10-04, 18:45

相應部44相應10經/阿難經(無記相應/處篇/如來記說)(莊春江譯)

那時,遊行者婆蹉氏去見世尊。抵達後,與世尊一起互相問候。交換應該被互相問候的友好交談後,在一旁坐下。

在一旁坐下的遊行者婆蹉氏對世尊說這個:「喬達摩尊師!怎麼樣,有我(真我)嗎?」在這麼說時,世尊保持沈默。

「喬達摩尊師!那麼,無我嗎?」
第二次,世尊也保持沈默。
那時,遊行者婆蹉氏從座位起來後離開。

那時,尊者阿難在遊行者婆蹉氏離開不久,對世尊說這個:「大德!當被問時,為何世尊不回答遊行者婆蹉氏的問題呢?」

「阿難!遊行者婆蹉氏的『有我』,當被問時,如果我回答『有我』,阿難!凡那些恆常論的沙門、婆羅門,這會成為與他們的一起;阿難!遊行者婆蹉氏的『無我』,當被問時,如果我回答『無我』,阿難!凡那些斷滅論的沙門、婆羅門,這會成為與他們的一起。阿難!遊行者婆蹉氏的『有我』,當被問時,如果我回答『有我』,阿難!是否我的那個[回答]為了智的生起:『一切法是無我』成為隨順的呢?」
  
「大德!這確實不是。」

「阿難!遊行者婆蹉氏的『無我』,當被問時,如果我回答『無我』,阿難!對已迷惑的遊行者婆蹉氏會成為更迷亂:『我之前確實有我(之前確實有我的真我),它現在不存在了。』」

雜阿含961經[正聞本13302經/佛光本953經](婆蹉種出家相應/道品誦/如來記說)(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婆蹉種出家來詣佛所,合掌問訊。
  
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
  
「云何,瞿曇!為有我耶?」
  
爾時,世尊默然不答。
  
如是再三,爾時,世尊亦再三不答。
  
爾時,婆蹉種出家作是念:「我已三問沙門瞿曇而不見答,但當還去。」
  
時,尊者阿難住於佛後,執扇扇佛。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彼婆蹉種出家三問,世尊何故不答?豈不增彼婆蹉種出家惡邪見,言:『沙門不能答其所問?』」
  
佛告阿難:「我若答言有我,則增彼先來邪見;若答言無我,彼先癡惑豈不更增癡惑:『言先有我,從今斷滅。』若先來有我,則是常見;於今斷滅,則是斷見,如來離於二邊,處中說法,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生,謂:緣無明,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經文的大意是有外道來問佛陀有我(常)、無我(無常)的問題,然而佛陀選擇了沉默,並沒有回答他的問題。

接著阿難尊者問佛陀說,佛陀你為什麼不要回答他的問題,佛陀則回答說,不管我回答有我(常),還是無我(無常),都只會更增加他的疑惑,所以我還是不要說了。

接著佛陀又說,如果我對他說無我,那麼我跟那些主張斷滅的外道有什麼區別呢,如果我對他說(有我),那麼我跟那些主張常我的外道又有什麼區別呢。

世尊接著表示,我說一切法無我,如果我現在對他說有我,那麼是不是就違背了我現在的說法,然而我之前也曾經主張過真我,雖然我現在已經不這麼說了,但是如果我對他說無我,那麼是不是也違背了我之前的主張。

在經文中佛陀有提到,他曾經主張過真我,但他現在已經不這麼說了,這並不表示佛陀絕對否定真我的存在,而是因為佛陀說法,會因為聽法眾生的資質不同,而有不同的說法,所以佛陀說他現在已經不主張真我,並不是絕對否定真我,至於佛陀所主張的真我是什麼,這必須在經典中找答案,任何人所說的都不算數,如果在經典中找不到答案,那就沒有答案。

在另外一個版本中,佛陀有提到中道的概念,佛陀說他的說法遠離一切兩邊,並不會落入常見,也不會落入斷見,現在問題來了,佛陀所主張的中道,是建立在什麼地方,才能夠符合遠離一切兩邊(更不在中間)的特徵?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35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Re: 自問自答

文章 peacecila » 2023-10-05, 14:26

這問題邏輯本身就不正常,如果説“無我”,那現在這個“問話者”是誰?兩個無我的人,有什麼好聊的。

如果本來就“有我”,那又有什麼好質疑的?這種問題也問得太不自信了。

不答他是正常的,不管回覆有無都是錯的。

備註:
曾寫過“雜阿含經有我、無我的三種回答方式”一文。

一陣風
文章: 44
註冊時間: 2023-09-22, 20:18

Re: 自問自答

文章 一陣風 » 2023-10-05, 23:51

這問題邏輯本身就不正常,如果説“無我”,那現在這個“問話者”是誰?兩個無我的人,有什麼好聊的。

如果本來就“有我”,那又有什麼好質疑的?這種問題也問得太不自信了。

不答他是正常的,不管回覆有無都是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好,你有沒有把經文看清楚,經文中的(有我)意思是(真我),也就是(常)的意思,而不是你我他的我,經文中的(無我)意思是無常的意思,而不是你我他的我,佛陀之所以不回答他的問題,在經文中說的非常清楚,你有沒有仔細看。

一陣風
文章: 44
註冊時間: 2023-09-22, 20:18

Re: 自問自答

文章 一陣風 » 2023-10-06, 20:57

論壇上有人問,阿含經有利他的思想嗎?

首先利他思想是人性,這無關乎宗教,人天生就帶有這種基因,就算你沒有經過任何的教育,任何的學習,也沒有任何的宗教信仰,你仍然會表現出利他的行為,就算阿含經裡面找不到任何有關利他的思想,仍然不可以違背此基本的人性。

佛教的修行是建立在四聖諦苦集滅道之上,因苦集而有苦果,因修道而滅一切苦,因此佛教的修行,就是建立在因果之上。

然而是建立在什麼樣的因果之上呢,是良善的因果,還是邪惡的因果,還是建立在只求自己解脫,而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因果呢?

問個最簡單的問題,你會不會去供養出家人,那麼供養出家人,算不算是利他的行為,然後你為什麼要去供養出家人,難道不是為了要為自己種福田嗎,既可以利他又可以自利,何樂而不為。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這就是佛教的修行總則,其中的梵行已立所作已作,指的就是成就的條件,只要達成了這個成就,就能夠滅一切苦,消除一切貪嗔癡,消除一切煩惱與障礙,解脫而得大自在。

然而要達成這個成就,就必須不斷的實踐清淨的梵行,也唯有清淨梵行,才能夠引領一切修行人,走向究竟圓滿的解脫自在。

修行絕對不要講大話,也絕對不要講空話,修行就是要不斷的實踐,實踐什麼,就是去實踐符合一切真善美因果關係的良好行為。

如果真的不知道要如何修行,也不喜歡去禪修,也不喜歡去聽上師講道理,那你就去修一切善吧,去修一切善,因果絕對不會虧待你,去修一切善,讓一切善當你的燈塔,去修一切善,讓一切善去當你的後盾,去修一切善,讓你的內心遠離恐怖畏懼而不在徬徨。

一陣風
文章: 44
註冊時間: 2023-09-22, 20:18

Re: 自問自答

文章 一陣風 » 2023-10-08, 13:06

雜阿含133經[正聞本1785經/佛光本135經](見相應/五陰誦/弟子記說)(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愛繫其首,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不{去}[知]本際?」

這一句經文的大意是:佛陀告訴諸比丘,為什麼迷惑的眾生會產生種種的煩惱與障,如是不得解脫不得自在,如是生死輪回不斷。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哀愍,廣說其義,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諸比丘!色有故,色事起,色繫著,色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愛繫其首,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一句經文的大意是:佛陀告訴諸比丘,由於迷惑的眾生凡面對境界,均不能夠如實知見,總是起執著起分別起妄想,總是迷戀於種種的覺知感受,彷彿失去了這一些覺知感受,就無法生存似的,所以一定會想盡辦法來保有這些覺知感受,因此也就不斷造下了種種惡業,如是煩惱障礙不斷,如是生死輪迴不斷。

諸比丘!色為常耶?為非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如是,比丘!若無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繫著,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愛繫其頭,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是故,諸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一句經文的大意是:佛陀告訴諸比丘,所有一切過去現在未來諸法,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修行人應如實知一切諸法非我非我所,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實義,修行人若是能夠如此了知通達,那麼就可以稱得上是具有正慧的修行人,再也不會迷失方向。

如是見、聞、覺、識、求、得,隨憶、隨覺、隨觀,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這一句經文的大意同上。

若有見言:『有我,有世間,有此世常、恆、不變易法』,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這一句經文的大意是:佛陀接著說,如果看到有人主張有我,有世間,有此世常、恆、不變易法,修行人若能夠如實知一切法非我非我所,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實意義,那麼將不會再產生任何的迷惑,也就可以稱得上具備了正慧。

若復有見:『非此我,非此我所,非當來我,非當來我所』,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這一句經文的大意是:佛陀接著說,如果看到有人主張非此我,非此我所,非當來我,非當來我所,修行人若是能夠如實知一切法非我非我所,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實意義,那麼也不會再產生任何的疑惑,修行人若是能夠如此,那麼就可以稱得上具備了真正的智慧。

若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見處觀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觀者於佛所狐疑斷;於法、於僧狐疑斷,是名比丘多聞聖弟子不復堪任作身、口、意業趣三惡道,正使放逸,聖弟子決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來,作苦邊。」
  
這一句經文的大意是:佛陀接著說,如果修行人能夠如實的觀察一切法非我非我所,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實意義,那麼此修行人對於佛法僧等等諸法,將不再產生任何的疑惑,也不會再造作惡業,更不會墮入惡道,例如修行人如果成就了須陀洹,那麼只要在人天之間往來七次,那麼就可以滅一切苦,而到達究竟圓滿的彼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因果業報以及生死輪迴,這是佛教的基本主張,任何佛教徒都知之甚詳,佛陀所說的四聖諦以及三世十二因緣,就是包含這些基本主張,眾生在還沒有滅一切苦之前,不就是生老病死不斷的循環嗎,如果修行人不敢面對這些基本主張,那修行就會變得完全沒有意義,白白浪費了時間與精神。

一陣風
文章: 44
註冊時間: 2023-09-22, 20:18

Re: 自問自答

文章 一陣風 » 2023-10-09, 20:09

在論壇上有人問,人會有隔陰之迷嗎?

以下是他的貼文:
1. 修行越過欲界,到禪定境界的色禪天,再來欲界的人間,會有隔陰之迷嗎?
定力的退失.會使修行者完全無記憶的因緣嗎?果真如此是否與緣起法
此有故彼有,相違背.
2. 初果的七返人天,這個現象.正常的解釋是,你來人間到因緣成熟,自然會
趣入三寶,是否有一點抽象?或者是有更具體的証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有沒有隔陰之迷,這個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人在投胎轉世之時,所有一切舊有的六根識,所有一切的記憶,都會消除乾淨,才能夠入住全新的胎體,全新的胎體就像是一張白紙,正常之下,人的經歷記憶只有他這一輩子的事情,前世的事情都不會記得。

人體的大腦容量是非常有限的,舉例來說,為什麼前世的所有一切訊息,以及所有一切因果業報的訊息,都不會進入這個新胎體的大腦,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保護這個新胎體的大腦,如果把所有一切過往的訊息,全部塞到這個新胎體的大腦,這個新生的生命將會承受不住,一定會死亡。

接下來,往來人天之間七次的須陀洹,會不會有隔陰之迷,這個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那麼問題來了,須陀洹以前所有一切的修行努力功德,以及所有一切的因果業報,是儲存在什麼地方,這一些須陀洹以前的因果訊息,會不會因為投胎轉世而消失殆盡,當然不會消失,如果會消失,那麼須陀洹以前所做的修行努力,又有什麼意義呢?

在這個論壇上,很多人不敢接受靈魂這個概念,並且錯誤的將靈魂誤會為真常,他們認為如果靈魂是真常,那麼就違反了佛陀所說的一切法無常,所以靈魂是不可以存在的,並且武斷的認為佛經裡面沒有提到的概念,都是錯誤的,也沒有探討的必要。

例如在阿含經裡面,佛陀沒有提到明確的輪迴載體,然後這些人就認為這個輪迴載體是不存在的,但佛陀沒有提到不代表不存在,修行人應該要具備求知以及追求真相的精神,如果沒有一個輪迴訊息的載體,那麼你要如何去解釋須陀洹七次往返人天的現象呢?

佛經上沒有提到的東西,不代表不存在,如果你對佛經裡面的描述有任何的疑問,那就應該主動的去追求真相,而不是像鴕鳥心態一樣,以為自己看不見,那就沒有問題了。

再提一個問題,靈魂絕對不是真常,靈魂只是輪迴的載體,承載著該眾生過往一切的因果業報訊息,這一些訊息會不斷的改變,既然會不斷的改變,那就不是真常,真常的意思是不受空間時間的影響,不會增一分也不會減一分,永恆而不變,這樣才稱得上是真常。

佛陀從出生,一直到開始講經說法,這期間他也經歷了很多,而不是一開始就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清楚,我想我這麼說,應該不會有人反對,這也證明了人是會有隔陰之迷,但修行人在歷經了適當的考驗以及機緣之後,一定會覺醒過來,佛陀就是這個樣子。

就像在下之前所貼的帖子,阿含經裡面有沒有提到利他的思想,就算阿含經裡面完全沒有提到利他的思想,也不代表利他的思想不重要,而是因為利他的精神,這是基本的人性,難道佛陀要特別強調這個基本人性嗎,如果人不具備利他的精神,那麼我想佛陀絕對不會為人講經說法,因為人根本不具備聽法的資格,所以說佛經裡面沒有提到,不代表不值得探討,在下認為輪迴的載體,就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深深關係到因果業報以及生死輪迴。

一陣風
文章: 44
註冊時間: 2023-09-22, 20:18

Re: 自問自答

文章 一陣風 » 2023-10-11, 14:13

論壇上有人問,佛陀有否定業力論嗎?

眾生因業行(因),而產生業報(果),這個道理就算你從來沒有聽過佛法,也應該親身體驗過,也應該親身觀察過,而不是什麼事,都要透過佛陀親自講出口,你才能夠接受,因此因果業報這是屬於自然法則,既然是自然法則,佛陀又怎麼會去否定呢,就像是圓週率,是自然界裡面的定律,難道佛陀會去否定圓週率嗎?

很多人很喜歡引經據典,但是誤解經典的也一大堆,凡是經典上沒有提到的,他就接受不了,就算經典上沒有提到的,也不代表佛陀絕對否定,修行人要有自己的主見跟判斷,不要跟著別人人云亦云。

舉個例子來說,佛陀說一切法無常,當時的外道也說一切法無常,那麼佛陀跟外道所說的無常,到底有什麼區別,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如果沒有區別,那麼佛陀所說的無常又有什麼奇特之處,如果沒有區別,那麼當時的外道,是不是也都可以稱為佛,各位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佛陀所說的四聖諦苦集滅道,就是建立在因果之上,因苦集而有苦果,因修道而滅一切苦,因此佛陀怎麼會去否定因果業報,否定因果業報,豈不就是等同否定四聖諦嗎?

就算完全沒有學佛,你在這個世界上,所看到的任何事情,哪一樣不是關乎因果,難道什麼事情都要佛陀親自教你嗎,這個道理很難理解嗎?

阿含經有云,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這句話就是佛教的修行總則。

大家有沒有看到(梵行已立,所作已作),這句話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成就的條件,並且唯有透過實踐清淨的梵行,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的累積善因緣,累積功德,待得覺行圓滿,才可以滿足滅一切苦的因緣,如是遠離一切煩惱障礙,解脫而得大自在。

如何才能夠累積智慧,如何才能夠提升智慧,這個必須自己去實踐才能夠知道,而不是只停留在空想階段,如何才能夠累積智慧,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修一切善,憑藉一切善不可思議的力量,去開發你自己的智慧,這得要你自己去實踐,你自己才能夠感受得到,就算別人說破嘴,也是完全沒有用的。

滅一切苦的修行事業,並非是一朝一夕,更不是一生一世,而是無始劫以來,無數次的生死輪迴所修來的,如果這些因緣功德因果業報,沒有累積性的話,每次投胎轉世都要從頭修起的話,那麼請問各位,這樣還有誰願意修行呢?

所以說因果業報就是佛教的基本主張,如果連這個主張都接受不了,那麼學佛將會變得完全沒有意義?

一陣風
文章: 44
註冊時間: 2023-09-22, 20:18

Re: 自問自答

文章 一陣風 » 2023-10-13, 18:00

在論壇上有人問解脫生死,以下是題主的貼文

在無常的世間,我不想在虛假的儀式中浪費時間;在變幻的社會,我更不想因追求解脫的起點,卻誤入無益於生死解脫的世間遊戲。我想請各位法友詳細指教:我,一個已經對佛陀教法產生真正信仰的學子,應當怎樣在虛偽佛法盛行的世間,完成自己的生死解脫?謝謝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要解脫生死,就必須先要了解什麼才是解脫生死的必要條件,只要滿足了這個條件,自自然然就可以解脫生死。

佛教的基礎就是建立在苦集滅道四聖諦之上,因苦集而有苦果,因修道而滅一切苦,意思就是說,修行人的修行基礎必須建立在因果之上,如是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的修行,最後滿足滅一切苦的因緣,如是才能夠了脫生死,解脫而得大自在。

然而修行人必須做什麼修行,才能夠滿足滅一切苦的因緣,這個答案必須在佛經裡面去找,雜阿含第一經就已經明白清楚提供修行人該如何修行,經文裡面的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這句話就是佛教的修行總則,裡面明白清楚的告訴修行人,你該如何做以及該做什麼,況且這句話,在整個阿含經裡面出現了非常多次,至少上百次,如果你連這句話都能夠忽視,那就代表你根本沒有在看阿含經。

經文中的梵行已立所作已作,就是告訴修行人,你必須要滿足一切的清淨梵行,藉由清淨的梵行,如是不斷的增長自己的智慧,如是不斷地累積善因緣,待得圓滿滅一切苦的因緣,自自然然就可以解脫生死,而不再受後有之苦。

接下來,要了解什麼是清淨的梵行,佛教的修行基礎就是建立在四聖諦之上,也就是建立在因果之上,所以你在境界中的所作所為,一切的修行努力,不管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都不可以違背良善的因果,也就是說,你的所作所為,如果符合真善美的因果關係,即謂之清淨的梵行,例如佛陀所說的三十七道品,這一些修行方法修行思維,全部都是屬於清淨的梵行,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什麼是清淨的梵行,那就麻煩你到網路上去查詢一下,多看一下別人的意見,不要只憑藉著自己的意識妄想在修行,這樣是沒有意義的。

滅一切苦的修行事業,這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一生一世,而是百千萬劫無數次的生死輪迴所修來的,為什麼眾生必須經歷無數次的生死輪迴,這個絕對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因為滿足滅一切苦的因緣,所需要的時間是非常非常的長,無數次的生死輪迴,就是要提供足夠的時間與足夠的機會,來給眾生滿足滅一切苦的因緣,所以修行人千萬不要去期待,什麼時候才能夠解脫生死,這一種期待是非常不切實際的,甚至會成為修行人的修行障礙,因此只要修行人放下這一種期待,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的在境界中,良善的過好自己的生活,這就是最好的修行。

清淨的梵行,其範圍是無邊無量,什麼是清淨的梵行,這必須自己在境界中去體會去實踐,就算別人說得再多,你也得不到什麼深刻的啟示,就如同吃飯一樣,別人吃飯你能飽嗎?

什麼時候才能夠解脫生死,或許明天,又或許十年後,或許下輩子,又或許下下輩子,這個沒有人會知道,放下一切即是重生,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就讓一切善來做你的膽,就讓一切善來引導你。

一陣風
文章: 44
註冊時間: 2023-09-22, 20:18

Re: 自問自答

文章 一陣風 » 2023-10-15, 14:18

在論壇上有人問中陰身的問題,以下是題主的貼文。

在大乘中有中陰救度的說法,但中陰是否存在好象也沒有統一的說法.
我認爲是原始佛經的說法給了大家這種多角度解讀的機會,在雜阿含中比丘死後有"神識"升天或者魔周匝找死去的比丘"識"的說法,這讓人以爲人死後有單獨存在的"識".
但依"三蘆說","識"是不可能單獨存在的,必須與"名色"共存,于是中陰的說法也很可能是對的,如在論壇裏很多人談到的<<滅苦之道>>裏,也舉了瀕死體 驗的例子,認爲"識"是馬上招攬新的五受陰的.
大家如何看呢?往深的方面想,入胎的問題又有不少需要理清的東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識如果單獨存在,大概沒有辦法正常的運作,就如同電腦的軟硬體一樣,單獨存在是沒有辦法正常運作的,所以識不管在哪一個時間,哪一個空間,不管是在天堂,還是在地獄,還是在任何不可思議的境界,識都不會單獨運作,一定會有承載識的載體,在我們的世界例如人類,其承載體就是父母所給的肉身,在其他的境界或是其他的世界,只要你的想像力夠豐富,什麼樣的承載體都有可能,例如化身等等。

中陰身一般的說法是指人死之後至去投胎之前,所存在的一個短暫現象,傳說只有49天,姑且不論這些說法有沒有根據,正不正確,暫且先放在一邊,先來看看在下的故事。

有句話說眼見為憑,在下有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這個故事對我而言是真實的,我不會拿這種事去開玩笑,我也沒有必要這麼做,提供這個故事,最主要是要提醒大家,凡事都不要武斷做決定,自己沒有見過,不代表不存在,也不代表別人沒見過,那就姑且打個問號。

在幾年前的夏天,大概晚上9點左右,那個時候因為天色已晚,我習慣性要把樓下的窗戶關起來,窗戶外面就是人行道,那個窗戶並不是左右開合的窗戶,而是一種推窗,那種窗戶是左邊有一個固定軸心,另外一邊往外推,窗戶就可以打開,要關的時候就把窗戶往回拉,所以這樣窗戶就會變成推開的那一邊,空隙就會比較大,而固定軸這一邊,空隙就會非常小,這樣的描述,大家應該能夠理解這種窗戶的基本構造,接下來我要說我的故事了。

那天晚上我依照習慣要去關窗戶,所以我就順勢把窗戶往回拉,但只聽到卡的一聲,窗戶似乎被什麼東西卡住而關不起來,我不假思索再把窗戶往外推,再一次把窗戶往回拉,一樣是卡住窗戶關不起來,我順勢把窗戶往外推,這個時候我很自然的用眼睛,從右到左從上而下掃描窗戶邊,看看有沒有被什麼東西卡住,當我的眼光來到了窗戶的左下時,我看到了一個非常奇怪的東西,是一隻非常清晰的手臂,那隻手臂就在我腰部的位置,慢慢的往外縮回去,時間大概有2、3秒鐘,這個時候在電光火石之間,我意識到我看見了不尋常的東西,那隻手臂並沒有碰到我的身體,所以我沒有任何的感覺,我眼睛看著那隻手臂,慢慢的往外縮回去,我深怕再夾到那隻手臂,所以我等著那隻手臂慢慢縮到外面為止,我默不作聲且冷靜的立刻把窗戶關上,這個時候說也奇怪,窗戶很順利就關上了,關上了之後,我立刻跑到屋外去查看,結果人行道上空空蕩蕩,什麼也沒有。

事後我也有在想,是不是有外面的人把手伸進來,碰巧我關窗戶的時候,沒有注意看到,所以就被窗戶夾住,但我很快就否定了這種假設,因為如果那是外面的人手伸進來,那麼在我第一次關窗戶的時候,再次把窗戶打開的時候,他就應該要立刻縮回去,而不是等到我第二次關窗戶的時候,才慢慢縮回去,好像怕我沒看清楚似的,並且夾到手臂的時候,那個人根本沒有發出任何的聲音,這真的有違常理。

再來一點,就是那一隻手很明顯就是一隻右手,還記得我所說的窗戶是推窗嗎,那一隻右手伸進來的位置,是在窗戶的左下角,左下角那個縫隙太小,人的手根本伸不進來,如果手要伸進來,必須從右邊的大空隙伸進來,所以我很肯定的認為,那一隻手並非是實體的,從那隻手的大小來看,非常像是青少年的手,比小孩的手臂還要大,比成人的手臂還要小,除了那隻手臂之外,其他身體的部分我完全沒有看到,我就看過這麼一次,之後也沒有再發生任何奇怪的事情。

我個人不喜歡怪力亂神,但是我所看到的東西,很可能就是傳說中的鬼魂,因此中陰身存不存在的問題,至少我認為並非是空穴來風。

寫這篇經歷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修行人,不要固步自封,不要自我設限,不要以自己所理解的佛經,草率去觀察解釋這個世界,更何況你所理解的佛經,不見得是正確的,錯誤理解佛經的人,比比皆是,有些人甚至連最基本的生死輪迴、因果業報的觀念都接受不了,更遑論與別人討論佛法,因此打開自己的心胸,嘗試去參考其他的意見,才能使修行人更加精進,凡事不要人云亦云,自己理性的邏輯與判斷,也是非常的重要。

一陣風
文章: 44
註冊時間: 2023-09-22, 20:18

Re: 自問自答

文章 一陣風 » 2023-10-17, 13:19

須深盜法 雜阿含347經

須深盜法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看過了,在故事裡面須深得法眼淨之後,就向佛陀懺悔,他來這裡出家的原因並不單純,而是為了盜取佛陀的正法,盜取了之後,還要回到外道的團體,為那些外道宣講佛陀的正法,他們學好了之後,希望能夠像佛陀一樣,得到充足的名聞利養。

佛陀接受了須深的懺悔,並且為須深講了國王處罰盜賊的故事,那個盜賊總共被刺了300矛,承受了極大的痛苦,佛陀接著向須深説,如果盜法而向人說法,在未來所受到的因果惡報,其痛苦的程度,遠超過那個盜賊。

看到這裡,大家會不會在心裡面產生一個疑惑,佛陀為眾生講經說法,如果有眾生願意跟著佛陀來學法,那麼佛陀應該會歡迎他,不管其學佛的動機是什麼,只要能夠把法學好,而廣為人說,宣揚佛陀的正法,佛陀歡迎都來不及,怎麼還會向須深告知,盜法者未來將會受到非常嚴厲的因果業報,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須深盜法是為了要回到外道的團體,講給那些外道聽,那些外道就要利用須深所盜來的法,來獲取自己的名聞利養,那些外道初發心並不是那麼的良善,既然初發心不是那麼的良善,那麼所學習來的盜法,必然是隨便亂講,能有個七八分相似就可以了,只要能夠得到利益,也就達到了他們的目的。

另外一方面,須深雖然聽聞佛陀說法,但是還沒有完全了解佛陀的法義,至少還沒有到達法眼淨的程度,就想到外面為人說法,結果所說之法頂多也就是相似佛法,而並非是佛陀的正知正見,所以說在未完全了解法義之時,就升座胡亂向人宣說,那就會招來嚴厲的因果業報,而不是佛陀在意須深盜法,這就是佛陀向須深説因果業報的緣由,還好經過佛陀的開示,須深總算及時醒悟了過來。

現在佛教的經典,已經在全世界全面流通,因此現在已經沒有盜不盜法的問題,任何人只要對佛經有興趣,都可以自行來研究,那麼在還沒有了解法義之前,可不可以升座為眾人講經說法,我想看到須深故事的人,心裡面應該都已經有了答案,因此那些為人升座說法的高僧大德,其心裡面的壓力,想必是非常非常的大。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