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09)經----SN22.15

本專區以《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經文內容的比較研究為主
頭像
BBCALL
文章: 28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雜阿含(09)經----SN22.15

文章 BBCALL » 2006-08-29, 12:23

漢譯 SA.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
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
。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

有時,我們會將非我理解成為無我,又或是將無我等同無我所,是故
,將「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理解成「苦就是無我,無我也就
是無我所」。

說明:

1).
無我(正確是:非我)與無我所(正確是:非我所)之內涵是不同的
。此處「亦」字不應用「也是」、「相當於」之意來解釋,而應是用
「又」之意來解釋。

本經相當SN22.15,此句原文為:

Rupam, bhikkhave, aniccam. Yadaniccam tam dukkham; yam duk
kham tadanatta; yadanatta tam ‘Netam mama, nesohamasmi, na
meso atta’ti evametam yathabhutam sammappabbaya datthabbam.

英譯:(主要翻譯者:Bhikkhuni Uppalavanna)

"Monks, matter is impermanent, that which is impermanent is
unpleasant, and that which is unpleasant is not self. That
which is not self is not mine it is not I or my self. This
should be seen as it really is, with right wisdom.

元版翻作:

「諸比丘!色是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
我,非我之我。應以正慧如實作如是觀。....

此句重點是無我有三個內涵:

1.非我所
2.非我
3.非我之我

此內涵即漢傳中的: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2).
非我與無我的內涵也是有差異的,如上說,無我有三個內涵。晚學試
譯SN22.15中便可分辨的出來:

諸比丘!色是無常的〈aniccam〉,凡是無常的〈Yad+aniccam〉,它
即是苦的,那個苦的,它即是無我的〈tad+anatta〉,那無我的即是
〈yad+anatta tam〉『不是我的〈Netam mama〉、不是我〈nesohama
smi 〉、不是我的我〈na meso atta〉』,如此,當以正慧如實地觀
察。

頭像
BBCALL
文章: 28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BBCALL » 2006-08-29, 12:33

在漢譯雜阿含中,雖然印導作了許多修正,但錯誤之處還有很多,「
非我」及「無我」的混淆就是一例,這兩者的錯置,主要的癥結是在
於anatta一字是否應當理解成「絕對沒有我」?如此翻譯會不會造成
所謂的「斷見」?由現存經文所知,當時的譯者求那跋陀羅可能也有
此困擾?又,可能是此經翻譯時的最大問題→譯字不規範,所造成?
譬如:經中有時是「苦.空.無我」,又,大多是「苦.空.非我」
,這也造成讀經時,許多人便自動將「非我」轉換成「無我」〈或反
過來解讀〉之主要所在。然,事實上,此兩字在巴利文中是不同,且
所指是不同的,請參見前面SN22.15的翻譯。

由巴利文與古論來對漢譯雜阿含進行考察,如《瑜伽師地論》卷85:

「了知諸行體是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空及無我。」

可知道「苦.空.無我」才是正確,又,「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
所」的「苦即非我」應是「苦即無我」。再來,「非我者亦非我所」
,在SA.11/12是翻譯成「非我者則非我所」,換言之,譯者於此處應
如何翻譯,產生了困難而猶豫,這個「則」字,確實是相應於巴利本
〈巴利文: yad〉,是「也是」、「相當於」之意,但譯者對於「非
我」與「無我」的翻譯混淆,造成此處是用「則」還是「亦」的困擾


由於「則」字,會造成了「非我」與「非我所」的等同,且不同於「
亦」除了「也是」,也可作為「又」來解釋,是故,以「亦」替換,
使本句除了可以解讀成「非我者也就是非我所」〈明顯錯誤〉,也可
以解讀成「非我者又非我所」的模稜兩可。然而,就算以「又」來解
釋,造成有「並」或是重複或反覆的含意,但還是很難將無我中含有
的「非我」與「非我所」來明確表達出來。

SA.76中:

「無常者則是苦。若苦者。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SA.133:

「若復有見。非此我.非此我所.非當來我.非當來我所。彼一切非
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瑜伽師地論》卷93:

「了知無我。終不執彼為我我所。」

由這些經論比對,經文中大量的「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之用
語,應是「苦即無我,無我者即非我非我所」才為正確。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7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6-08-31, 23:19

BBCALL 寫:譬如:經中有時是「苦.空.無我」,又,大多是「苦.空.非我」 ,這也造成讀經時,許多人便自動將「非我」轉換成「無我」〈或反過來解讀〉之主要所在。然,事實上,此兩字在巴利文中是不同,且所指是不同的,請參見前面SN22.15的翻譯。
「此兩字在巴利文中是不同」這句話應是有所誤解,無我、非我在巴利語中並沒有兩個不同的字,就是anatta一個字而已。

至於要翻譯成無我或非我,其實都是可以的,看你是從什麼情形去使用無我或非我。

譬如,當有人說五蘊「是」我,那我會回答五蘊「非」我。
有人說五蘊、五蘊外、五蘊內外「有」我,那我會回答五蘊、五蘊外、五蘊內外「無」我。

但是以上兩種情形,把無我、非我互換,字面上的意義似乎有點不同,但實際上要表達的涵義都是一樣,就是否認生命中有個常一的主宰存在而已。

頭像
BBCALL
文章: 28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BBCALL » 2006-09-01, 08:47

代碼: 選擇全部

「此兩字在巴利文中是不同」這句話應是有所誤解,無我、非我在巴利語中並沒有兩個不同的字,就是anatta一個字而已。
並非如此。

諸比丘!色是無常的〈aniccam〉,凡是無常的〈Yad+aniccam〉,它
即是苦的,那個苦的,它即是無我的〈tad+anatta〉,那無我的即是〈yad+anatta tam〉『不是我的〈Netam mama〉不是我〈nesohamasmi 〉不是我的我〈na meso atta〉』,如此,當以正慧如實地觀察。

文中,藍字與綠字才是法友所說,藍字、紫色與紅色是漢傳中所出現,

頭像
BBCALL
文章: 28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BBCALL » 2006-09-01, 10:15

似乎法友以為討論的是「苦.空.無我」句型中的無我,巴利並無此定型句。而晚學所舉「苦.空.無我」,是藉用來討論attan〈無我或非我〉與其內容「不是我」〈非我〉在漢傳中有混淆的問題,而不是針對單獨討論「無我」一字。

如單單只討論法友所說,則在學界早有論戰過,記得水野先生還認為漢傳的attan〈非我〉是降低標準成為世俗的角度〈可能是漢譯中大量獨少不相在,或是多採非我的翻譯。〉,另,本次巴利學與佛教學研討會 中,蔡奇林先生將要發表其論文:雜阿含「無我相經」勘正──兼評水野弘元的「無我二諦說」,或許有進一步的探討。

在第二篇文章中,「苦.空.無我」的無我,個人抉擇應使用無我,主要的理由是無我所指的「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的「非我」通常理解成「不是我」,與現代白話同,更重要的是,佛陀並不是把存在的個體否認成不存在,是故,「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的「非我」,不能認作無我,而attan,也應避免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的「非我」來混淆,此外,attan 翻成「非我」雖相應巴利文,但那是因為這「非」字,於古時有「反對」義,但這用法於現代是很少使用,也沒什麼人知道。

總之法友與晚學所談之處,為不同的。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7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6-09-01, 10:45

nesohamasmi翻譯成非我,並無法推論出anatta這個字不能被翻譯成非我。A字帶有X的意義,它不會因為B字帶有X的意義,所以A字就不能被翻譯為X。

anatta這個字不需要另一個字來證明它是或不是什麼意義,你的推論並沒有任何經驗上或邏輯上的合理性。

另外,attan是我而不是非我吧?巴利語前面加個a或an表否定的用法很常見,怎麼會不常見呢?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06-09-01, 11:12

BBCALL 寫:另,本次巴利學與佛教學研討會 中,蔡奇林先生將要發表其論文:雜阿含「無我相經」勘正──兼評水野弘元的「無我二諦說」,或許有進一步的探討。
蔡奇林先生的雜阿含《無我相經》堪正說,且拭目以待之。

不會同樣與林崇安先生根據南傳《相應部22.59》來「堪正」北傳《雜阿含33》及《雜阿含34》吧!

如果是的話,這個工作林崇安先生已經做過了。

我對這種堪正方法學有意見,詳情暫且不表。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7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6-09-01, 15:18

漢譯經典中的無我或非我( anatta )引申出非我、不異我、不相在三個意義。經典一般會有三種情形。

一、經典中只提到「無常、苦、空(有時無此字)、無我或非我( anatta)」,這類句子的無我與非我互換,幾乎都不影響文意,事實上經典也是常常互相混用。

二、在「諸所有色......彼一切非我( 應是nesohamasmi )、不異我、不相在。如是觀察....」這種句子中,這三個名詞不會單獨出現,其中的非我明顯不等於第一項的無我或非我( anatta ),也沒有跟無我發生混用的情形。

三、先說一,再接著說二。

由此可見,翻譯者並非沒有原則的混用無我、非我兩個名詞。只要把上下文看清楚,應該不會造成誤解才對。

特定名詞這樣翻譯是否會造成困擾?我想多少會有一些,但是說他錯,我想那倒也未必。

頭像
BBCALL
文章: 28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BBCALL » 2006-09-02, 11:00

代碼: 選擇全部

由此可見,翻譯者並非沒有原則的混用無我、非我兩個名詞。只要把上下文看清楚,應該不會造成誤解才對。 
問題是這還是有多不同理解吧!而且本來用意是討論「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理解成「苦就是無我,無我也就是無我所」或是「苦就是非我,無我也就是無我所」或是等等變化。

代碼: 選擇全部

譬如,當有人說五蘊「是」我,那我會回答五蘊「非」我。
有人說五蘊、五蘊外、五蘊內外「有」我,那我會回答五蘊、五蘊外、五蘊內外「無」我。
晚學即是如此看法,也認為這才是對的回答,如當有人說五蘊「是」我,而回答五蘊「無」我時,雖未錯,但與原意是有差別的。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7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6-09-02, 14:23

光是巴利文版本經文,不同人翻譯出來的意義也都未必相同,譬如nesohamasmi一字,我看到的解釋至少就有三種。雖然差異不大,但是還是有點差異。那麼我們又要用哪個翻譯版本來勘誤漢譯經文呢?

漢譯經文某些類似的文句有時用無我,有時用非我,意義差別也不大,但也有點差異,在不會影響我們去理解它的情形下,我認為問題不大。

真要正確判斷漢譯經文翻譯正確與否要拿梵文原本來判斷,巴利文經典當然也可以,但是還是不能忘了,它畢竟是另一個部派的誦本,不可能完全相同,無法做到很完全。

若是兩方經文有對方沒有或不同的名詞或表達方式(譬如無我相經),那就用漢譯經文去研究漢譯經文,用巴利經文去研究巴利經文,順著各自的敘述風格及表達方式去理解各自所要傳達的意義,這算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