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九分教

發表於 : 2014-01-17, 17:29
sonadanda
和辻哲郎《原始佛教的實踐哲學》:

在四部四阿含編集之前,曾握有過小規模的編集。宇井氏從經律中所說的九分教發現這種情況。他曾經在現存的經藏中尋求此九分教。宇井氏壹方面批評佛音的解釋,壹方面作出如下的推定:
(壹)經是經集之初四聚。(修多羅)
(二)應頌是相應部第壹聚的有偈聚。(祗夜)
(三)解釋是相應部因緣聚初八小聚。(記說)
(四)偈是經集的最後聚彼岸道。(偈頌)
(五)自說是現存巴利小部中的經典。(無問自說)
(六)如是語也是壹樣。(如是語)
(七)本生是巴爾赫特雕刻中的二十八種圓案。(本生)
(八)未曾有法是增支部四、壹二七——壹三O,八、壹九——二三,中部壹二三等趣典。(未曾有法)
(九)方廣是中部九、二壹、四三、四四、壹O九、二O以及長部二壹。(毗托羅)

這些經典與原形經典雖然不是壹模壹樣,但大體而言,它們算是很古的作品。又在九分教中,也有新古之別,如前韶中的第(四)項最古;(壹)(二)次之,兩者都被引用在各種經中。其次是(五)(六),(三)(九)又次之。(三)、(九)已都成爲經的解釋。最後是(七)(八)。

宇井伯壽(Ui Hakuju,1882—1963年)
文學博士,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日本學士院會員,印度哲學、佛教史、佛家文獻研究專家。主要著作有:《佛教思想研究》(岩波書店,1943年)、《佛教泛論》(2卷,岩波書店,1947—1949年)、《佛教經典史》(東成出版社,1957年)、《梵漢對照菩薩地索引》(鈴木學術財團,1961年)


維基百科:

九分教,又稱九部經,佛教術語,爲早期部派佛教對于佛教經典類型的壹種分類法,由大衆部提出,分別說部中的赤銅鍱部也有類似分類法,是十二分教的前身。
佛教研究中,對阿含經與九分教出現的先後有長久的爭論,印順法師認爲兩者是同時發展而成。

曆史
隨著佛教發展,結集出的經典漸多,需要進行分類。最早提出九分教學說的是大衆部,他們根據經典的類型,分出九大類,稱九分教[1]。分別說部中的赤銅鍱部的巴利律藏也采用九分法[2],與大衆部的不同之處是方廣經移到未曾有法的後面[3],玄奘譯《本事經》也是九分教說。分別說部中的法藏部和化地部與說壹切有部等後來進壹步提出了十二分教的分類法。

(注釋:
[1]^ 1.0 1.1 《摩诃僧祇律》:“爾時佛告舍利弗。有如來不爲弟子廣說修多羅、祇夜、授記、伽陀、憂陀那、如是語、本生、方廣、未曾有經。舍利弗。諸佛如來不爲聲聞制戒。不立說波羅提木叉法。是故如來滅度之後法不久住。”“舍利弗。以如來廣爲弟子說九部法。爲聲聞制戒。立說波羅提木叉法。是故如來滅度之後教法久住。”“雜藏者。所謂辟支佛阿羅漢自說本行因緣。如是等比諸偈誦。是名雜藏。”

[2]^ 2.0 2.1 《巴利律藏》:舍利弗!拘樓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不疲厭爲聲聞弟子廣說正法,多爲彼等說契經、祇夜經、授記經、偈經、自說經、因緣經、本生經、未曾有經、方等經,爲弟子制立學處,教示波羅提木叉。此諸佛世尊、隨佛覺悟之聲聞等滅後,由種種名、種種族姓、種種血統、種種家系出家之後來諸弟子,令其梵行久住也。

[3]^ 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九分教”說:如大衆部Maha^sa^m!ghika所說:1修多羅‧2祇夜‧3授記‧4伽陀‧5優陀那‧6如是語‧7本生‧8方廣‧9未曾有經。‘解脫道論’的“九部”說,與大衆部相合。據近人研究,‘解脫道論’是錫蘭無畏山寺派Abhayagiriva^sin所傳。屬于銅鍱部Ta^mras/a^t!i^ya的大寺派Maha^viha^ra-va^sina ,所傳的巴梨Pa^li聖典,也是“九部”說。這二部,只是在次第上,“未曾有”與(與“方廣”相當的)“毗陀羅”,前後移動了壹下。玄奘所譯的‘本事經’,也是“九分教”說,與大衆部說相合。)

大衆部分類
大衆部將佛教經典分成九大類,稱爲九分教[1]。九分教的內容是:
修多羅(Sutta):以散文爲主的經典,又稱長行、略說。阿含經與律藏都包含在其中,後世專用來指經藏部份。
祈夜(Geyya)
記說(Veyyakarama)
伽陀(Gatha)
自說(Udana)
本事(Itivuttaka)
本生(Jataka)
方廣(Vedalla)
未曾有(Abbhutadhamma)

赤銅鍱部分類
赤銅鍱部也有九分教[2]說法:sutta(契經)、geyya(祗夜,應頌)、veyyā-karana(記說)、gātha(偈頌)、udāna(無問自說)、itivuttaka(如是語)、jātaka(本生)、abbhudhamma(未曾有法)、vedalla(毗托羅,智解)等之九分。在漢譯據信爲無畏山派的《解脫道論》中記載爲:脩多羅、祇夜、阇柯羅界、伽陀、優陀那、伊底跋多伽、阇多伽、阿浮多達摩、鞞佛略[4]。赤銅鍱部各派分類與大衆部相同,但是將未曾有法提到方廣經之前。大寺派(南傳上座部佛教爲其現代承繼者)覺音在《壹切善見律注序》對九分教的具體內容做了注解:
(注釋:[4]^ 《解脫道論》卷9;“複次知法者,所謂脩多羅、祇夜、阇柯羅界、伽陀、優陀那、伊底跋多伽、阇多伽、阿浮多達摩、鞞佛略,此謂法辯。”)

修多羅 于此兩部分別、義釋、犍度部、附隨、經集中吉祥經、寶經、珠那羅迦經、迅速經等其他經名之如來語,當知爲修多羅。
祗夜 壹切包含偈頌之經,當知是祗夜。尤其是相應部中整個有偈品。
記說 全論藏與無偈之經,不被包攝于其他八分之佛語,當知是記說。
偈頌 于法句經、長老偈、長老尼偈、經集中不名爲契經者,當知純爲偈頌。
無問自說 當知與悅智之偈有關的八十二經爲自說。
如是語 當知以‘此是世尊所說’等方式所轉起的壹百二十經爲如是語。
本生 無戲論本生等五百五十本生,當知是jātaka(本生)。
未曾有法 開頭說:“諸比丘!于阿難有此等稀有未曾見之法”,對于稀有未曾見之法經,當知是未曾有法。
毗托羅 有明小經、有明大經、正見、帝釋所問、諸行分散、滿月大經等,從此得壹切喜悅或滿足而質問之經,當知是vedalla(毗托羅)。

原始佛教研究
現代佛學研究者如印順法師認爲,九分教中,最早出現的是契經(修多羅),修多羅原意是結集,所有結集出的經文原來都可被稱爲修多羅。之後,僧團將經典長行散文的部份,稱爲修多羅,相當于《雜阿含經》中的〈蘊誦〉、〈六處誦〉、〈因誦〉、〈道品誦〉;偈頌部分,稱爲祇夜,相當于《雜阿含經》中的〈八衆誦〉。這是九分教中最基礎的部份,包括了最原始的經與律。

隨著經、律的數量增加,僧團將固有修多羅之外,針對經、律進行分別、問題解答的長行散文,稱爲記說。另外隨著佛教傳播各地,增加許多通俗而易于傳誦的頌偈。爲了與祗夜區分,僧團將壹些感歎、敦促學佛的頌偈,稱爲優陀那,相當于後世的法句經。其他宣說法要的頌偈,不屬于祗夜與優陀那,就歸爲伽陀,後世巴利藏小部經集中的壹些頌偈,如〈義品〉、〈波羅延拏品〉、〈蛇經〉、〈陀尼耶經〉、〈犀角經〉、〈牟尼偈〉等皆屬于此。優陀那與伽陀通常被歸類于雜藏之中。這五支經典,是壹切經教的基礎。

在佛教經典繼續增加之後,承續記說風格的經典,進壹步被分類。其中,傳聞是佛如是說的經典,被稱爲本事。本事進壹步區分,傳聞是佛說法義的經典,被稱說如是語;傳聞中,先賢的行事與故事,稱爲本事;而本事中,佛與其弟子的前世故事,稱爲本生。經典中,講述佛及其弟子的希有功德以及故事的部份,稱爲希法或未曾有法;而講述深法廣義的經典,被稱爲方廣。這些經典原先都被歸類在記說之中,但因爲它的範圍更大,記說原有的定義無法涵蓋,因此被獨立出來,本事、本生、希法與方廣,這四類經典,形成了四阿含中長阿含經、中阿含經、增壹阿含經的基礎。


——不難看出,關於九分教,宇井氏的說法與印順法師是不同的,前者認為九分教早於四阿含,後者認為先有的《相應阿含》,九分教和其他阿含是後來逐步形成的。

我認爲宇井的說法似乎更合理,因爲:

如果九分教與四阿含是同時發展而成的,那麽按照印順法師說,先有的修多羅和祗夜,這是《相應阿含》(雜阿含和相應部的前身)的最原始部分,然後這兩部分增廣到九分教,《相應阿含》增廣到四阿含,那就存在壹個大問題。

因爲南傳《小部》的經集,裏面有些品的經文被研究界認爲非常古老,遠比《雜阿含》裏的壹些經文更古,相反《雜阿含》裏有些經文是解釋《經集》的這些部分的,那麽,如果是先有的《雜阿含》,而且解釋《經集》的經都在《雜阿含》裏,那麽《經集》裏這些非常原始的經文,爲何沒在早期被編入《雜阿含》,反而被編入了比四部更晚出現的《小部》裏?

如此看來,四部四阿含與九分教同時成立的說法不合理,較合理的說法是,先有了壹些原始經文,這些經文被歸納爲九分教,隨後有了《相應阿含》,但九分教的內容並未全被編入其中。

發表於 : 2014-01-17, 18:05
sonadanda
以下引自印順法師《杂阿含经论会编》。

《雜阿含經》解釋《經集》的經文:
978經 解釋 2品3經
1160經 解釋 3品5經
551經 解釋 4品9經
345經 解釋 5品2經7偈
1164經 解釋 5品3經
982經 解釋 5品4經
983經 解釋 5品14經

另外
《雜阿含經》和《經集》一致的經文:
98經 等同 1品4經
102經 等同 1品7經
1329經 等同 1品9經
1326經 等同 1品10經
1221經 等同 2品12經
1218經 等同 3品3經
1184經 等同 3品4經

發表於 : 2014-01-18, 15:00
sonadanda
補充一點,按照宇井氏和印順法師的不同觀點,最古老的經文也是不同的。

宇井氏認為,九分教中,最古老的是第四伽陀(偈頌),即《經集》第五聚 彼岸道品;

其次是修多羅(長行),以及祗夜(偈頌),修多羅是《經集》初四聚(這個明顯需要區分,因為研究界的觀點很明確的,《經集》初四聚裡的經文是新舊混雜的),祗夜是《相應部》第一聚有偈品(Sagatha-vagga)(的原始部份),現存有偈品的目錄是:
1. Devatasamyutta 諸天相應
2. Devaputta-samyutta 天子相應
3. Kosala-samyutta 拘薩羅相應
4. Mara-samyutta 惡魔相應
5. Bhikkhuni-samyutta 比丘尼相應
6. Brahma-samyutta 梵天相應
7. Brahmana-samyutta 婆羅門相應
8. Vavgisa-samyutta 婆耆沙長老相應
9. Vana-samyutta 森林相應
10. Yakkha-samyutta 夜叉相應
11. Sakka-samyutta 帝釋相應

這些經文,基本上《別譯雜阿含經》裡面都有。有一個佐證是,如印順法師所說,《別譯》的譯出時間比《雜阿含經》更早,但裡面卻沒有被印順法師認為是《雜含》核心的“陰相應”和“入處相應”!

與之相比,印順法師的判定則是,修多羅最先出現,包含《雜阿含經》“陰相應”和“入處相應”的原始部份,隨後是祗夜,就是《雜含》里有偈頌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