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頁 (共 4 頁)

發表於 : 2010-10-28, 21:38
freshman
說到自依、法依、不異依,大家有必要考慮一下當時的背景:

當時佛和諸位大弟子都在的時候,新學佛法的人尤其是在家的,總是喜歡說:

世尊。我今已度。我從今日。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盡壽作優婆塞。【雜阿含經】第302經

今禮最勝覺  能脫一切障
我今遭苦惱  是故來歸依
我等月天子  歸依於善逝【雜阿含經】第583經

於諸愚癡尼揵子所。愚癡習近。愚癡和合。愚癡奉事。徒自勞苦。不得明智。是故我今重歸依佛.歸法.歸僧。【雜阿含經】第916經

等等等等,還有很多舉不勝舉........

同時,經典當中還有很多,提到: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這也說明,當時的佛是大家的大依靠.......

等到尊者舍利弗因病涅盤後,佛才提到:

阿難。如我先說。所可愛念種種適意之事。皆是別離之法。是故汝今莫大愁毒。阿難。當知。如來不久亦當過去。是故。阿難。當作自洲而自依。當作法洲而法依。當作不異洲不異依.

這應該可以說明,自洲而自依。主要是針對歸依佛.歸僧而提出來的.也是正對信靠善知識而說的.-------這是從來源來說.

發表於 : 2010-10-29, 00:05
freshman
從學習的過程來看,剛開始學習的人,是不可能自依的。這就像是個小孩,想要他自立,出發點是好的,大人也時常會鼓勵他要自立。可是這畢竟是期望語。

其實,我理解所有學佛者,在初果以前都是個小孩。四念處,他也不知道究竟是如何修。一定要大人在旁邊指點,否則十有八九會修錯。

見法後,再修四念處,就一定不會錯了,不再需要別人在旁邊指點了,才可以真正地作到自依,法依。

發表於 : 2010-10-29, 08:49
IanTsai
為何佛陀會要阿難尊者當作自洲而自依,當作法洲而法依,當作不異洲不異依。阿難尊者因佛陀病重而難過甚至慌亂。所以佛陀勉勵他應以自己為依歸。所以我認為這是個目標。

發表於 : 2010-10-29, 15:19
freshman
IanTsai 寫:為何佛陀會要阿難尊者當作自洲而自依,當作法洲而法依,當作不異洲不異依。阿難尊者因佛陀病重而難過甚至慌亂。所以佛陀勉勵他應以自己為依歸。所以我認為這是個目標。
對,我也是這樣看的。

這樣一來,就能夠統一理解佛陀一面說:要親近善知識(善知識是梵行的全部,而非一半);
另一面又說:要自依,法依,不異依。

這裏的關系再說白一點就是:

信靠善知識的目的是要最後自依;想要自依必須要先信靠善知識。

而這裏的信靠善知識和其他宗教裏的信靠又是不一樣的。以後再說。

發表於 : 2010-10-29, 23:47
freshman
簡單說一下我所理解的佛教和其他宗教的信仰的同與異:

同:佛教和任何其他的宗教一樣,具有不同尋常的體驗。這些體驗一定高於日常生活,是超越日常生活的。一個普通的教徒體會不到,或者少有體會,是很普遍的。這個時候,就給“信仰”提供了存在的空間。

教主所宣稱的境界(比如說,解脫、涅盤或者天國、永生等等),是任何宗教存在的基礎。一個人在沒有親身達成之前,存在兩種心理狀態:信或者不信。信的就是信徒,不信的就是異教徒(任何都不信的人基本是沒有的,這類人可以歸入信自己或者信虛無)。

信佛的就是佛教徒;信基督的就是基督徒。很清楚很明白。這是佛教具有信仰的層面的意思。

異:佛教的信仰和其他宗教比起來,有非常不同的部分:

1)佛教的信是可以驗證的:佛教的教主自己提倡別人來看就是邀請別人來驗證,同時這個驗證是在現今的驗證(從“看到”到“體證”),不必等到死後。
2)佛教的信,不是教主獨占,而是對於解脫和解脫者的信。也就是說,是對於“有解脫”這件事相信,以及對於所有阿羅漢(做到了解脫這件事的人)的信仰。
3)佛教提倡,只有信,是不夠的,還要有其它的條件(包括自己的修煉)。也可以說,信只是初期的手段,不是目的。
4)佛教的信有兩種:他信和自信。初期是他信----是對於“有解脫”這件事相信,以及對於有人解脫了相信(途徑是通過相信別人)。後期是自信,是相信自己也能夠解脫,對於自己的解脫可以清楚的預見(途徑是不用通過別人,自己就可以清楚地知道)。

暫時想到這些。

發表於 : 2010-10-30, 00:29
freshman
這好像和善知識沒有關系。

我是這樣想的:

學佛就是為了求解脫。要求解脫,首先要相信自己可以解脫。也就是相信別人解脫了,我們只要找到方法就可以解脫。

而善知識就是掌握了這個方法的人。我們相信他,是相信他掌握了解脫的方法。大多數人沒有神通,只能相信。

發表於 : 2010-10-30, 17:27
freshman
所以說,佛教的信,更多的是----信解脫,信解脫的人,信解脫之道,信自己也可以解脫,信善知識-----最後都要落實到具體的善知識上面:

48.大篇.根相應[八] 第八 應觀
※二 ‘諸比丘,有五根。以何為五根耶?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
三 諸比丘!應於何觀信根耶?四預流支是。應於此觀信根。
四 諸比丘!應於何觀精進根耶?四正勤是。應於此觀精進根。
五 諸比丘!應於何觀念根耶?四念處是。應於此觀念根。
六 諸比丘!應於何觀定根耶?四靜慮是。應於此觀定根。
七 諸比丘!應於何觀慧根耶?四聖諦是。應於此觀慧根。
八 諸比丘!此為五根。’

發表於 : 2010-10-30, 17:52
peacecila
freshman 寫:所以說,佛教的信,更多的是----信解脫,信解脫的人,信解脫之道,信自己也可以解脫,信善知識-----最後都要落實到具體的善知識上面:

48.大篇.根相應[八] 第八 應觀
※二 ‘諸比丘,有五根。以何為五根耶?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
三 諸比丘!應於何觀信根耶?四預流支是。應於此觀信根。
四 諸比丘!應於何觀精進根耶?四正勤是。應於此觀精進根。
五 諸比丘!應於何觀念根耶?四念處是。應於此觀念根。
六 諸比丘!應於何觀定根耶?四靜慮是。應於此觀定根。
七 諸比丘!應於何觀慧根耶?四聖諦是。應於此觀慧根。
八 諸比丘!此為五根。’
應該要瞭解「信根」是怎麼開展的?
我自己讀經印象中的「信根」是指如來當時於菩提樹下所悟的法,所以雜阿含有個「如來所」的名詞。如以我自己而言主要是以「四聖諦」為「信根」開展的「本法」。自己要在「三十七道品」內找一個可以供自己「安生立命」的「本法」,信根也就由此「本法」開展。信根永遠都不是指對於人的崇信,當然,對於法的聽聞是由於「聖者」而來,但聖者只是一個「領路人」,一位「傳信使」,最終還是必須因法而開展「信根」,因法而得悟。

雜阿含又有「傳來的聖法」之意,因為早期「口耳相傳」之故。

發表於 : 2010-10-30, 19:40
freshman
善知識是如此的重要,有必要就此審查一番。

我認為,善知識是指初果以上的人(聖者)而非經典(無論是口誦還是書本)。

1)四預流支上說,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要保證自己聽到的是正法,這個善士一定要是初果以上的人才行。否則的話,很可能是邪法,不但不能導致解脫,反而會障礙解脫。

因為這個時候,學佛的人還沒有分辨正法的能力,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很可能和學法的人契合,一旦先入為主,以後即使遇到了真正地聖者,他也會認為聖者是邪見。

另外,即使沒有證果的人有些時候說的是正法,但是只要有一個關鍵的地方出錯,便不能使人入正性。

所以,一定要是初果以上的聖者,這是最低的要求。

2)經典(無論是口誦還是書本)不能代替善知識。

因為法義是如此的精細,即使有人在身邊言傳身教,學生也不能盡數了解。一旦經過了口誦或是書本的轉達,其中的信息量受到了必然的限制。

再有,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教授,一定是生動互動的。而經典只能是單向的,僵死的。

更不要說,經過了這末多年的傳送,這裏面的差錯,遺漏以及混亂了。

當然了,我這樣說,並不是否定了演習經典的重要性和現代人證果的可能性。後面我會談到這個。

發表於 : 2010-10-31, 17:29
freshman
freshman 寫:
freshman 寫:信心是有力量的,這種力量如果用對了方向,其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如果用錯了方向,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cry:
信心是如此的有作用,就值得我們認真檢查到底應該信什莫?如何信?

有人說,自己是隨法行者,不需要信.仔細想想,他這裏的意思應該是信自己......信根還是在起作用,只是對象變成了自己.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真正地隨法行者並非是信自己而是信他所親近的善知識.只有初果才是信自己.
以上大概講了信根當中的“信什末?”,下面主要是“如何信?”。

【雜阿含經】第656經 (第26卷)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若聖弟子成就慧根者。能修信根。依離.依無欲.依滅.向於舍。是名信根成就。信根成就。即是慧根。如信根。如是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說。是故就此五根。慧根為其首。以攝持故。譬如堂閣。棟為其首。眾材所依。以攝持故。如是五根。慧為其首。以攝持故

[五二] 第二 末羅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末羅國一名郁鞞羅劫波之末羅村。
二 於此,世尊告諸比丘曰……乃至……
三 ‘諸比丘!於聖弟子,若尚未生聖智者,則無四根之等住,無四根之安住。諸比
丘!於聖弟子,若已生聖智,則有四根之等住,有四根之安住。
四 諸比丘!譬如於重閣,尚未建屋頂,則無重檐之等住,無重檐之安住。諸比丘!
於重閣若已建屋頂,則有重檐之等住,有重檐之安住。諸比丘!如是於聖弟子,若
聖智尚未生,則無四根之等住,無四根之安住。諸比丘!於聖弟子,若聖智已生,
則有四根之等住,有四根之安住。以何為四根耶?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是。
五諸比丘!聖弟子若有慧,則隨信等而住,隨精進等而住,隨念等而住,隨定等
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