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一經 正確地修行止觀,建立無常、苦、空、非我

本專區以《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經文內容的比較研究為主
回覆文章
頭像
dinghui
文章: 7
註冊時間: 2009-12-15, 08:00
聯繫:

《雜阿含經》第一經 正確地修行止觀,建立無常、苦、空、非我

文章 dinghui » 2009-12-26, 21:21

學佛人應當對身體、感受、認知、意志思維、意識活動這五樣因緣組合的現象作正確的觀察,認知它們都是因緣生、因緣滅,是無常變化的,是時時都在不斷的遷流變化不得自在的,是沒有實在主體,是非我、非我所能左右的。這樣的觀察就是正確的觀察,學佛人如果能夠如此這樣的觀察這五種現象,那麼他就自然能夠產生遠離對此五種現象的渴愛的欲望,放下對身心世界的喜愛、貪欲等執著直至徹底滅盡。因為一切喜愛、貪欲的徹底放下緣故,所以學佛人就自然的獲得從一切的束縛、牽纏當中究竟解脫的結果。

一(一)(2)
  如是我聞(3):【我是這樣聽說的:】
  一時,佛住(4)舍衞國(5)祇樹給孤獨園(6)。【有一段時期,佛陀居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此時,世尊對比丘們說到:】「當觀色無常(7),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你們應當如實地觀察物質現象,認知一切物質現象都是隨著因緣條件而無常變化的,如果你們能夠這樣如實觀察的話,就是正確的觀察。如此正確的觀察下去,就會對物質現象產生厭離貪愛它的心;已經厭離了對物質現象貪愛的眾生,那麼他對物質現象的喜愛、貪欲等執著便可以徹底消除滅盡;當眾生對物質現象的喜愛、貪欲等執著徹底消除滅盡之時,我就會說:他已經從一切的束縛、牽纏當中獲得了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8),【同樣的方法,應當如實地觀察感受、認知、意志思維、意識活動這四種精神現象它們也都是隨著因緣條件而無常變化的。】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果你們能夠這樣如實觀察的話,就是正確的觀察。如此正確的觀察下去,就會對這四種精神現象產生厭離貪愛它的心;已經厭離了對這四種精神現象貪愛的眾生,那麼他對這四種精神現象的喜愛、貪欲等執著便可以徹底消除滅盡;當眾生對這四種精神現象的喜愛、貪欲等執著徹底消除滅盡之時,我就會說:他已經從一切的束縛、牽纏當中獲得了解脫。】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就是這樣,比丘啊!一個已經從一切的束縛、牽纏當中獲得了解脫的人,他就會生起解脫的智慧,有了這種智慧的人,就能夠如實體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9)。【我這無明顛倒的一生已到盡頭,清淨離欲的修行已經完成,應當覺悟、解脫、斷盡煩惱的事業都已圓滿完成,自己清楚的如實地知道此生是最後身,將來不會再流轉於痛苦的生死相續當中了。】如觀無常,苦(10)、空(11)、非我(12)亦復如是。」【就象這樣的觀察世間一切的物質和精神現象都是隨著因緣條件而無常變化的一樣,觀察世間一切的物質和精神現象都是痛苦的、虛幻不實、不是我的也是這樣觀察,就能夠如實體證:我這無明顛倒的一生已到盡頭,清淨離欲的修行已經完成,應當覺悟、解脫、斷盡煩惱的事業都已圓滿完成,自己清楚的如實地知道此生是最後身,將來不會再流轉於痛苦的生死相續當中了。】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此時,眾比丘聽聞了佛陀的教導後,都升起了歡喜心,並依照著佛陀的教導去如實地修行。】


(001)本編目係依據印順長老之研究。(雜阿含經論會編)
(002)本經敍說五蘊之無常、苦、空、非我。相應部(S. 22. 12-14. Anicca etc. 無常等)
(003)如是我聞:諸經經首均有此語,巴厘本作 Evam me sutaj。印度重視聞持,而以此語做為信憑,這句話表示此經為結集者親自聽聞。在九分教中,雖然從伊帝目多迦經開始無此語,但在修多羅、祇夜、弊迦蘭、優陀那等諸經則多有此語。南傳相應部亦均有此語。
(004)住(viharati)(巴),乃止住之意。
(005)舍衛國(Sāvatthī)(巴),乃拘薩羅國之首府,在今北印度近尼泊爾處。
(006)祇樹給孤獨園(Jetavana Anāthapindika ārāma)(巴),為佛陀道場之一。此園乃須達多長者向祇陀太子買下土地建成以供養佛陀者,其內之樹林
則為祇陀太子所佈施,故合稱祇樹給孤獨(須達多長者樂善好施,經常接濟貧困孤獨之人,故被稱為給孤獨長者)園。
(007)色無常(rūpaj aniccaj)(巴),謂「色是無常的」,眼所見之形色,耳所聞之聲音等,均如流水之來去,隨緣而生滅,無一常住。
(008)受、想、行、識無常(Vedanā aniccā, sa??ā aniccā, savkhārā aniccā, vi??ānaj aniccaj)(巴),受、想、行、識四者和「色」合稱五蘊。各
種物質的代名詞叫「色」,領納此等所接觸之外境叫「受」,對此等色、受之外境所產生的印象叫「想」,除去「受、想」外的各種心思運作叫「行
」,了別色、受、想、行的心叫「識」。
(009)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Khinā jāti, vusitaj brahmacariyaj, kataj karanīyaj, nāparam itthatātyāti
pajānāti.)(巴),這是佛教中有關解脫的一種說明。生已盡(Khinābījo),即煩惱業縛已盡,可證阿羅漢果。從過去的煩惱、生死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成為真正自在的人。梵行已立,即脫離愛欲而過著清淨的生活,只有正行、正精進而沒有邪行。所作已作,即已完成一切義務職守。不受後有,即現
在已得解脫,將來再不受束縛,不再於生死輪迴中流轉,不墮「死界」得到「正生」。
(010)苦:乃觀五蘊是苦的。人生有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蘊熾盛等諸苦。參閱相應部(S. 22. 13. Dukkha 苦)
(011)空:五蘊因無常,故不實在,亦不虛無,即為空。
(012)非我:因無常,故苦,而知無常住、唯一、自在、主宰、獨存、實在之我,故非我。參閱相應部(S. 22. 14: Anattā 無我)


對應的南傳經文

[一二] 第一 無常
一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
二 於此……乃至……
三 ‘諸比丘!色是無常……乃至……
四~六 受是無常……想是無常……行是無常……識是無常。
七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如是觀色、厭離色、厭離受、厭離想、厭離行、厭離識,厭離而離欲,離欲而解脫,解脫即生解脫智,即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
--------------------------------------------------------------------------------
[一三] 第二 苦
一~二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
三~七 ‘諸比丘!色是苦,受是苦,想是苦,行是苦,識是苦。
八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乃至……知:……不受後有。’
--------------------------------------------------------------------------------
[一四] 第三 無我
一~二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
三~七 ‘諸比丘!色無我,受無我,想無我,行無我,識無我。
八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乃至……知:……不受後有。’

相應部22相應12經/無常經(莊春江譯)
  我聽到的是這樣:
  在舍衛城,在那裡……(中略)。
  「比丘們!色是無常的,受是無常的,想是無常的,行是無常的,識是無常的。
  比丘們!看到了這樣,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在色上厭,在受上厭,在想上厭,在行上厭,在識上厭。
  厭者離染,從離貪而解脫。
  當解脫時,有『[這是]解脫』之智,他了知:
  『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

相應部22相應13經/苦經(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比丘們!色是苦的,受是苦的,想是苦的,行是苦的,識是苦的。
  看到了這樣,……(中略)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

相應部22相應14經/無我經(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比丘們!色是無我,受是無我,想是無我,行是無我,識是無我。
  比丘們!看到了這樣,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在色上厭,在受上厭,在想上厭,在行上厭,在識上厭。
  厭者離染,從離貪而解脫。
  當解脫時,有『[這是]解脫』之智,他了知:
  『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

相應部22相應51經/歡喜的滅盡經(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比丘們!比丘看『無常的色』為這樣無常的:那是他的正見。
  正確地看到者則厭,由歡喜的滅盡而貪滅盡;由貪的滅盡而歡喜滅盡。
  由歡喜與貪的滅盡而心解脫,這被稱為『善解脫』。
  比丘們!比丘看『無常的受』為這樣無常的,那是他的正見。
  正確地看到者則厭,由歡喜的滅盡而貪滅盡;由貪的滅盡而歡喜滅盡。
  由歡喜與貪的滅盡而心解脫,這被稱為『善解脫』。
  比丘們!比丘看『無常的想』為這樣無常的……(中略)。
  比丘們!比丘看『無常的行』為這樣無常的,那是他的正見。
  正確地看到者則厭,由歡喜的滅盡而貪滅盡;由貪的滅盡而歡喜滅盡。
  由歡喜與貪的滅盡而心解脫,這被稱為『善解脫』。
  比丘們!比丘看『無常的識』為這樣無常的,那是他的正見。
  正確地看到者則厭,由歡喜的滅盡而貪滅盡;由貪的滅盡而歡喜滅盡。
  由歡喜與貪的滅盡而心解脫,這被稱為『善解脫』。」

南北傳經文比對(莊春江作):
  1.北傳經文「如是我聞……歡喜奉行。」的經文格式,南傳《相應部》有些經也有(參看《雜阿含30經》),依印順法師的考定,這樣的格式,應該是在《增一阿含》或《增支部》成立的時代才形成的(參看《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9),相對應的這幾個南傳經文,只簡略地指出發生地點,應該是比較早期的風貌。
  2.北傳經文「當觀色無常」的「觀」,南傳經文作「看」(passa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看見」(sees),這不是指外在的「看」,而是「看到了內涵」,也就是「理解」的意思。而北傳經文「則為正觀」的「正觀」,南傳經文作「正見」(sammādi??h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正確的見解」(right view),也就是「八聖道」(或譯為「八正道;八支聖道」)中的「正見」。
  3.北傳經文的「厭離」,其他經文多作「厭」,南傳經文也作「厭」(nibbindati) ,菩提比丘長老在《中部》英譯為「(由沈迷中)清醒」(disenchantment),但在《相應部》則英譯為「厭惡;反感」(revulsion),而其本人表示,前者的程度不足,後者太過,真正的意思應該介於這兩者之間,但英文沒有恰如其份的字可以對譯。南傳經文的「離染」(virajjati)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冷靜;不為情所動」(became dispassionate)。南傳經文的「離貪」(virāga)為「離」(vi)與「貪」(rāga)的複合字,但巴厘語的「貪」(rāga)字另有「色彩」的意思,所以「離貪」(virāga)也可以解讀為「色彩的褪去」,菩提比丘長老均將之英譯為「褪去」(fading away)。
  4.北傳經文的「心解脫」,另可參看《雜阿含710經》,南傳經文的「心解脫」(citta? vimutt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心自由了」(the mind is liberated),這裡說的「心」是指「心理上的」,「解脫」是指不再生死流轉之解脫。
  5.北傳經文「喜、貪盡」,南傳經文作「由歡喜與貪的滅盡」(nandirāgakkhayā),其中的「喜」,南傳經文作「歡喜」(nand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欣喜;歡樂」(delight),這與「初禪五支」中的「喜」(pīti)不同,後者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狂喜」(rapture)。其中的「盡」,南傳作「滅盡」(khay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破壞;驅除」(destruction)。而南傳經文的「由歡喜的滅盡而貪滅盡;由貪的滅盡而歡喜滅盡」,說明瞭「歡喜」與「貪」的緊密關係。
  6.北傳經文「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為描述不再生死流轉的解脫情境之定型句,南傳經作「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北傳經文的「不受後有」,意思是沒有下一生的「有」,而這個「有」應該是「十二緣起支」中的「有」支,南傳經文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nāpara? itthattāy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不再有這生命的狀態」(there is no more for this state of being),另外也與「不再有再生」的意義相當,參看《雜阿含403經》「經文比對」。
   「出生已盡」(khī?ā jāti),相當於「我生已盡」,菩提比丘英譯為「已被破壞的是出生」(destroyed is birth)。
   「梵行已完成」(vusita? brahmacariya?),即「梵行已立」,菩提比丘英譯為「聖潔的生活已被生活」(the holy life has been lived)。
   「應該作的已作」(kata? kara?īya?),即「所作已作」,菩提比丘英譯為「所有必須作的已經做完」(what had to be done has been done)。
   南傳經文的「有『[這是]解脫』之智」(vimuttamiti ?ā?a? ho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出現『這是已被釋放』的理解(智)」(comes the knowledge:”It’s liberated”),北傳經文常作「解脫知見」,參看《雜阿含30經》。
  7.「空」,參看《雜阿含232經》「經文比對」。
  8.北傳經文最後的「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從相對應的南傳經文看來,應該分別是以「無常、苦、空、非我」為「觀」的內容之四部經,由此也可以推斷「如是我聞……歡喜奉行。」的經文格式,不是經典最初結集時就有的,所以《大正大藏經》依這個格式來編經號,並不妥當。
  9.北傳經文的「非我」,也譯為「無我」,南傳經文也作「無我」(anattā),這是「真我」(attā)加上否定前置詞(an),表示「實在、永恆、不變」的「真我」之否定,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無自我」(nonself)。
  10.南傳經文的「已受教導的聖弟子」(sutavā ariyasāvaka)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已受教導之高潔的弟子」(the instructed noble disciple),北傳經文多譯作「多聞聖弟子」,其中之「多聞」不只是「多聽」而已,應該含有受教導而實踐的意義,所以譯為「已受教導」。而「聖」(ariya,梵語ārya),與「雅利安人」(梵語aryans)之「雅利安」顯然同字,「雅利安人」為印歐族白種人,遷居入印度後,以高貴人種自居,也許是這個字的來源。在佛教中,「聖弟子」多指證入初果以上的聖者,但有時也泛指一般佛陀弟子。
  11.南傳經文的「這被稱為『善解脫』」(suvimuttanti vucca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被說是完全地被釋放了」(is said to be well liberated)。
  12.南傳經文的「比丘們!比丘看『無常的色』為這樣無常的」(anicca??eva, bhikkhave, bhikkhu rūpa? aniccanti passa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比丘們!一位比丘看事實上是不持久的色為不持久的」(Bhikkhus, a bhikku sees as impermanent form which is actually impermanent)。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b7e3470100dcep.html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