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區以《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經文內容的比較研究為主
-
seasky
- 文章: 770
-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由 seasky » 2007-08-03, 08:19
freshman 寫:現在的很多人在這個問題上搞不清楚,是誤認為“生是苦的原因”,大錯矣!

“生是苦的原因”並沒錯誤啦,佛陀不是說過:“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麼?
為何會有如許的“老病死憂悲惱苦”處理不完呢?
最大原因就在:“我們出生來到世界了”。
有生則有老病死苦,無生故無老病死苦。
如何達成“無生”呢?
斷除“渴愛(欲貪)”就能停止未來世五受陰的持續生長,
未來世五受陰不再持續生長,就不再有生命的顯現(亦即生命熄滅),
生命熄滅時,整個純大苦聚集也就終止了。
-
seasky
- 文章: 770
-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由 seasky » 2007-08-03, 08:34
shanguan 寫:生是苦的開始,沒有人說生是苦的原因。
不知道你見誰說了生是苦的原因的?
生是苦的開始,同時也是苦的原因。
佛法就在教導人們如何不生。
自殺光拿色身開刀並無法達成不生,而是要能正觀生命中所有的五受陰,覺知五受陰帶來的苦患,進而厭離五受陰,於五受陰不愛不取,最後因為能夠放捨五受陰故終能使五受陰不再生長,完成不生。
-
seasky
- 文章: 770
-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由 seasky » 2007-08-03, 08:49
shanguan 寫:滅諦沒有什麽神秘的,那就是離一切有爲法的無為法。它的特性就是空、無相、無作。
滅諦,簡單一句話解釋便是:生命的熄滅。
正觀正思惟正見於五受陰,並以八正道精勤於「離欲斷欲」,便能導致生命的熄滅。
-
seasky
- 文章: 770
-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由 seasky » 2007-08-03, 09:17
peacecila 寫:善!一直都是這樣地理解這段話,也以這段話的理解來觀察生活中的各種苦與五陰的執取狀況,「此是苦、此是苦集…」。
「此是苦、此是苦集…」
佛陀所說的「此」究竟是何指呢?
「此」簡單說即是「生命(五受陰、五取蘊)」啦。
「生」緣「老病死苦」,愚癡無明眾生紛紛陷入「苦」中盤旋流轉,無有出期。
為了營造生命、生存、生活,眾生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
seasky
- 文章: 770
-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由 seasky » 2007-08-03, 09:24
Honesty 寫:如何真實的知道苦呢?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以上這些是約略的述說五陰熾燃之苦而已,於五陰執取所來生起的諸般憂惱苦痛是難以說盡的,透過對五陰貪愛執取的如實觀察,就是真實的知道了苦。
如何真實的知道苦呢?
經典內列舉了那麼多苦的項目其實歸納起來簡單的解釋是:生命本身就是苦的根源。
若不從生命本身就是苦的根源去著手瞭解,便無法真實的知道苦。
-
freshman
- 文章: 2208
-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由 freshman » 2007-08-03, 19:20
seasky 寫:苦:五取蘊,白話解讀為:生命。
苦(之)集:渴愛是五取蘊的集起主要因素,簡要說即是:生命的集起。
苦(之)滅:離欲(熄滅渴愛)是五取蘊的熄滅,簡要說即是:生命的熄滅。
苦(之)滅道跡:生命熄滅的方法。
法友既然認識到
“苦是指五取蘊”而不是“五蘊”,那您知道它們的區別嗎?

-
shanguan
- 文章: 2716
-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 來自: Shanghai
-
聯繫:
文章
由 shanguan » 2007-08-03, 20:14
五取蘊是提示了來源的五蘊,意即來自于取的五蘊。
本質上是一回事。
-
IanTsai
- 文章: 355
- 註冊時間: 2006-09-12, 08:00
- 來自: 高雄市
文章
由 IanTsai » 2007-08-04, 00:43
seasky 寫:
佛陀所說的「此」究竟是何指呢?
「此」簡單說即是「生命(五受陰、五取蘊)」啦。
seasky 法友:
你何苦一定要這麼喜歡"生命"呢?或許您最近比較用功,有一些心得要分享,但卻被澆冷水。
但是"個人"覺得換成"生命"不會比較容易理解。反而把五取蘊明顯的特徵打散。而且解釋生命不會比解釋五取蘊輕鬆。何苦來哉呢?
比如你要100個人解釋生命,可能就會有101種說法。
愚笨的我,實在看不出來有什麼理由,換成"生命"會比較好。
-
MOSHENGREN
- 文章: 99
- 註冊時間: 2006-06-24, 08:00
文章
由 MOSHENGREN » 2007-08-04, 09:40
我個人也覺得沒有必要使用生命這個詞來替換五蘊。
因爲理論畢竟要用於指導實踐的。
在修行中所謂的生命還是要被細分爲五蘊來觀察思維的。
更何況四諦也是與五蘊緊密結合的,所以另提出生命的這種說法實在不可取。
-
shanguan
- 文章: 2716
-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 來自: Shanghai
-
聯繫:
文章
由 shanguan » 2007-08-04, 11:06
緣起的中的原因,是指一種行爲,也就是說,通過改變這種行爲,是可以產生不同的結果。
而生,本身就是一樣結果,不是一種業行,所以不能當作緣起中業因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