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13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falconidae
2012-12-23, 23:44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談談“坦尼沙羅”比丘的「呼吸禪定」
回覆: 137
觀看: 142417

耐人尋味的是,漢譯【南傳長部】第16經 大般涅盤經是這樣的: 世尊入於涅盤時,尊者阿那律說此偈曰:    凈滅諸貪欲    心安救濟者    得證般涅盤    牟尼寂滅時    決定心不動    善忍諸痛苦    猶如 燈火滅     心解脫 亦然 莊春江的翻譯是: 「沒有了入息出息,對像這樣心已住立者來說,    不擾動,只向於寂靜,牟尼死了。    以不動之心,忍受苦痛,    就如燈火的熄滅,那是心的解脫。」 很明顯,古老的經文當中, 燈火的熄滅比喻的很可能是心的解脫。 而坦尼沙羅長老卻翻譯成了:燈火的熄滅比喻的是如來的謝世. He had no in-&-out breathing,...
falconidae
2012-12-18, 09:04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談談“坦尼沙羅”比丘的「呼吸禪定」
回覆: 137
觀看: 142417

[[/quote] 請教falcon法友: 這項實驗記載在Richard Davidson哪一篇paper? http://brainimaging.waisman.wisc.edu/pubpages/davidson.html[/quote] 是的。 原始的paper在這裡: 2007年 http://brainimaging.waisman.wisc.edu/publications/2007/Brefczynski-LewisNeuralPNAS.pdf 而之後有關於 meditators 的實驗,記有: 2008年 1. http://brainimaging.waisman.wisc...
falconidae
2012-12-02, 08:47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談談“坦尼沙羅”比丘的「呼吸禪定」
回覆: 137
觀看: 142417

。。。。。 ─簡要地說:「由真正地『念住於呼吸』開始(念頭不再跑離),「眼、耳、鼻、舌、身」根,逐次地隨禪定的時間的漸進而不再作動,最後,只剩「意」根,但是「意」根沒有「法」為其所緣,「意識」消失,「意」根也不再作動,此時,就進入「初禪」,再來,心的活動才開始」。 對不起,這不是解悟禪法的初禪。 解悟禪法的初禪不是要關閉六根門。而是守護六根門。如何呢?六根門仍有進出而清清楚楚--但是不為所動也。 其他的意見,包括turefour法友的言論,我不知道要如何應答,無從談起。見諒。 :D Waisman laboratory for 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 unive...
falconidae
2012-05-06, 04:08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四禪原來外道大乘原始佛教都有
回覆: 21
觀看: 27707

大家因此就誤以為慧解脫阿羅漢沒有禪定能力 實不知,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八(151) 所講的「無所依止禪」才是解脫者所入的禪定。 一位阿羅漢,怎會掉入世俗的禪那分級。 「無所依止禪」是相對立於初禪至四禪的。既然無所依止了,哪來的禪那。連入定出定都沒有了。當初在"無所依止" 之後加上了個"禪"字,只不過是善巧的教導而已,以期使那時以禪那修行為本格的人,能了解'無所依止"是正道的一部分。是更破了禪那格的修行。佛陀在悟道前就已經是個破格的禪那成就者。 [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七(1266) 無所依者 則不動搖。不動搖者得無趣向。無趣向者則有止息。有止息故則不隨趣往來。不隨趣往來。則無未來出沒。無未來出沒者則...
falconidae
2012-05-06, 01:59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我」attan能不能《支配》五蘊?!
回覆: 91
觀看: 83043

To goofy法友:
末學認為您開了什麼題,就專注在得到什麼果即可。
個人修行的高低,或悟道修道的先後,實屬個人的造化,並無他人置喙的餘地。

回到您的開題,末學在回應的第一篇已提供了解釋。
也懇請您再一次把滑鼠移到主題爭議處,自然會有註釋的視窗冒出。

各位法友們,換個角度想,如果雜阿含與相應部在這種基本教義上展現出大相逕庭的規格,那七零年代以來至今的研究,乃至於媒合雜阿含與相應部的眾多佛學耆老與西方學者,不就都是白癡了?

在此跟 D版主說聲抱歉,我之前的文章造成你的誤會,歸因於我當時書寫時辭不達義,但我相信你最終瞭解我的意思。
falconidae
2012-04-17, 23:09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我」attan能不能《支配》五蘊?!
回覆: 91
觀看: 83043

是否「欲令如是、不令如是」,跟從誰的角度看或是主客體相異性沒有關係。 舉個例子,各位看看下面兩句話意義是否相同: 一、若人有翅膀,要飛到哪就飛到哪。 二、若人有翅膀,無法要飛到哪就飛到哪。 若是有人說,第一句是站在自我的角度來看,第二句是以他人的角度看,兩句意義其實是一樣的,不知道有誰能認同?不知道有誰可以解釋,有翅膀的人是否能飛,跟從誰的角度看有什麼關係? 我想您可能誤會莫學的意思。 重點不在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你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這就是無我的定義。 重點在於"亦不然"之前的本體。 您在接下來所舉的例句,與我上一篇所陳述的大相逕庭。 而您繼續的沿伸您之後的論述,實不相瞞是沒有靜下...
falconidae
2012-04-17, 21:04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我」attan能不能《支配》五蘊?!
回覆: 91
觀看: 83043

goofy法友請參考這邊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034.htm 然後把滑鼠移到"亦不得於色欲令如是"這幾個字上,會出現註解的視窗。 而在此之前,我們須要了解的是巴利語乃古代印度的一種俗語。 "atta"是拉丁字母轉寫,可代表代名詞的"我",或是"主宰"。 至於為什麼"我"與"主宰"共用了同一個二音節的字, 這牽涉到古印度的哲學觀與宗教觀。 "self" and "lord" 這兩者在現代觀念而言當然有不同的意涵, 但請您了解,在遠古印度,早在佛陀之前, 這兩者在相當的程度上,是可以混為一談的。當然佛陀並不這麼認為。 依上揭的經文註釋,南傳相應部與北傳...
falconidae
2011-03-07, 23:44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怎樣理解輪回?
回覆: 258
觀看: 235789

.

末學欽佩您的實話實說,尤其在這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世道下。 每個人的人生歷程都不同,外在所接觸的環境也可謂千種萬株。 不過這些都不是決定性的因子! 您是認同辯證唯物思維系統的人,末學也是。 "辯證唯物"在文藝復興時期之後的具體發展,通稱為實證主義。 我想您一定知道。 通過實證主義的考驗下,所呈現的狀態及知識,名科學(Science)。 末學想知道的是, 您如何看待"邏輯學"在"科學"中的角色? 畢竟在工業革命年代,為了種種飛躍式的進展,有大咖說"邏輯無助於科學"。 如果您在辯證唯物思維的default中,也不排斥邏輯(理則)學的基本定義, 末學願意分享"邏輯學"如何解釋"輪迴"。 從十二...
falconidae
2011-03-07, 17:57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怎樣理解輪回?
回覆: 258
觀看: 235789

To: Wsy 末學欽佩您的實話實說,尤其在這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世道下。 每個人的人生歷程都不同,外在所接觸的環境也可謂千種萬株。 不過這些都不是決定性的因子! 您是認同辯證唯物思維系統的人,末學也是。 "辯證唯物"在文藝復興時期之後的具體發展,通稱為實證主義。 我想您一定知道。 通過實證主義的考驗下,所呈現的狀態及知識,名科學(Science)。 末學想知道的是, 您如何看待"邏輯學"在"科學"中的角色? 畢竟在工業革命年代,為了種種飛躍式的進展,有大咖說"邏輯無助於科學"。 如果您在辯證唯物思維的default中,也不排斥邏輯(理則)學的基本定義, 末學願意分享"邏輯學"如何解釋"...
falconidae
2011-03-04, 22:39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怎樣理解輪回?
回覆: 258
觀看: 235789

受精卵細胞不就是 一束“蘆葦” 嗎?一束新的“蘆葦”。 那麼,請你思考:空間距離對于“心”是障礙嗎? 1:受精卵可以算一支蘆葦,但它是怎樣與死前的另外兩隻蘆葦――名、識結合的呢?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2:思考時,空間對於“心”確實沒有障礙。但是,僅僅“思考”一下,死前的名、識就“鑽進”別處另一個受精卵裏面了嗎?請提供依據,否則,恕難苟同! 從現代的菩提比丘關於輪回的開示文,到遠代的卡拉馬經,透露出一個重要的信息:輪回一事查無實據,也不能被理解,只能訴諸信仰,而且已遠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依我看來,這是佛法千百年來被世人等同一般宗教的一個主要原因,同時,也是每個佛弟子思想體系中的一道“硬傷”。 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