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27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ancestry
2010-05-20, 13:19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各位大德,麻煩進來看看
回覆: 128
觀看: 101174

Dogbert 寫:
ancestry 寫: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最起碼受一向苦就不對,那麼五蘊一向苦也不能成立。立論就錯誤,不知道怎麼理解的。
如果你這個樂受是「常」,那麼你的說法就可以成立。不過這個樂受還是變易法、是無常,是無常的就是苦,所以佛陀才會說五取蘊是苦,即使受蘊有樂受一項。
如果樂受是常,怎麼會有苦受?如果苦受是常,怎麼會有樂受?另外你說樂受還是,請問這個與苦受的苦是不是一個苦?
ancestry
2010-05-20, 11:43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各位大德,麻煩進來看看
回覆: 128
觀看: 101174

Dogbert 寫:什麼時候苦還有分兩種了?自圓其說也不是這樣說的吧?而且佛陀也不是這樣解釋無常。

當色蘊是無常時,不管它曾經是什麼,變化成什麼,帶來什麼感受,它就是苦。就像是81經說「色非一向樂、是苦、隨苦、憂苦長養、不離苦」一樣,不會因為有個樂受,色蘊是苦的事實就變了。

色無常,是生滅法、變易法,是由正觀色蘊得知。「色可引起苦、樂、不苦不樂三種感受」無法推論出色是樂或有樂這個結果,這個只能說受蘊是無常,而無常還是苦,而不是你說的色非一向苦。
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最起碼受一向苦就不對,那麼五蘊一向苦也不能成立。立論就錯誤,不知道怎麼理解的。
ancestry
2010-05-19, 15:26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各位大德,麻煩進來看看
回覆: 128
觀看: 101174

色非一向苦,若色一向苦,則色非無常,色非一向樂,若色一向樂,則色非無常。因為色非一向苦、色非一向樂,故色無常,無常故苦,苦則非我,非我則厭離,厭離故解脫。 佛陀沒這樣教過。 佛陀是說「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而不是說「因為色非一向苦、色非一向樂,故色無常,無常故苦,苦則非我」,佛陀可沒有這樣說無常,別在經文前面亂加東西。 而且你亂加的東西還前後自相矛盾,因為你一面說「色非一向苦」,又一面說「色無常,無常故苦」,你的色是苦又同時是非苦。A無法同時為A又同時為非A,這應該是基本的邏輯觀念吧? 色非一向苦,因為色可引起苦、樂、不苦不樂三種感受,所以色是無常的,而色無常之苦是說...
ancestry
2010-05-19, 06:07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各位大德,麻煩進來看看
回覆: 128
觀看: 101174

lxd127 寫:在我看來,Dogbert 版主的看法要比你進一步,是比較接近於正確的。
你尚無法依此經文確定五蘊的情形,而版主能確定“色非一向樂,是苦”,只是尚未解釋“一向”的涵義。

我認為,正確的觀點是:五蘊非一向樂、非一向苦。而這個觀點,正是此經所傳達出的。
色非一向苦,若色一向苦,則色非無常,色非一向樂,若色一向樂,則色非無常。因為色非一向苦、色非一向樂,故色無常,無常故苦,苦則非我,非我則厭離,厭離故解脫。
ancestry
2010-05-05, 13:04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各位大德,麻煩進來看看
回覆: 128
觀看: 101174

先申明,我不是大德,我只是覺得你說的很好啊。色非一向苦,若色一向苦,則眾生於色不生貪欲;色非一向樂,若色一向樂,則佛不說於色離貪。佛法的本質,就是教導眾生離生滅苦、得涅盤樂的法門。
ancestry
2010-04-30, 13:08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發願與果證的關係
回覆: 83
觀看: 70369

即使是南傳佛法,也有明確的菩薩道提出,你有興趣可以自己去看相關經典。你否定菩薩的意義就是否定佛的意義,因為沒有菩薩是不會有佛的。如果沒有佛,也就沒有佛法,沒有佛法,無論八正道、還是四沙門果,你都無從得知,聲聞第子的法佈施,其法也來自於佛。我不知道你是怎麼學習佛法的,佛說離于二邊、行于中道,所謂的中道即是不走極端,不要把一切想當然。
ancestry
2010-04-30, 12:38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發願與果證的關係
回覆: 83
觀看: 70369

佛果算不算四沙門果,佛行不行八正道?是成佛以後才行八正道,還是菩薩行八正道成佛?在細支末節上無謂的爭論是無益的,你信不信佛?如果你信佛,卻認為菩薩無道可行,只是背負一個菩薩的身份就可以成佛?佛說法49年,你認為佛說的法你自己全都知道了?
ancestry
2010-04-30, 12:08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發願與果證的關係
回覆: 83
觀看: 70369

一、我個人認為應該是同一個人。
二、不可以說菩薩不行八正道。相比于解脫道,菩薩因為修行時間長,所以更重視佈施。而阿羅漢因為沒有來世了,所以不強調佈施。
三、請舉出相關文字。另外按照你的說法,比丘應該行乞,為什麼也會接受請食呢?
四、你有相關經文,菩薩行八正道會證初果?
五、彌勒菩薩三十二相,如果不出家,應該是輪轉聖王,歷史上有這樣的記載嗎?
ancestry
2010-04-30, 10:22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發願與果證的關係
回覆: 83
觀看: 70369

是你不明白,世尊都說菩薩法了,你還有什麼好說的。 中阿含經(六六) 王相應品說本經第二(第二小土城誦)   佛告諸比丘。未來久遠人壽八萬歲時。當有佛。名彌勒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號佛.眾祐。猶如我今已成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於此世。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猶如我今於此世。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彼當說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猶如我今說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彼...
ancestry
2010-04-30, 09:13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發願與果證的關係
回覆: 83
觀看: 70369

增一阿含經:  (五)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彌勒菩薩至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彌勒菩薩白世尊言。菩薩摩訶薩成就幾法。而行檀波羅蜜。具足六波羅蜜。疾成無上正真之道。   佛告彌勒。若菩薩摩訶薩行四法本。具足六波羅蜜。疾成無上正真等正覺。雲何為四。於是。菩薩惠施佛.辟支佛。下及凡人。皆悉平均不選擇人。恒作斯念。一切由食而存。無食則喪。是謂菩薩成就此初法。具足六度。   複次。菩薩若惠施之時。頭.目.髓.腦。國.財.妻.子。歡喜惠施。不生著想。由如應死之人臨時還活。歡喜踴躍。不能自勝。爾時。菩薩發心喜悅。亦複如是。佈施誓願不生想著。   複次。彌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