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138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wsykm
2014-05-11, 12:20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色取蘊是色法還是心法?
回覆: 61
觀看: 66997

經典被自由心證 任意歪解至此 何愁正法不滅!

靜候又一開宗立派者橫空出世的利好消息傳來吧。
wsykm
2014-05-08, 17:23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色取蘊是色法還是心法?
回覆: 61
觀看: 66997

補充經證:北傳:雜阿含122經 南傳:相應部23相應2經   「羅陀!凡對於色的欲、貪、歡喜、渴愛,在那裡執著、在那裡強力執著,因此被稱為『眾生』;凡對於受……凡對於想……凡對於行……凡對於識上的欲、貪、歡喜、渴愛,在那裡執著、在那裡強力執著,因此被稱為『眾生』。 佛告羅陀:   「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雜阿含經】第122經 看到了吧。 這個貪愛/執取,是有對象的,對於色等五類的執取,就是五取蘊,本質是“執取”,也就是名法。 貪愛/執取,是有對象的----意味著,我用牛糞火,草火,木材火來比喻“五種取蘊”是成立的。 還在把執取當成名法?
wsykm
2014-05-08, 12:48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色取蘊是色法還是心法?
回覆: 61
觀看: 66997

解悟:十二緣起當中的取蘊是色法還是名法,不是很明顯嗎? ……

十二緣起滅盡阿,滅絕什麽?對於五蘊的愛取阿----五取蘊滅除了(包括了色取蘊)----能夠被滅除的只是名法。不是五蘊滅除了。

兩大錯誤:

一:愛取根本不是名法:佛告比丘:「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

二:十二緣起不光講名法滅 還包括色法的滅:…… 名色滅則六入處滅,六入處滅則觸滅……
  
wsykm
2014-05-01, 12:40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初果聖者能否體驗涅磐?
回覆: 154
觀看: 155756

附:

1:舍利弗言: 「涅槃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 雜490

2:云何無為法?謂:貪欲永盡,瞋恚、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無為法。 雜890 

3:佛告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 雜28

4:「若比丘如是修習七覺分已,當得二種果:現法得漏盡無餘涅槃,或得阿那含果。」 雜734

5:持戒比丘根本具足,所依具足,心得信樂;得信樂已,心得歡喜、息、樂、寂靜三昧、如實知見、厭離、離欲、解脫;得解脫已,悉能疾得無餘涅槃。 雜495
 
wsykm
2014-05-01, 12:22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初果聖者能否體驗涅磐?
回覆: 154
觀看: 155756

一:原始佛教里 涅槃僅僅是煩惱滅盡之意 經證如下: 1:舍利弗言: 「涅槃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    2:云何無為法?謂:貪欲永盡,瞋恚、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無為法。 雜890  3:佛告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 4:相應部整篇無為相應的經文 二:無餘、有餘涅槃 應屬部派前後之產物 與原意相比 以有餘無餘說明煩惱滅盡與否雖然多餘 倒也於法不悖 經文如下: 1:「若比丘如是修習七覺分已,當得二種果:現法得漏盡無餘涅槃,或得阿那含果。」   2:持戒比丘根本具足,所依具足,心得信樂;得信樂已,心得歡喜、息、樂...
wsykm
2013-01-21, 22:00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惡業必得現世苦報嗎? 請教漢 巴 兩個譯本問題
回覆: 4
觀看: 8189

法友理解有誤。

兩經說明同一個道理:做同樣少量惡業,依教修行者具足反省、有慚有愧,故現法苦報,不墮惡趣。反之,不修者少或無慚無愧,當生不查但所作業未盡,必墮惡道還受。
wsykm
2012-10-05, 22:11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正業』是什麼?
回覆: 112
觀看: 104969

戒,是佛法正見的基礎,,得正見稱為見法,而見法也就證初果. 原則上受戒越多越好,不過也有個最低值——能夠維護一顆持續﹑清晰思維法義的心的戒就能幫助見法了. 四念處不是見道的必須,雖然它很有幫助,一般人藉由法的引導而作正確的思考也能見法. 對入流者來說,法已內化于他的生命,修念處與努力持戒已成當然趨勢,因為這樣才合于法,才能導向解脫. 以八正道來說,戒不是正見的基礎,恰恰相反,正見是良好戒行的基礎。沒有正見,持戒都是亂七八糟的。 戒也不是越多越好,是恰當,適合,否則佛陀就會制定無數的戒條了。 這些不說,問一個問題,什麽叫一般人藉由法的引導而做正確的思考也能見法。謝謝。。。。 正見為八正道之首,...
wsykm
2012-10-02, 01:15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正業』是什麼?
回覆: 112
觀看: 104969

戒,是佛法正見的基礎,,得正見稱為見法,而見法也就證初果.

原則上受戒越多越好,不過也有個最低值——能夠維護一顆持續﹑清晰思維法義的心的戒就能幫助見法了.

四念處不是見道的必須,雖然它很有幫助,一般人藉由法的引導而作正確的思考也能見法.

對入流者來說,法已內化于他的生命,修念處與努力持戒已成當然趨勢,因為這樣才合于法,才能導向解脫.
wsykm
2012-09-18, 22:47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舍利弗與焰摩迦
回覆: 56
觀看: 55924

To:goofy法友

我的兩個觀點:

1:所謂阿羅漢者,僅是對相續名色流的總稱而已。說白了就是一個施設的名相。
2:阿羅漢同樣有六識,也同樣以五蘊形式展現于世間。不同的是,解脫者于五蘊的
無常、苦、無我的本質正觀剔透從而喜貪永盡、愚癡永盡。

應該說以上兩點經典并無類似的文句,而只是我的推導。不過在我看來這個推理是自然且合理的。

法友對它們有疑問這沒關係,不過從法友列舉的對阿羅漢的九點認識來看,我找不出它們和我的理解有什麽矛盾的地方。還想說的是,不管阿羅漢與凡夫有多少的差異,但兩者都未離開人的範疇,是人就有五蘊,而有五蘊就必定遷流,是嗎?
wsykm
2012-09-05, 14:15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隨感
回覆: 16
觀看: 19736

法友提供的鏈接大陸這邊好像打不開。

所說的書籍確實值得瞭解,謝謝!